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市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辽源矿工墓、杨靖宇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农安辽塔、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敦化烈士陵园、延边烈士陵园、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四平烈士陵园、东北老航校暨飞行训练基地历史纪念馆、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其塔木烈士陵园、长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清河镇烈士塔、集安市革命烈士陵园、集安革命烈士纪念塔、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吉林省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上,占地面积12公顷,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伪满皇宫博物院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
吉林市博物馆是一所融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100号,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南岸,背靠江南公园,前临世纪广场,园林的自然景观、广场的别致建筑同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浑然一体,交通便利,是吉林市一处游客必到的景点。馆舍建筑面积35,700平方米,展厅面积18,6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观众5,000余人。吉林市博物馆隶属于吉林市文化局,成立于1962年12月25日,馆舍初设吉林市文庙,1978年与吉林市展览馆合并,使用吉林市展览馆馆舍。1990年与新成立的吉林市
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吉林省四平市英雄大街60号,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正门上方镶嵌着“四平战役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为-同志亲笔题写。该馆初建于1958年时称“四平市展览馆”。此后该馆多次易名(1961年改称“四平市博物馆”,1963年称“四平战役纪念馆筹备处”,1965年称“四平市博物馆”,1973年恢复“展览馆”名称,1980年更名为“四平市博物馆”),1987年最后定名为“四平战役纪念馆”。延伸阅读:·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
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是依托辽源矿工墓遗址建设的一所专题陈列馆。辽源矿工墓作为日本侵略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吉林省境内重要的涉日遗存之一。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里,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血腥统治、残酷剥削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矿工所表现出来的顽强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2005年11月,矿工墓以其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和警示教育意义,被中宣传部确立为第三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源矿工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反映日本
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通化市东昌区靖宇路888号。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1954年动工,1957年竣工,1958年对外开放。陵园由5座民族式建筑组成,正面为灵堂和墓室,两侧的4个偏殿是杨靖宇将军的业绩展厅,陵园中央矗立着杨靖宇将军的戎装铜像。园内苍松翠柏、花团锦簇、景色怡人、红窗碧瓦、拱穿飞翘、庄严肃穆。陵墓内民族式棺枢中安葬着杨靖宇将军的遗首遗骨,展厅里是杨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苫岁月里的一些用品和战利品等有关文物、文献、照片280余件。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6年6月加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将军湖)景区中心是将军湖湖区,面积2.2万平方米,湖水清澈,宛如画境,盛夏时节,湖区被绿树环抱,湖心苍翠晶莹,湖中有汉白玉雕成的白鹤一对,游人可划船观景。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张贯一,号润生,字骥生,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民国12年),考入河南省开封工业学校,1927年(民国1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领导了确山农民-和刘家庙起义。1929年(民国18年),杨靖宇受党委派赴东北开展工人运动。“九一
农安县是金代黄龙府所在地。辽金时代是这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留下诸多历史遗迹。辽代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它建于公元983—1030年,为砖砌实心,八角十三层,高近40米。一层层檐下有砖雕斗拱,八面壶门,塔身层层收分,宝顶直插云霄。塔檐层层飞展,檐角风铃琮琮。修整后的金刚寺建筑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别具特色。抗金名将岳飞的名句“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曾使很多旅游者前来实现其夙愿,又使许多观光游客醉卧农安。古塔各层檐的坡脊上塑有狮子,龙,马等各类走兽,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塔角皆悬有铜铃,每当风雨飘洒,金铁齐鸣,远近皆闻。塔由座,身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陈列面积1500平米,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享誉中外。博物馆分科普厅和恐龙厅。科普厅设有奇石展区、宝玉石展区、古生物展区及地学科普知识展区。恐龙厅展有多具巨型恐龙骨架化石及珍贵的恐龙蛋、恐龙脚印化石等。为了充分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1998年吉林大学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在地学科研及科普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综合实力已跻身我国高校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馆的前列。是我国乃至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朱德、董
敦化烈士陵园位于敦化市北环城路。陵园由陈翰章烈士陵园和北山烈士陵园组成,安葬有著名抗日烈士陈翰章、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马忠庆和杨宝山等322位烈士。陈翰章烈士陵园始建于1946年,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有碑林、烈士雕像、纪念碑、烈士展室、烈士墓区等。北山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烈士展室、烈士墓区、纪念雕塑和纪念广场等;烈士展室内陈展的烈士遗物及图片数百件,陈翰章将军的遗物有100余件,其中6件为二级以上革命历史文物。陵园是吉林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延吉市西北,延吉河以西、人民公园以北的西山上。一九九二年二月经州委、州政府研究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在延吉市革命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举行奠基仪式,十一月三十日主体工程基本结束。总投资1,699万元,占地面积36294平方米,建筑面积6165平方米。园内建筑有牌楼、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型雕塑、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墓区、革命干部骨灰堂。