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江西国鸿生态园、湖光山舍田园农庄、狮子坊祖堂石门、墨山邓氏宗祠、岘山庵、万历古井、黎家明清村庄、古住址石牌坊、黎家贞节牌坊、嘉庆古井、蔡家铁瓦屋、三江乾隆古井、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白城乡公所旧址、幽兰贞节牌坊、三江珠子塔、吴氏家庙与崇本学校、万村古民居、嵩山岩塔、双节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江西国鸿生态园位于风光秀丽的南昌县蒋巷镇内,生态园占地800余亩。园区内山丘起伏,树林密布,清澈小河贯穿全园,空气清鲜,气候宜人。春赏花,夏采摘,秋美食,冬疗身。是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国鸿生态园区内,有着星级标准的标间、单人间、豪华套房共82间,另有四季宜人高档别墅3栋和享有田园生活返璞归真的优雅木屋4栋。其间会议室(大、中、小)能容纳280人的会议大厅及容纳60人的VIP会议室;农家特色餐厅提供赣菜特色的有机农家菜,特色野味菜和极具有蒋巷风味的红烧肉,小炒黄牛肉等。在娱乐休闲方面有生态采摘,垂钓,赏花,在养生方面有游泳,按摩,桑拿,
南昌湖光山舍田园农庄由江西国海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座落於江西首府首县——南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农村建设示范园”的蒋巷镇旱上村,占地面积350余亩。地处低洼,千百年来,乃有名闻遐迩的千年鱼塘,堪称“江西第一古老鱼塘”。阡陌纵横,池塘发绿,乃名副其实之中国江西“鱼米之乡”“江南粮仓”,是江西省农业的对外窗口。2007年5月,湖光山舍田园农庄在这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土地上诞生,恰似一颗璀璨的珍珠。集休闲度假、户外体能拓展、浪漫垂钓、高空飞车、碧波单车、水上驾艇、温泉养身、水疗spa、桑拿游泳、康体娱乐、文化艺术学
狮子坊祖堂石门坊位于武阳镇葛上钟家自然村内,门坊面南,面积约4平方,门前为一空地,左右均为后建的现代建筑。狮子坊祖堂石门原为明代当地钟姓的祖堂大门,后来祖堂的其它建筑损毁,仅存现石刻门坊和左右两侧的石狮。在祖堂的大门左柱柱头上部刻六角形图案(右柱已失)。门坊为三层,第一层左右对称刻浮雕云龙图案,中刻火球;第二层中阴刻行书“狮子坊祖堂”,左右刻花草和变形“万”字图案;第三层刻云雷纹和龙纹浮雕。石门虽然残缺,但现存部分雕刻精美,且均为明代石刻原件,极具保护价值。石门左边残两柱及柱间坊,多处用现代材料维修,但总体仍保存了明代原件。2005年
时代:民国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莲塘镇墨山村简介:邓氏宗祠位于莲塘镇墨山村中部,清道光年新建,民国初重砌外墙,墨山邓氏宗祠为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梁下木撑拱、额坊及卷棚等均为晚清原件。宗祠进深二间,外墙为青灰色砖勾缝山墙,红石大门,雕花雀替,红石门楣扁额外圈为云纹,内镌凸刻正楷“邓氏宗祠”。墨山村:墨山村……墨山村详细信息++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幽兰镇南湖万村简介:岘山庵位于幽兰镇南湖万村南侧约150米处的一处小山丘上,南临千顷青岚湖,周围古树参天,翠竹茂密,曲径通幽。“岘山庵”是当地群众对“东禅寺”及整座岘山上所有宗教建筑的习惯称呼。1935年版《南昌县志》记载也称其为“岘山庵”。传说“东禅寺”始建于唐高宗咸亨年间,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然因资料不足,难以佐证。1935年版《南昌县志》记载“岘山庵”为明代始建。“东禅寺”屡经兴废,最后一次废于“文革”期间。“文革”后期,此处为“南昌县疗养院”所在地。后疗养院撤出,该处重新成为宗教场所。“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简介:万历古井位于冈上镇月池村南。该井井圈上西侧镌有“万历癸□□□□旦”字样,证明此井为明万历年间始掘。在井圈东北侧另有阴刻隶体“光绪壬辰重修”;井圈东南侧阴刻隶体“民国元年寅三监修”;井圈东侧另刻“1968年小修”字样。该井井圈为粉黄色砂岩凿成,因使用年代集运久远,井圈磨损很厉害,大部分高不及45厘米。井深约为5米,现仍有水,但已无人使用。冈上镇:南昌县冈上镇,位于省会南昌市的南面,北与县城所在地莲塘镇相邻,东与向塘省级开发区接壤,西傍赣江黄金水道。冈上到南昌市区15公里,距江南最大铁路货
时代:明清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简介:明清村庄位于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即黎家自然村全部)。据黎姓家谱和地名普查资料记载,唐时,黎姓已居在此。该村的黎姓祖先是为了守卫“唐永王墓”而在此居住,繁衍的。黎家自然村全称为“永木黎村”,最早称为“守墓黎村”。黎家自然村内共有古建筑37栋,其中34栋为明末清初所建,风格多为勒马式八字门头,一般两进四厢或一进两厢带反照堂,有的两旁留有暗走巷。基本为砖木、穿斗架木梁式结构。两进四厢带反照堂的一般长30米,宽14米;一进两厢的一般长20米,宽13米。村庄房舍呈半月形排列,座西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幽兰镇(原渡头乡)罗舍下魏自然村简介:古住址石牌坊位于幽兰镇(原渡头乡)罗舍下魏村中部,座北朝南(355°)。石牌坊为左右对称的三披垛两层楼阁式建筑,四柱三间,内连坊宅。该古住址石牌坊为典型的明末风格,是研究南昌地区的牌坊建筑和石雕艺术的宝贵的实物资料。幽兰镇:幽兰地处在南昌市东南郊,鄱阳湖畔,交通发达。距市中心20公里,县城莲塘15公里,昌北机场32公里。1994年撤乡设镇,2001年与渡头乡合并。辖28个村委会,1个园艺场,1个居委会。有211个自然村,3座小城镇。中学3所,小学29所,卫生院2所。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简介:黎家贞节牌坊位于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内。牌坊由红砂岩和大理石砌成,雕刻以图案为主,非常精细。从雕刻的纹饰和图案看,当属明代中晚期所建,因未有款,不知旌表何人。该牌坊为左右对称三披垛的二层楼阁式,四柱三间,两中柱间另立门柱,门柱与门坊间由雀替支垫。中间披垛为五层砖拱挑出,左右披垛为四层砖拱挑出,瓦脊安放陶吻。正中间横坊右书阴刻楷体“卓越清贞”四字(其中“越”字以脱落,模糊不清)。该牌坊为研究明中晚期的牌坊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板湖村:板湖村……板湖村详细信息++
