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日本神社旧址、福昌饭店旧址、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陈裕光旧居、颜氏家族墓、北阴阳营遗址、泽存书库旧址、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黄琪翔旧居、武中奇旧居、南京竺可桢旧居、南京胜利广场、孙中山旧居(中山楼)、挹江门、赤壁路周兆棠旧居、宁夏路周兆棠旧居、普陀路陈诚旧居、灵隐路陈诚旧居、马鸿逵旧居、aaa,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日本神社旧址
日本神社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神社旧址,位于中国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五台山体育中心东侧,原为侵华日军仿照日本东京--而建的南京神社,设计者为高见一郎,为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春兴工建筑,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年竣工。神社坐北面南,为砖木结构建筑,柱跗式台基、方形外廊柱、宽而矮的歇山顶、黑色瓦、杏黄色的墙壁、褐色的窗户,属于典型的日式和风风格建筑。正门及侧门两侧均有两只石狮子,保留完好。抗战胜利后,神社改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解放后归江苏省体育局(原江苏省体委)使用;神社附属建筑也逐渐被拆除,只剩下正殿和侧殿,现以列为江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福昌饭店旧址
福昌饭店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昌饭店系民国时期南京市最高饭店。福昌饭店是南京市著名的“老字号”饭店。1932年,由浙江著名富商丁福成兄弟出资,并与德国洋行合资在南京市新街口筹建,寓“福泽四海,昌隆四方”之意,故命名为“福昌饭店”。1935年建成后正式开业迎宾,后轰动南京。1945年以后,该建筑一度又作为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俱乐部使用。1952年,南京市政府接管了该建筑,并由市交际处负责管理。1966年,该建筑一度又改名为“胜利饭店”;1993年,该店恢复旧名,并由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撰店名,现代著名人士如黄炎培、华罗庚、溥仪、溥杰、杜聿明及卢森堡等,先后在此入住,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冬瓜市3号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上海路的西侧小山坡上,该建筑为一处独立院落的西式风格建筑,楼高三层,黄色水泥拉毛外墙,坐北朝南,墙内建有壁炉,人字形坡架,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现为古南都饭店经理办公室用房,保护状况较好。据查,该建筑原系张光析(此字有误,等作重查)在南京的私产,后转卖给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作为馆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陈裕光旧居
陈裕光旧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裕光旧居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解放后,该建筑曾为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等人所居。基本上保持着原有风貌,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陈裕光去世后,该建筑房产权归其子女所有。1995年7月12日,该房产捐赠爱德基金会所有。翌年,该建筑经过修整后,为爱德基金会使用。现保护状况较好。陈裕光,号景唐,1893年3月7日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宁波,随父迁家南京,1905年入南京汇文书院附中求学。1911年入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颜氏家族墓
颜氏家族墓

颜氏是指东晋右光禄大夫颜含及其后裔。颜含字宏都,琅琊临沂人(《晋书·孝友颜含》误为莘人),从晋元帝渡江,侨居江乘,“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葬今南京新民门外老虎山南麓,也就是地方文献所载“靖安道旁”。《景定建康志·风土志·诸墓》载:“颜含墓,左光禄大夫,西平侯颜府君、葬靖安道旁”,在其下考证说:“含乃唐时贞乡十四世祖”,并说“古碑于靖安道旁,乃颜延之文,墓不知所在”,至唐大历七年(772)颜贞卿就原龟趺上重建墓碑,碑全文1185字,其中缺3字。1958年4月,鼓楼区土建工程队在老虎山麓取土时,先后发现安成太守颜谦妇刘氏墓(1号墓)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北阴阳营遗址
北阴阳营遗址

北阴阳营遗址,在南京市区鼓楼岗的西侧、金川河东岸。遗址为高约5米的椭圆形土墩,面积7100平方米,1954年发现,1955~195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4次发掘,发掘面积3132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一般厚约4米.包含新石器时代和相当于中原商周时代的湖熟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东、西两区。东区为居住区,西区为氏族公共墓地,居住址发现长方形居住面残迹和火塘,居住遗址附近并有一些灰坑。墓地清理出墓葬253座,分布密集,上下叠压多达4层,未见墓穴和葬具,盛行仰身直肢葬,个别为屈肢葬,随葬品一般都在10件以内,其组合以石锛、斧、陶鼎、钵、豆、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泽存书库旧址
泽存书库旧址

