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伊山、灌云县伊甸园、灌云县博物馆、潮河湾生态园、伊芦山景区、灌云县烈士陵园、伊芦山石刻群、龙苴城遗址、阅古亭、麋鹿崖岩画、白鸽涧、茯苓泉、大伊山石棺葬遗址、伊芦山六神台佛教造像、大伊山石棺墓、七十二洞,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伊山
大伊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伊山位于灌云县城北部,方圆10平方公里,属泰山支脉,诞生于太古代,距今己有20亿年的历史,由12座山峰组成,最高峰226.7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美称。景区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自然风光优美,已建成石佛寺、伊山大佛等景点40多处;其中伊山大佛,为亚洲第一坐佛,全国知名的十三座大佛之一。大伊山景区现为连云港市十佳景区,连云港市影视基地,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省政府重点发展的苏北三条重要风景旅游线之一。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旅游支柱产业战略,确立“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为旅游工作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灌云县伊甸园
灌云县伊甸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灌云县伊甸园景区位于灌云县城以东3.5公里处,面积约8000亩,设美丽乡村、童话小镇、伊甸园、百花园、百果园、采摘园、游客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景区以“漫游”和“乡约”为主题,以果林资源为核心,建成集观光、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伊甸园景区健身步道全长5公里,从景区的景观大道进入景区大门,即可依次游览慢行车辆换乘道、特色果林、野花组合、花间慢行道、银杏林、山核桃林、伊甸园仙境、空中栈道、彩虹花坡、幻彩骑行、十二花仙子岛、向日葵田、浪漫卡丁车道、多彩迷宫、浪漫紫园、周庄、陈庄居民新村、梨园采摘园、川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灌云县博物馆
灌云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灌云县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属苏北第一批县级博物馆,素有“中国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称的灌云县,石棺墓群在1981年发现,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联合进行科学发掘,该墓地不仅是迄今国内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灌云县博物馆的前身为灌云县图书馆文物办公室。部分藏品由县文化馆移交。经1984年文物普查以及大伊山遗址的发掘,文物藏品遽增为此,灌云县政府决定建立灌云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灌云县博物馆的陈列内容为:灌云县历史文物陈列,主要展品有新石器时代文物、汉代文物以及部分明清字画。展品共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潮河湾生态园
潮河湾生态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潮河湾位于江苏省灌云县沂北乡境内,南至新沂河北堤,北与204国道相接,长3公里,河面平均宽约180m,最宽处达200多米。该河道的形成历史悠久,属海潮百年冲刷而成且呈“S”弯状的自然河流,故而得名。潮河湾生态园濒临潮河湾,占地面积894亩,其中水体面积324亩,绿岛景区及公共用地370亩,分综合服务区、果园岛、家园岛、农耕岛、花木岛、垂钓岛、水上运动区、观赏区、休闲区、度假区等“四区六岛”。生态园以“自然、生态、野趣”为主题,以亲水为主线,以休闲为目的,以生态为基础,努力突显“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生态旅游、乡土风情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伊芦山景区
伊芦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伊芦山位于连云港市南、灌云县城东北各15公里,是商代开国大臣伊尹晚年结庐退隐的地方。拥有三千多年人文历史,现存有古代石刻群、三生石、钟庵、石佛寺、七十二藏军洞等众多旅游景点。以伊芦山为核心的伊隐小镇特色旅游景区除伊芦山山体公园外,还新建了伊山梅园、伊芦山枫园、伊尹美食街、伊尹中草药种植园、伊芦中医馆等景点。伊芦山海拨212.5米,但却有着国内无可比拟的悠久历史文化。伊芦山成山于20亿年前,是泰山东起首脉,古时是海上的一座岛屿,素有小蓬莱之称,又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商代开国贤相,“厨祖”“汤药之祖”伊尹晚年曾来此结草为庐、隐居修练,因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灌云县烈士陵园
灌云县烈士陵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灌云县烈士陵园建于1958年,占地30余亩,是西山公园的一部分。陵园坐落于大伊山西麓,南、北、西三面为山峰环抱,东面则鸟瞰县城。依山势建成两个坡段,用花墙隔为两院。前面正中耸立着气势恢宏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原国家内务部长、中国革命“五老之一”谢觉哉同志的亲笔题词:“与日月同光”。碑前草坪如茵,是人们悼念先烈的-场地。碑侧的高大龙柏四季常青,犹如忠实守灵的卫兵。前院两侧建有陈列厅。北厅存放着37位烈士的业迹和遗物,南厅存放着悼念烈士的挽联、帧幅等。后院为烈士墓地,先后安葬14穴、20位先烈,其中有老红军王荣江、县大队副郝光胜、伊山区委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伊芦山石刻群
伊芦山石刻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芦山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伊芦山,石刻主要分布在伊芦山中峰和西峰两处。中峰以中庵为中心,院内井旁石壁上有王同题刻“奇泉”草书大字;院东南角石壁有2.4米正方形石刻一方。在东向的悬崖上天然石洞内有王同“云洞”题刻,行书;在中庵下侧西南台阶阶旁石坡上有“高山流水”四个大字为王同题刻,楷书。伊芦山西峰山脚下的耶苏教堂东岩壁上有隶书“更衣处”,楷书“衔杯处”;南侧有楷书“龙神岩”;篆书“月泉”。从“龙神岩”石刻向上,有隶书“云关”;向南为王同楷书“含光”题刻。从“云关”题刻向上有隶书“翠壁”;西侧有楷书“云龙潭”。龙祠(二郎庙)遗址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龙苴城遗址
龙苴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苴城遗址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镇古城村。据《隆庆海州志》记载:“龙苴故垒在海州西南60里,有大小二垒,韩信下齐,项羽遣龙苴筑城于此,后因名龙苴”。此遗址占地面积约26.7公顷,其中主要建筑物的台基约14.4公顷,高出地面约6米,呈正方形,边长120米,周围城垣清晰可见。龙苴古城遗址,对研究连云港地区汉魏六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有着重要价值。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四周城墙(河堤状)墙基为零点,向外延伸15米。古城村:古城村:位于龙苴镇以北1公里处。…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阅古亭
阅古亭

