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均畲乡之窗景区、云中大漈景区、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敕木山、中国畲族博物馆、惠明寺、大均古街、双后岗畲族文化村、时思寺、小佐古村、吴布古村、炉西峡、景宁金仙寺、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寨山烈士陵园,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均畲乡之窗景区,该景区位于距县城13公里的大均乡政府所在地大均村,是浙江省景宁县生态示范点,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初期,一千多年来始弹簧是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经济较繁荣,耕读风尚也很注重,形成了大均人重“三杆”的民俗,即笔杆、秤杆、竹杆(撑篙),靠写契、写文书、做生意和撑船撑排谋生。在建筑上形成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朴的前店后院式山区商贸古街风貌和石板街面,有“小溪明珠”、“景宁最高学府”、“浙南芙蓉镇”之美称。旧时曾有古樟迎客、澄潭印月、龙岗叠翠、成美廊桥等旧十景。该景区以此为依托,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云中大漈景区
云中大漈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漈距景宁县城西南40余公里,位于海拔1600米的高山盆地。境内丘陵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景致宜人,四周有陡峻山岭如云梯向天而架,攀缘其上恍若天外有天,向称“三透天”。景区内以“雪花漈”为代表的“大漈十景”是大漈风景的主体。雪花漈高达百米的高崖飞瀑形似雪花,故名雪花漈,气势雄伟,声如雷鸣。雪花漈由七支水流汇集而成,顺崖斜扑而出,迸散成无穷朵洁白的水花,纷纷扬扬,似漫天飞雪。水声如雷,气势磅礴。雪花漈以北的“龙舌漈”别具一格。在一株参天古树下,有一大石形如龙舌,清洌的山泉顺翘起的舌尖飞下,在阳光的映照下灿如珍珠,故又名“龙舌喷珠”。大漈景区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
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

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位于丽水市畲族自治县,依托瓯江支流而开发,景区面积86.9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25平方公里,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管理单位通过鹤溪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堰坝桥系景观改造及河道“三改一拆”等措施,将水利工程建设与“中国畲乡、养生福地”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利用山水生态、水电清洁能源等资源,形成了水资源丰沛、河湖生态健康、水质优良的水系网络,景区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景区现已建成畲族博物馆、彩带绿道、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畲乡之窗”等,特色节庆“中国畲乡三月三”影响力较高。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敕木山
敕木山

敕木山村距县城5.5公里,东邻东弄村,西接金丘村,北连惠明寺村。依托村寨的地理优势以及优良的云海资源,结合畲族汤夫人运木于朝的传说故事,在环敕木山畲寨概念性设计中,将其定位为“仙寨”。敕木山村海拔较高,是金奖惠明茶的主产区之一,有茶园1900多亩。村庄布局错落有致,避世幽静,可观赏敕木山云雾盛景。依据村庄资源分布特色,“仙寨”的策划思路是以观光、度假为主导,按照品质生活引领的开发模式,通过神山揽月观云海、敕木山度假、登山运动等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敕木山登山游步道--神女惠泽道的打造,发展神山休闲度假游,以度假游带动餐饮、住宿、茶叶等产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中国畲族博物馆
中国畲族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畲族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馆址坐落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人民南路鹤溪河畔,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余平方米,临展厅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余元。建筑外观以畲族建筑文化为原素,具有鲜明的造型特点。进入博物馆,宽敞的大厅,精美的装饰,把你带入历史的空间。该馆是一座既反映畲族文化历史为切入点展示中国畲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该馆共分两个展区:第一展区向世人展现的是悠久而极具魅力的畲族民俗文化,展厅分布为序厅、起源与迁徙、环境与聚居、生产与交换、饮食与服饰、社会与风习、信仰与崇拜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惠明寺
惠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明寺位于景宁县敕木山亚峰惠明泉山上。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因惠明和尚而得名。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正殿,同治四年(1865)造后堂及左右轩,今仅存山门、石道及两侧残墙,天井原正殿木门残破,1982年后重建。据传当年寺僧与畲民在寺院周围辟地种茶。誉满全球的“金奖惠明茶”即产于此。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大均古街
大均古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这里也有畲族风情表演,650元一场,同样不接待散客。此外,这里还有“观音阁漂流”。观音阁位于大均村西,危崖腾空而起,阁前绝壁下是一碧如镜的大均澄潭,有“澄潭映月”之趣。漂全程45元/人,半程35元/人。介绍:位于县城以西17公里,是一条著名畲族风情街,这里的畲族风情比县城要浓郁许多。交通:交通:乘往英川方向的中巴前往,半小时一班车,车资11元。浙江丽水市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双后岗畲族文化村
双后岗畲族文化村