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规模宏大、错落有致,充分表现和展示了民族特色。延边革命烈士陵园1995年以来相继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中央宣传部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吉林市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吉林市人民政府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于1954年在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修建了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园区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馆三部分,占地15995平方米。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7079.5平方米,安葬着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等400多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时期及和平年代为民族解放和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红军和革命干部。革命烈
四平市烈士陵园,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安葬着为四平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数万名烈士,其中有记载的为10083名。1951年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74年成立烈士陵园。自成立以来先后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多年来,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四平市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建设,使烈士陵园成为一座集瞻仰、游览为一体的新型公园式陵园。目前在搞好基本建设的同时,本着“纪念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突出作为
东北老航校历史纪念馆是我国空军唯一一所展示空军飞行员培养历史的纪念馆。东北老航校是我国空军最早的飞行员培训基地,我国空军就是从这里起步,飞上蓝天的。徜徉在纪念馆的展厅里,就仿佛是在穿越时间隧道,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和英雄飞行员的照片,许多名字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战争时期的英雄飞行员韩德彩、杜凤瑞;曾经担任过空军司令员的王海、刘亚楼等等,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正是这一个个闪亮名字,照亮了中国空军辉煌而充满传奇的历史。记者看到,展厅里,一尊仿铜雕塑是参观的人们驻足时间最长的。画面展现的是当年东北老航
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近84公顷,位于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集中安葬烈士1266人,现为吉林省内建设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为完备的烈士陵园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也是烈士纪念日省市烈士公祭活动的举办场所。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完成了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以及纪念雕塑群等纪念设施的建设,工程设计荣获了国家建筑学会颁发的建筑成就大奖。纪念馆建筑面积10077.8平方米,先后开设东北抗战长春英烈、解放战争长春英烈、抗美援朝长春
其塔木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九台市其塔木西南一公里南岭处,是九台市广大人民捐款110万元修建的。2001年8月1日奠基并开始施工,2002年9月26日落成。陵园占地9600平方米,南北长120米,东西长80米,四周是铁艺围栏。陵园建筑采用钢筋、水泥和花岗岩原料。陵园正门前和后影墙上镌刻着时任省委书记的王云坤同志亲笔题写的“其塔木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墙后面是180平方米的花坛,两侧是2000平方米草坪。花红草绿,浑然一体。园内植201棵松树,象征着在其塔木攻坚战中我军牺牲的201名官兵,像苍松一样,万古常青。其塔木烈士陵园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伪满皇宫博物院于2005年设计,在2006年“九•一八”事变75周年之际竣工的,是以展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博物馆。该馆建在伪满皇宫旧址东部区域,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共四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顶层为交流展厅,展览空间约1200平方米。现已相继推出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百名将军书画展》、《馆藏日本书画展》、《日军侵华漫画展》等十余个专题展览。其他三层为主展厅,展览空间约4200平方米
清河镇烈士塔,位于集安市清河镇热闹村西南部二华里处的小山坡上。始建于1970年7月,烈士塔主要是用混泥土砌灌而成。塔高3米,为阶梯式的三层塔,有两层塔座,塔身呈扁柱形,塔上装有五角星一枚,塔的后面埋葬着52名烈士,墓地占地700平方米。塔身正面写有“烈士塔”三个字,塔身右侧铭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身左侧铭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座烈士塔是当年热闹公社(今热闹村)革命委员会为了纪念一九四七年一月在小荒沟、热闹等地与国民党-派英勇作战即“一保临江”小荒沟战役,而光荣牺牲的许华宣、冯明苏等五十二名烈士而建的。烈士塔是集安市及清河
集安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集安市禹山公园内,原址在集安县城北大禹山南坡山的田野里(今电线厂处),始建于1953年6月。1957年由南坡迁往大禹山西坡。陵园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烈士陵园安葬的烈士,大都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各兵种的战斗英雄、工作模范和人民功臣。共安葬859名烈士,其中有名烈士墓739座、无名烈士120名,墓碑857个。于1997年10月对前排32个墓碑进行了更换,均为青花岗岩碑。碑高1.3米、宽0.5米。其它墓碑进行全部粉刷一次。墓地内植有700余株松树、青松苍翠,绿树荫
集安市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集安市禹山公园内。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烈士塔主体高14米,塔的正面中部镶有五角星一枚,下面横镌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的背面下半部从左到右竖镌刻碑文:半个世纪以来,在抵御外侮,民族独立,祖国解放,集安繁荣斗争中,千余名志士坚贞不屈,英勇奋斗,壮烈献身。烈士们辉煌业绩,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铭镌青史,乾坤长留。这座重建烈士塔,将原来以纪念王堃、程岱等共48名烈士为主变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这些烈士中,集安籍烈士440名,
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通化县兴林镇荒沟村东面山脚下,距离村中心1华里,遗址保存完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保护面积1600平方米。是为纪念东北抗战时期日寇血腥制造的“白家堡子”惨案而建。碑身正面刻字: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碑高5.08米,宽0.95米,厚0.5米。白家堡子村现为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朝阳村,日伪时期,地处杨靖宇将军创建的“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团结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统治者,日寇将白家堡子四周20余公里范围划为“通匪区”,特别加大统治力度。1936年7月8日,日本守备队和伪森林-队共两个排,到白家堡子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