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泉州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东湖公园、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泉州森林公园、伊斯兰圣墓、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蚵壳厝、三清宝殿(三清殿)、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奇幻3D魔幻艺术画展(泉州馆)、泉州刺桐公园、老君岩、泉州少林寺(南少林)、泉州西湖公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法石古街、蟳埔村、百丈坪,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泉州博物馆
泉州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泉州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泉州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1月,馆址设在位于市中心的泉州府文庙大成殿。泉州府文庙于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博物馆新馆,新馆于2002年9月开工,2005年元旦建成开放。泉州博物馆占地82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包括泉州博物馆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区西北侧,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主体建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穿屋面,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湖公园泉州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清源山,东眺灵山圣墓,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大街,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胜景之“星湖荷香”的遗址。唐代湖面曾达40余顷,连晋江通东溟,层峦迭翠,湖波凝烟,唐有“二公亭”、“东湖亭”,诗云十里沧波带古亭。架虹桥、植绮树,流光泛彩,为宴游佳处。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从唐贞元间刺史席相宴赴举的欧阳詹等八秀士于东湖亭后日渐驰名于世,成为旅游胜地。宋、明二度疏浚,垒土七墩,如斗星,湖中盛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胜概。尔后数百年间,历史变迁,湖区荒废,建筑无存,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
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领SHOW天地创意乐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福建省首个AAA级文创景区,由废弃的老旧厂房经创举性的设计、改造而来。园区成功开辟文化创意之旅、咖啡酒吧之旅、亲子互动之旅等三条旅游路线,强化中外游客对文化艺术创意的感受和体验。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森林公园
泉州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泉州森林公园位于丰泽区东海镇,西至大坪山,东达后渚港泉州湾,南邻通港路,北含洛阳江入海口,总控制面积547.1公顷。公园建设依托大小桃花山、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等海滨资源和泉州古城史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荟萃等特色,将建成由奇石、江河、湿地、海鸟、古迹遗址、森林等资源构成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生态园。泉州森林公园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沿海森林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为我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创造条件。地址:泉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伊斯兰圣墓
伊斯兰圣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斯兰圣墓座落泉州东外灵山南麓。据《闽书》载:唐武德年间(618-626),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门徒四人来华传教,其三贤、四贤到泉州,卒葬此山,屡显灵异,俗名灵山圣墓。该墓为伊斯兰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圣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为两座并列花岗岩石雕基盖,上建四方形石亭遮护。墓后石构淮廊,廊内立石碑五方。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东外灵山南麓,清源山景区灵山景区内。电话:0595-22777675官方网站:http://www.qingyuanmount.com/index.asp开放时间:7:00-19: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丰泽区城东镇的莱山上,占地面积45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瞻仰台、工作室、停车场、山门等配套设施,是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逐步成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泉州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有1700多名泉州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烛照千秋的历史丰碑。199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4年8月,泉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蚵壳厝
蚵壳厝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景点位置福建省泉州蟳埔村、法石村及沿海一带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三清宝殿(三清殿)
三清宝殿(三清殿)

据史书记载,从前清源山下曾建有真君殿、北斗殿等十八重道观,殿宇恢宏,香火鼎盛;现存于山上的还有三清殿、纯阳洞等,“三清殿”仍香火不断。景点位置清源山南台岩附近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区东湖街732号,是主要展示泉籍华侨往海外移民及其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史,反映华侨华人群体的主要特点和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于1982年开始酝酿筹建,1987年成立筹委会。1993年博物馆动工兴建,1995年底建成。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由1座主楼、1座综合楼、2座馆前区附属楼组成。建馆以来,博物馆先后推出“出国史馆”、“泉州人在南洋”两个基本陈列。“出国史馆”主要展示自唐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泉州籍华侨移民海外的原因、类型、方式、过程及其影响;“泉州人在南洋”表现了泉州人在海外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在泉州非遗博物馆里,你可以欣赏到众多珍宝级“非遗”展品。泉州非遗博物馆拥有泉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项,实物展示22项,包括泉州彩扎、泉州花灯、德化瓷雕、惠安石雕、漆线雕、卢山国佛雕、锡雕、大呈布雕、李尧宝刻纸、永春纸织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林存忠纸扎、晋江泥金线画、惠女服饰、浔埔女习俗、金苍绣、永春漆篮、泉州竹编、石狮通草画、惠安木雕、戏剧脸谱和泉港福船等,总共400多件展品。众多展品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不可再生的民间工艺精品50多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20多件。泉州市艺术馆成立于1960年,是市政府设立的


