浙江省台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百山祖、住溪苏维埃政府旧址廖家祠堂、中国畲族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陈安宝烈士陵园、平田桐树坑革命纪念馆、郭凤韶烈士(故居)纪念馆、恩泽医局旧址、亭旁起义旧址、浙江省珠算协会国华珠算博物馆、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西洋殿、永和桥(安仁廊桥)、通济堰、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椒江戚继光祠,浙江省台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西南闽浙交界的庆元县境内,属洞宫山系,由福建武夷山向东北伸展而成,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区内群峦叠嶂,峰岭逶迤,风光绮丽,气象万千。独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使得这里-氤氲,生机盎然,荟萃了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生态植被极为丰富,被称为“天然珍稀动植物园”、“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华东最大的山村生态旅游区”。百山祖环境清幽,山水神秀,自然风光绝美。“云海日出”是著名景观之一,因山高雾多,云海成为百山祖的一大景观。夏日初秋,云海时如蛟龙翻滚,时如烈
住溪是我市重点革命老区,这里曾经是中共龙浦县委驻地,早在1934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浙西南就扎根于此,开展了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在这里建立了最早的县一级苏维埃政府。近年以来,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住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对住溪苏维埃政府——廖家祠堂和住溪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张家祠堂进行了修复,并与前不久投资40余万元建成红色文化广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全省、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主题教育、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的主要集中地。镇、村积极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
中国畲族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馆址坐落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人民南路鹤溪河畔,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余平方米,临展厅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余元。建筑外观以畲族建筑文化为原素,具有鲜明的造型特点。进入博物馆,宽敞的大厅,精美的装饰,把你带入历史的空间。该馆是一座既反映畲族文化历史为切入点展示中国畲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该馆共分两个展区:第一展区向世人展现的是悠久而极具魅力的畲族民俗文化,展厅分布为序厅、起源与迁徙、环境与聚居、生产与交换、饮食与服饰、社会与风习、信仰与崇拜
龙泉青瓷博物馆就在龙泉城区南边,外观造型很奇特,内有多种珍贵的龙泉青瓷展品。博物馆免费。龙泉青瓷博物馆是整个丽水市辖区最气派的博物馆,入口仿佛一个巨大的瓷窑,展厅内从古朴的五代作品,到盛于元代的精彩“哥窑”作品,还有今日大师们制作的青瓷精品,琳琅满目。在此游览,可让你对龙泉瓷业的发生、鼎盛、衰落和复兴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博物馆后面是青瓷文化区,有不少当地业者的工作室可以参观。地址:丽水龙泉市剑川大道旁类型:博物馆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578-7129530开放时间:8:30-11:30;15:00-17:30(周一闭馆)。门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坞根镇西山下村。1928年秋,中共温岭县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派常委柳苦民等人到离县城15公里的坞根建立革命根据地。1929年4月,在坞根先后建立了街头、西山下、洋呈、寺基等党支部,并发动群众开展抗租反霸斗争。后通过筹款买-、收缴地主武器、改编土匪武装等,建立起第一支农民武装-赤卫队,后来逐步发展成游击大队。1930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团,8月扩编为红二师,柳苦民为主要领导人,下辖坞根、青屿、楚门(海上)3个游击大队、直属特务队和天台游击队
陈安宝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凤凰山。1995年9月,路桥区人民政府为烈士修建陵园,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为陈安宝烈士墓题写了“抗日阵亡将士名留青史”碑文,张爱萍题额“陈安宝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正面镶嵌着巨幅将军面像铸铁浮雕,面像浮雕左下是一巨型铁拳雕塑;面像浮雕右下面是8发-,象征8年抗战;陵园右边是张爱萍将军题词碑刻:“为国捐躯,名垂青史”,左边是郑洞国将军题词碑刻:“气壮华夏,国魂永存”,陵前另有朱德、刘少奇题词碑刻。从陵道向上,是陈安宝墓。墓的右前方矗立着高10米的墓碑,为三棱柱式,上刻有--题额
平田桐树坑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平田乡桐树坑村。1938年5月,中共黄岩县委书记林泗斋到位于黄岩与乐清交界、海拔400多米的田乡桐树坑,建立起该乡第一个党支部。1939年9月,中共台属特委在桐树坑设立括(苍)雁(荡)工委,领导桐树坑及周边地区的党组织开展工作。1942年11月,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指示,台属地区主要干部和已暴露身份的党员撤往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台属特委机关随之撤离桐树坑。其间,桐树坑党支部曾组织当地党员和群众,积极为上级党的机关承担生活及联络等任务,并保证了所有往来干部的安全;同时,党支部还团结带领群众,
郭凤韶故居即郭凤韶烈士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古城街道诸天巷14号。郭凤韶(1911-1930),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古城。她自幼受父母影响,有反封建、反对旧礼教思想,参加“风俗改良会”活动。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1926年参加乙丑读书社,同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她利用年幼不易引人注意的有利条件,参加营救同志工作,后转到南京晓庄师范读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小组长、交通员、南京反帝大同盟女工委员等职。1930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10月25日在雨花台
恩泽医局旧址位于临海市古城街道文化社区望天台43号,原台州卫生学校宿舍区内。恩泽医局建筑群由英国传教士白明登建造,为西方传教士在临海建造的早期西式医院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台州西医的发祥之地。恩泽医局与杭州广济医院、宁波仁泽医院同系圣公会浙江教区所属三所姐妹医院,为目前仅存的一座。时光变迁,医局一度曾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2001年,时任台州医院院长的陈海啸关注到医局保护问题,向台州市政府提交了文保修复的申请报告,迁移原入住人员并展开抢救性修复,最终基本恢复医局历史原貌。医局由三幢西式洋楼组成,北面为主楼,西侧由两架廊桥连接南面两
亭旁起义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28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城南10公里的亭旁镇胜和村。原为宁海县衙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等小学。1927年,农-动以此为据点,开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从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为1928年5月的亭旁农民起义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起义军和当地群众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起义历时二年三个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江历次农-动中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人数较多的一次。抗战时期,“亭旁青年战时服务团”曾在此进行抗日救亡运动。旧址为晚清建筑,两进砖木