泽存书库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2号。此处为陈群的私人藏书处。该书库1941年3月动工,1942年2月竣工,建筑为三层,环型封闭,西式建筑风格,建筑总面积,楼房3层47间,平房1进2间,墙体白色,屋顶青色。书库建成后,陈群特请汪精卫为书库命名。汪精卫取《礼记》中“父没而不能读,手泽存焉”之意,将书库取名为“泽存书库”。泽存书库布局合理,雅致而典雅,且饰有日本近代大画家所作的东洋风景画。书库建成后,收集旧图书达40余万册之多,其中包括汪精卫“双照楼”寄存的5000余册,以及其他伪政府委员江亢虎、梁鸿志、徐良等寄存的一大批图书,这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
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江东门北街33号。该电台原先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国民党领袖深感“主义急于灌输,宣传刻不容缓”。1928年2月,陈果夫等人提议设立广播电台,获得通过。1928年8月1日开始播音,是国民党主要宣传工具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建立的现代通讯工具,其规模和功率当时被称为“东亚第一、世界第三”。电台的首任主任是徐恩曾,第二任主任是吴道一。2011年12月2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结果,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台旧址入选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黄琪翔旧居
黄琪翔旧居

黄琪翔旧居位于鼓楼区上海路11-6号。该建筑是黄琪翔在1948年11月10日以金元卷4万元,用其妻子郭秀仪之名买得。该处其占地面积建筑占地945平方米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三层楼房、二层楼房和平房各1幢,解放后该处为省有关单位使用,目前,该处现有楼房1幢,此楼坐北朝南,高二层,青砖外墙,四坡顶,青瓦,木制门窗,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黄琪翔(1898~1970)黄琪翔,原名其祥,字御行,广东梅县人。出生于贫苦农家,早年就读于梅县务本学堂、广州优级师范附中。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经武昌第二陆军预备中学,升入保定陆军军


武中奇旧居
武中奇旧居

武中奇旧居位于鼓楼四条巷4号。鼓楼四条巷4号建筑,始建于民国(具体时间不详),坐北向南,大门向西,为西洋别墅式风格建筑,楼高两层,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上海刚解放时,武中奇在上海工作。调到南京后,武中奇携家最早居住在老虎桥一带,后迁至新街口西南侧的铁管巷,再迁于湖南路附近的马台街。不久又迁居于高云岭15号,最后定居于鼓楼四条巷4号。武中奇,1907年生,山东济南长清人,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幼嗜书法,因家贫只能以青麻作笔,方砖当纸,清水代墨。8岁时临写《九成宫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南京竺可桢旧居
南京竺可桢旧居

竺可桢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珞珈路48号。该建筑建于1935年,砖木结构,楼高二层,外观为青砖青瓦,西洋别墅式风格建筑。原建筑产权为竺可桢所有,1965年9月,竺可桢将此处的私宅捐献给国家。


南京胜利广场
南京胜利广场

胜利广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由下关区人民政府于1999年初兴建的纪念性广场。胜利广场位于大桥南路与建宁路交叉口西北侧,占地11000平方米,1999年3月10日开工,4月22日竣工,总投资400万元。广场中央呈半圆形,寓意“初升的太阳”,广场地砖呈放射形铺设,寓意“光芒四射”。中央矗立着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名的南京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刘伯承的全身塑像,像高5米、底座高4.23米,分别象征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以及南京解放纪念日4月23日。塑像正前方是由南京市市花——梅花图案拼成的喷泉水池,象征着南京市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旧居(中山楼)位于汉口路9号(南京大学南苑)。中山楼是一幢西式风格的别墅,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该建筑高为两层,上有老虎窗,坐北朝南,灰色墙面,红色屋顶,砖混结构。一楼有柱式外置门廊,二楼有简易阳台,房顶有三个并排而立的老虎窗,其外表为红色。孙中山自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来,致力于继续推进革命。然而,阻力重重。一是帝国主义国家压迫临时政府,拒绝承认临时政府;二是袁世凯诱胁兼施,在清朝和临时政府之间居中渔利,居于操纵整个局势的地位;三是临时政府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与袁世凯相呼应,从内部破坏革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挹江门
挹江门