导游: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善歌,以歌代言,以歌为乐;畲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居住、婚嫁风俗、宗教图腾等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乡情韵独特绚丽,畲族村落一般依山而建,风格古朴。景宁旅游以“畲族为本”,但只有在节假日,旅游团队到访的时候才有畲族风俗和歌舞的表演,700元一场,平日里散客来到县城,根本看不到畲族风情。介绍:位于县城鹤溪镇南2公里。这个村的居民都是畲族人,依靠旅游走上了富裕路。交通:在县城鹤溪门诊部乘农用三轮车前往,1元/人,离县城仅10分钟路程。浙江丽水市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时思寺
时思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时思寺原是宋绍兴年间的梅元屃守墓庐,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创为时思道场,明宣德间又改为寺。因此时思寺是一处佛道合一的宗教建筑。时思寺前沐鹤溪自北向南汩汩流至不远处直泻深谷,形成百仞飞瀑,名“雪花漈”。寺前彼岸为狮山,附近有“石马潜渡”、“友舌喷珠”等景点,与时思寺合称为大漈八景,曾被誉为“雾中桃园”。寺北侧巨杉与山门内两株参天古柏与时思寺相映生辉,更具古刹幽邃的意境。时思寺目前保存完整,它既有宋代建筑遗风,又受福建地方建筑之影响,构造与形制独特,是浙江元明建筑体系中一组独立的类型。:时思寺位于景宁县大际乡(大漈)西二村,海拔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小佐古村
小佐古村

小佐村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南六公里处,与标溪、雁溪乡接壤,素有“江南第一梯田”美誉。“改庄姓严”的严氏后人,小佐始祖千七公,从严州至龙泉柱平乡鸡婆岭后景宁大漈,几经周转,长途迁徙,最后选择了定居于“泽沛渣溪”之地小佐村,子孙繁衍,耕田兴业,遂成村落。小佐村朝落山形似笔架,畈中三峦成品字形,一转一个弯,秀色娇姿,构成文人书案状。当年,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严氏族人曾出一门五贡生,有全省会考第一、雅峰书院主持、清代诗人严用光、清代景宁三大书法家严品端等,均是景宁历代名贤中的杰出代表。此外,严品良、严瑜等均在景宁从事教育和水利兴业,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吴布古村
吴布古村

吴布村,距景宁县城东北16.9公里,取吴村、布袋后两村名第一字得名。”据吴村的老人介绍,400多年前这里只有3户人家,一户由附近的郑山头村迁入,另外两户是兄弟俩,他们沿着广东——福建——包凤,最后迁入吴村。吴村原本是吴姓人的村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吴姓人陆续搬出村庄,村名却一直沿用了下来。现在的吴村全村村民均姓雷,是纯正的畲族村。吴布村较完整地保留了畲民原生态生活模式,传承和保留了畲族的炼火、织彩带、唱山歌、着传统服饰等生活方式,被形象地称为“生活着的畲族博物馆”。站在山腰,放眼望去,田间的房舍、袅袅的炊烟、劳作的人群,恰似一幅浓郁的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炉西峡
炉西峡

炉西峡,又说炉西坑,位于丽水景宁县东南部。炉西坑溪是瓯江小溪江支流,全长约40多公里,发源于梅岐乡绿桐溪、东坑镇茗源溪、鹤溪镇三木坑溪。三条支流于梅岐乡桂远村附近汇合后,折北-成县周山村,流经渤海镇林圩、门潭,于大顺乡炉西坑口注入瓯江支流小溪江。其中梅岐下庄至渤海门潭约20公里长的河段峡谷,山峰奇秀,沟壑纵横;两岸山峦蜿蜒叠翠,原始林木奇俊秀丽,生态环境原始、自然,景色极其优美。景点位置浙江省景宁县东南部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景宁金仙寺
景宁金仙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仙寺,旧址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鹤溪镇金仙路中段(即景宁农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回向寺,旋改崇仙寺。宋咸平元年(998)重建,治平二年(1065)改称金仙寺。1314年建浮图塔于左寺,塔身七层,中空,每层铺木板,楼梯旋转而上,顶置万斤铁顶。明、清间屡加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浮图塔焚于火,铁顶坠地,只剩塔身,光绪后殿宇倾圮,现无存。殿堂于20世纪50年代改建农场,如今仅存“放生池”一口,后殿靠山一处残墙仍依稀可见,还有小量的柱石与断头石板在遗址四周。如今,金仙路原寺院四周大片农田及山地,被新建成景宁气象局和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
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坑下桥、莲川大地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木拱廊桥。东坑下桥东北西南走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689年),桥长29米,拱跨21.80米;莲川大地桥东西走向,建于清嘉庆8年(1803年),桥长41.50米,拱跨31.10米。两桥结构基本相同,均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单孔,外观呈八字形,由上下两层系统组成,其“三折边”、“五折边”、“剪刀撑”及端竖排架的木撑拱构架已趋成熟,比较科学地解决了廊桥受力的问题。廊屋造型简朴,通体鳞叠铺钉“风雨板”,梁架用九檩四柱,五架抬梁,较为简素,两次间多设桥凳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
寨山烈士陵园
寨山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景宁畲族自治县寨山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我县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场所和教育基地。陵园内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挺进师烈士遗骨、闽东红军独立师烈士遗骨、追击国民党败军李廷年部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遗骸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为国捐躯的景宁儿女烈士遗骨。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1952年,在县城西郊寨山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世纪70年代,纪念塔因风化倾倒重新修建,1988年将纪念塔扩建为烈士陵园。1995年,寨山烈士陵园被列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2月,景宁县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启动寨山烈士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