浙江省珠算协会国华珠算博物馆位于临海市区市政广场南边深甫路,系台州市政协常委雷国华独资创办的民办博物馆,始创建于1993年11月,从办馆过程中,不断充实扩大,目前,已拥有展厅6个,计250平方米,馆藏品算具1300余种,珠算史料、书籍、图片等3000多件,是我国数百家博物馆中唯一以珠算陈列为内容的专业博物馆。于1996年被台州市委、台州市政府命名为第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以“四最”为特色,备受瞩目,即世界上最大的巨算,长6.52m,高1.68m,重1008kg;档位最多的算盘,长6.12m,225档,1575颗算珠组成,可供1
古木葱茏,战斗精神永垂不朽;旧址新颜,革命事业薪火相传。4月16日,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在黄岩区上郑乡农林村浙东浙南部队会师原址开馆。省委原副书记陈法文、市委副书记周国辉共同为纪念馆揭幕。市委常委、黄岩区委书记黄志平和原括苍游击队老同志等出席开馆仪式。巍巍括苍山,见证了两军会师的光辉业绩;悠悠黄岩溪,吟唱着革命先辈的英雄赞歌。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是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早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共党组织和红十三军及浙南游击队就在黄岩上郑圣堂开展革命斗争。1948年4月7日,浙东台属“铁流”部队和浙南括苍支队在圣堂胜利会师。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为纪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光荣牺牲的525位烈士而建。。陵园主要建筑有牌楼、墓道、战斗纪念塔、纪念亭、石碑、烈士墓、烈士桥、烈士塑像、纪念馆、陈列馆等。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1986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台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授予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红色旅游基地。2005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纪念
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位于坎门街道解放南路林森火小学校园内。林森火(1933~1950),生于玉环坎门。9岁进坎门西头小学读书,勤奋好学,尤爱绘画、木刻、泥塑。1947年4月被推选为坎门少年先锋队队长,1948年改任坎门儿童团团长,1949年转学到坎门中心小学。林森火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带头秘密创办红色图书馆,传阅进步书籍;参与地下党组织的反粮食漏海斗争,日夜监视不法商人活动;配合地下党和民兵递送情报、张贴标语、分发传单、转送军需物资、侦察敌情、送警告信等。玉环解放初期,他带领儿童团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政策,在国民党军不断骚扰坎门时
西洋殿又名“松源殿”、“吴判府殿”,座落于五大堡乡西洋村松源溪畔,系古代菇民为纪念香菇鼻祖吴三公而建的纪念性建筑。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年),几经变迁,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庆元、龙泉、景宁三县菇民集资重建。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洋殿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进深32米,面阔19.4米,占地在952.35平方米。该殿为四合寺观式建筑,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山门、前厅、戏台、中台、正殿等,在正殿前分列左右厢房,厢房中心间为钟鼓楼,与正殿相对是倒座。正殿中底置吴三公像。殿外东侧有一古井,
安仁永和桥位于龙泉市安仁镇境内,距市区25公里,是浙江省保存最好最长的廊桥。该桥为木石结构的廊屋桥,长125.7米,宽7.5米,高13米,有廊屋42间,其下用条石砌筑石墩5座,桥墩间最大跨度为18米。南向有分水雁翅,墩上木梁双向平衡展出,逐层加距伸出,纵铺桥面。桥梁采用筒支、悬臂结合式的建筑方法,桥屋雕梁画栋,飞檐雕梁画栋,斗拱层叠,桥内设栏杆、木凳。永和桥初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取名永宁。清顺治间(1644—1661)毁于火。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改今名为永安桥,后更名为永和桥。咸丰五年(1855年)被洪水冲塌二墩,
导游: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它由拦水大坝、进水闸门、三洞桥、渠道、叶穴等组成。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据村民说,护堰世家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五十年代进行维护时,在大坝底部还发现古代留下的巨松基础,就是俗称“眠牛”的松木铺垫办法。:通济堰位于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个
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建于1995年,是遂昌县人民为纪念汤显祖而兴建的专题性历史名人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2006年,原汤显祖纪念馆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民居陈家大屋整合,整合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馆舍环境优美,古朴雅致;陈列丰富,格调高雅。汤显祖(1550-1616),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他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三十四岁考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章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万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9-1942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城关镇厦河村。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迁到丽水。次年5月在城内四牌楼开设一家兴华广货号作掩护。省委书记刘英,化名王志远,以“兴华广货号”老板身份居住于此,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至1941年4月省委机关迁往温州止。旧址为重檐木结构楼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163.38平方米,三间二层,现辟为陈列室。1939年至1941年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城郊设了十余处秘密活动点,主要有:兴华广货号、黄景之律师事务所、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椒江城区东山西南麓。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陈列面积640平方米,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自幼读书练武,十七岁袭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曾专任山东海上防御倭寇之职,后调任浙江台(州)金(华)严(州)参将等职。屯驻海门卫。在台州四年,转战台州各地,历经桃渚、海门、新河、太平等战,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大创倭寇。又四年,在讨平福建、广东的倭寇后,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扫清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倭患。海门人民为纪念戚继光的抗倭功绩,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