奇幻3D魔幻艺术画展(泉州馆)
奇幻3D魔幻艺术画展(泉州馆)

互动大狂欢,极致3D引爆“不一样”的震撼景点位置福建泉州市丰泽区云鹿路麦德龙国贸商城3F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刺桐公园
泉州刺桐公园

刺桐公园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刺桐路和津淮街交汇处西北侧,属休闲娱乐的区级公园,占地面积3.67公顷,项目部投资1400万元,于1995年动工建设,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公园位置适宜,交通便捷,是一处休息游玩的好场所。公园充分利用花草、树木、水体、建筑小品、地形处理等构园要素,采用自然式和规划式相结合,叠山理水的造园手法,将时代特点和传统内涵溶为一体,营造了具有典雅别致风格的园林景观。特别是利用植物造景,公园以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征——刺桐树为骨干树种,辅以榕树、芒果、盆架木等树种,将乔灌花草融合一体,通过丰富空间层次和色彩达到植物造景的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老君岩
老君岩

•道教老君造像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整个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景点介绍道教老君造像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少林寺(南少林)
泉州少林寺(南少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少林寺,又名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泉州南少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经历几度兴废,史迹犹存。•天下功夫出少林,来看看传说中的南少林寺。•在观音阁看造型奇特的荷瓶观音。•在演武堂看少林武术表演。景点介绍武侠片、武打书中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而少林之中,又分南北少林。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寺。清末成书《少林拳术秘诀》称:"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唐豪考证认为:此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西湖公园
泉州西湖公园

泉州西湖,位于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泄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泄洪,俗称“西北洋”。全湖面积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全园由四岛三桥、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其中,刺桐阁系仿中国名楼之一奎星楼建造的西湖公园标志性建筑。0高五层,建筑二层以下是花岗岩砌成的高台,以上为木结构。泉州西湖公园的音乐喷泉时间:周末及重大节假日定期开放音乐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唯一海外交通史专题博物馆简称“海交馆”,其旧馆在开元寺内设有古船陈列馆,展示着一艘1974年后渚港出土、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新馆座落在泉州市区东湖公园东侧,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海船,内辟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古代船模馆和泉州民俗文化陈列馆四个展馆,藏品一万余件,有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其中毗湿奴石雕像为我国仅见的印度教文物,是十四世纪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尤为珍贵;陈列有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碑刻石件,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法石古街
法石古街

泉州十佳魅力乡村之一。铺着石板的长长古街,依然处处留有历史印迹。走在石板铺成的小街上,历经沧桑的闽南古厝从身边慢慢移过。传说中,宋朝时建造开元寺东西塔,曾在此地采石场取石,故有“石头街”之名。古榕树阴下的真武庙始建于宋代,江海之神真武大帝坐镇其中。山门上悬“武当山”牌匾。石梯上,一块立有“吞石”两字石碑的大石头占据路口,相当气势。庙中竖有一柄七星巨剑,相传为真武大帝所使。庙宇浑浊之时,泉州港一带恶鱼、龟蛇妖魔横生,作恶无数。玉皇大帝派遣真武大帝下凡平妖,真武以太白金星所授的七星剑扫平了妖怪,宇宙豁然开朗,百姓从此安居乐业。。。。。。由


蟳埔村
蟳埔村

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条小渔村,距泉州市区10公里。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主要表现在蚝壳房和蟳埔女的头饰上。蟳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头饰是从宋代以来从中亚流传过来的。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虽然距离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她们仍然虔诚地传接着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百丈坪
百丈坪

百丈坪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嘉靖初,少年王慎中曾在此读书,后登进士,为“嘉靖八才子”之首。相传俞大猷少时也常在此练武。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百丈坪坦平宽广,临风远眺,近山远水,无限空阔。晋水、洛江汇注东海,如双龙入海,气势非凡,每每红日东升,霞光万丈,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明《闽书》载:遵岩,在左岩峰顶偏东,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名百丈坪,可遵建三石塔焉。可遵,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