走进古伊胜境大门,转弯拾级而上,途经藏军洞,光临博爱亭,越过老龙涧,来到石佛寺。然后向西涉足百余步,四面青峦如屏,似入桃源仙境。沿着崎岖曲折的山路,攀登至观日峰山椒。白云萦绕,霞光万道,如刘阮上天台。穿过茫茫草丛,山茶花迎面笑开。古海船石岩画,映入眼帘。在岩画的悬崖上,屹立座顶若华盖“阅古亭”。为侍述明先生筹划所建。原《阅古亭记》千余言,概述了大伊山悠久历史。其中文曰:“壁上岩画,扬少昊夷船之帆衣;桅立桨舞,渡嫦娥浴月于天国”。无疑,此两名骈文,为解开古海船岩画这一历史之谜,提供了一把新钥匙。这就使人悟出为什么古人不把海船刻在山下千千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麋鹿崖岩画
麋鹿崖岩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孤立于天涯海角的大伊山,处于偏僻之隅,又有神山之说,是尘世间失意人寻求庇荫和隐居的理想之处。应该说,岩画作者刘长世便是其中一位,他若无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相应的身份以及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何来如此一举呢?用以物喻意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且勒于岩石上,寄冀于后代,这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岩画上落款,应该有三个人具名,但因岩石年久分化,字迹模糊,难以辩认。排在刘长世前三个方框内某某人,其身份应比刘长世要高些;后三个方框内某某人,必定是石匠的名字,中间应是一个“和”字。落款全文应是“皇庆二年,正月二十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某某人,刘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白鸽涧
白鸽涧