挹江门位于中山北路457号,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海陵门,民国3年(1914)5月开建,从城门内八字山取土垫筑城门口到江边的道路。民国4年3月竣工为单孔门。此工程缩短了进城路线,便利了码头交通。民国16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奉安南京,拓建为三拱城门,并在城楼上建成有双檐翘角叠楼9间。民国17年改名为挹江门至今。城门上的“挹江门”三个字由时任国民政府--院长戴季陶书写。1949年4月23日夜12时,人民解放军主力一部由下关登岸经挹江门进入南京,于次日凌晨占领中华民国总统府,解放南京。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胜利和南京解放这一伟大历史事


赤壁路周兆棠旧居
赤壁路周兆棠旧居

周兆棠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13号。该建筑建于1946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3层12间,旧式平房3进3间,墙体灰色,屋顶青色。1947年起,耿曾将此房租于周兆棠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宁夏路周兆棠旧居
宁夏路周兆棠旧居

周兆棠公馆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夏路6号(原宁夏路4-1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民国26年),总占地面积679.1平方米,为西式三层楼房,砖混结构,南北朝向,1947年至1949年由法国大使馆租赁使用。周兆棠(1901-1973),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科毕业,别字芾亭,浙江诸暨人。中央政治学校军队党务研究班毕业。历任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中尉科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二团上尉辎重队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兵站总监部科长,长沙兵站分监部主任。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1928年起任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征收局长,兵站总监部上海站分监部长。军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普陀路陈诚旧居
普陀路陈诚旧居

陈诚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普陀路10、10-1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2层半10间,平房4进9间,墙体浅灰色,屋顶红色。原系陈诚以陈辞修之名登记,解放前陈诚之弟陈正修自住,解放后三野直属托儿所使用。现为市房产经营公司所属。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青田高市乡人。家乡养正小学毕业后就读丽水省立第十一师范。1918年,插班考入省立体育学校,仅一月毕业。恰逢其父老友、同乡杜志运将军当选国会议员,请求提携,借一处州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投考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差未取,又经杜志远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灵隐路陈诚旧居
灵隐路陈诚旧居

陈诚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灵隐路11号。该房建于1940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2层半15间,平房1进1间,白铁皮简易房1进1间,墙体黄色,屋顶灰色。该房原系陈剑修以许绍青之名登记产权,后为陈诚购得,院内有假山、池塘、石磴及花等。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青田高市乡人。家乡养正小学毕业后就读丽水省立第十一师范。1918年,插班考入省立体育学校,仅一月毕业。恰逢其父老友、同乡杜志运将军当选国会议员,请求提携,借一处州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投考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差未取,又经杜志远向主考官疏通,以


马鸿逵旧居
马鸿逵旧居

马鸿逵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2号,2-1号。该建筑为马鸿逵于1949年初以其长子马敦厚之名购得,有楼房1幢2层22间,平房3进10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墙体红色,屋顶青色。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乳名三元,回族,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马福祥长子。自幼受家庭重教习武影响,读书习武。18岁人甘肃陆军学堂学习,期间参与反清活动,秘密加入同盟会,被清军逮捕入狱。经马福祥奔走,保释出狱。后马福祥令他人军,任“昭武军”教官,骑兵中营帮带,率部阻击白朗。袁世凯因马鸿逵围剿白朗有功,授其陆军少将衔。后来袁世凯为牵制各路军阀,令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aaa
aaa

于右任旧居位于中山北路43号。该建筑始建于1929年,是于右任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时以于其秀之名购置,有中式平房3幢13间,西式平房2幢4间,主楼风格为西式风格,有楼房1幢8间,外加车库等计6幢26间,占地面积3041平方米,建筑面积481平方米。现仅存位于中山北路43号小2楼,坐西朝东,西式风格,楼高两层,砖混结构,黄色外墙,青瓦四坡顶,上有老虎窗小0-,建筑面积为281平方米。据资料统计,抗战前,于右任在南京的居所有好几处,其中一处位于鼓楼附近的中山北路43号至49号,即原中山北路123号。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