大伊山有许多古老的岩洞和幽深的涧沟,蕴藏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引人入胜而感到惊奇,成为历代文人写作的素材。其中有一处叫“白鸽涧”的古迹,它的来历,广为民间流传。其内容是一个“异类相亲”的故事,使人感到很有兴趣,成为佳话,一直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白鸽涧位于大伊山西峰。据清代史书《朐阳纪略》记载:“大伊山中峰由南而北,西望如屏,白鸽涧在万丈崖头,峭壁难登。”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奇特景点,当地居民又称老鸽涧。其实与鸽子毫无关系。今人侍述明先生经过多次考察,他在“大伊山”一文中写道:“远古时这儿海鸥云集,蔽天遮日。因这儿山势陡峭,偏僻荒凉,整面山坡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茯苓泉
茯苓泉

素称江北第一泉的茯苓古泉,位于大伊山最高峰东麓,古佛寺山门外的一块三面环山,一面朝阳的山间台地上。这里的风光,非常优美。一条清溪,曲曲弯弯从山里老龙涧(与山南老龙涧同名)延伸而来。不时地有几片花瓣或柳叶,随着流水在古泉旁绕一下,然后向东漂去。清人乾降年间兵部尚书杨锡绂,来此游览后,曾有诗赞曰:“一径伊山后,天高四野平,草痕延烧色,冰腹静澌声。”其意是这里风景秀丽,游人到此,顿觉心旷神怡。四野平静,夕照草坪。春风解冻,已听到冰层下潺潺流水声。如此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沿着溪边小路,行数十步,古色古香的千年古泉,呈现在眼前。周围有百余米花墙


大伊山石棺葬遗址
大伊山石棺葬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伊山石棺葬遗址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大伊山石棺葬遗址新石器时代灌云县伊山镇伊山镇:伊山镇概况:伊山镇位于国家3A风景区的大伊山脚。总面积76.75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52686人。男女性别比110:100,人口出生率13.8%,死亡率6.4‰,自然增长率7.4‰.主要特产小麦、水稻、西瓜等。1、年度所获县以上荣誉。全国绿色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体育强……伊山镇详细信息++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伊芦山六神台佛教造像
伊芦山六神台佛教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芦山六神台佛教造像俗称落神台、六神台,为唐代佛教石刻造像群。该造像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龚庄村南伊芦山西峰北侧。造像于早年即遭破坏,整个造像刻在六神台西南高约5米,宽约10米的峭壁上,共42尊,分两组。一组在六神台绝顶西南下1米处绝壁上约2平方米的石窟内,利用天然洞穴稍作加工而成。窟内东壁上有高浮雕像6尊,其中5尊为坐姿佛像,1尊为立姿力士像,通高均约50厘米,全部刻在一高0.6、宽约2米的神龛内。北面2尊已残毁不可辨;南面4尊保存良好,面目神态尚可看清。这6尊佛像即为俗称的六神。另一组造像位于石窟下1米处的峭壁上,分布在5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大伊山石棺墓
大伊山石棺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伊山石棺墓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乡任庄村大伊山东麓青风岭上。1981年发现时,遗址仅存西北角。现存遗址东西长70米、南北宽45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时代距今约65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石棺墓。1985年2—4月进行抢救性发掘,1986年3—4月进行第二次发掘。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55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62座,岳石文化和西周时期灰坑各1个,汉代墓葬10座。文化层厚约1米,地层堆积清晰。新石器时代早期石棺墓61座,全部采用大伊山上自然石板镶砌而成。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170余件。石器均磨制,少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七十二洞
七十二洞

导游照海亭一带有关《西游记》的景点比较集中,较为有名的有海天洞、二仙洞、法龙洞、万佛洞、朝阳洞等,过去大多塑有佛像,供信徒朝拜;还有一些是依民间传说命名的,如无底洞、狐妖洞、马猴元帅洞等,统称七十二洞。海天洞是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因为由高僧悟五营造,故又称悟五洞。当年他剔除石缝间的淤土,凿通相关连的洞穴,使海天洞与上下四旁的小洞连成一体,或升或降,或明或暗,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并在洞顶建亭一座,名曰照海亭。登亭俯瞰。但见四面群峰遥峙,翠绿扑面,花香阵阵,几疑身入仙境。介绍七十二洞是千万年前一次猛烈造山运动留下的痕迹,许多巨大石块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