时代:清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三江镇汗塘村简介:嘉庆古井位于三江镇汗塘村村前东北侧,从井圈题刻的“嘉庆癸亥余氏重修”文字可知道,该井是本村余姓群众于清嘉庆癸亥(公元1808)年间重新疏浚修葺,并证明此前在该处当有一口老井。“嘉庆古井”的井圈为粗跞石凿成,井内于十来年前填塞,现无水。井台也是粗跞石铺就,正四方形,筑一排水沟以便排放溢水。汗塘村:汗塘村……汗塘村详细信息++
蔡家铁瓦屋位于南昌县三江镇南街村蔡家自然村西。1941年国民党南昌县政府迁至南街蔡家,1942年日寇南下侵入此地,村内建筑被毁四分之三。日寇投降后,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蔡方荫(南街蔡家人氏)任江西省善后救济分暑工业技术顾问,期间向美国政府申请专款于1946年建造了蔡家铁瓦屋。蔡家铁瓦屋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用厚铁皮轧成瓦楞,成半圆弧形铺成铁皮瓦面。砖墙,内部为两层,有木梯可至上层,底层现辟为教室,上层基本弃之未用。建筑形制独特,是研究外来建筑的重要实证。蔡家铁瓦屋后面(北侧)3米即为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先达祠”,西隔一空地(约20米)为一新建
时代:清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三江镇东庄村简介:乾隆古井位于三江镇东庄村中部,井圈为粗砾石凿成,井圈西侧阴刻“乾隆丁巳冬月吉立”字样(注:乾隆丁巳年号为公元1798年,实为嘉庆二年)。井台为红砂岩铺成,井内尚有水,但当地老百姓已不取用此井水。东庄村:东庄村……东庄村详细信息++
“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位于南昌县的五星垦殖场梅池村。“文革-”期间的1969年6月至1971年10月,北京大学约2400余名教授、教师和部分家属,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此处,接受所谓的“再教育”,在水田里忍受着被血吸虫感染的威胁,干着繁重的、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南昌县五星垦殖场梅池村现尚存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所建砖木结构的仓库、食堂、水塔和单层平房约30余栋,大部分保存尚可,仍能正常住人。“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主要集中在南昌县的五星垦殖场梅池村567村小组东侧的小片区域,自成格局。除去倒塌和改建的外,尚存当年建造的此类建筑30余栋,保存状
“白城乡公所旧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黄马乡白城村街口,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43平方米,是左右对称的穿斗式两进一天井的木结构建筑。该建筑原由一地主始建于1926年,解放后收归国有,分给五户农民居住。后住户迁出,1953年起,该处成为“白城乡公所”办公场所。2005年,由章志峰私人买下。是研究乡级政权和民居建筑的实证。黄马乡白城村紧傍抚河,历来是商埠要地。“白城乡公所旧址”四周均为商店或民居。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幽兰镇牌坊村简介:贞节牌坊位于幽兰镇牌坊村中部,座北朝南(345?)。“贞节牌坊”实际上是一栋清中晚期木构建筑的石刻门(牌)坊。“贞节牌坊”为左右对称五披垛的三层楼阁式,四柱三间,后连坊宅。四柱均为方形(磨角)红砂岩,柱下垫有雕花石础。四柱间均置三层红砂岩石坊,石坊上雕刻人物、花卉、动物或几何图案。两中柱间另筑红砂岩门框,门框上部左右各置雀替,下部设门坎。中柱与边柱中间均砌青灰色砖,其砌砖中部有红砂岩雕刻的菱形图案,砌砖下部为红砂岩石块。该牌坊及木构建筑是研究南昌地区的牌坊建筑、石雕艺术和清代木构建筑的
“珠子塔”位于南昌县三江镇南街蔡家西约300米(抚河支流圩堤内侧),塔体西侧紧傍圩堤,东侧为旱作菜地。该塔为当地村民早年因镇水而建,五级六方,青砖构筑。早年塔基被埋在圩堤内,1996年9月将被埋部分挖出,还其真实面目。珠子塔占地面积6平方米,塔檐为叠涩砌法,六翘角,早年每翘角下均挂铜铃后被毁(经修复后恢复了铜铃),塔内每层均置青石板为隔层。珠子塔为研究清代早期的砖塔建造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3年10月2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10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洪政发【1985】72号文件将“珠子
名称:吴氏家庙时代:明万历至民国初地址: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位于南昌县岗上镇蚕石村的吴氏家庙,是岗上镇蚕石村吴姓村民的祖庙。该建筑为明万历年间始建,其中第三进为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吴氏家庙”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1538平方米),为抬梁穿斗式木架构,外墙用青灰色砖砌成。家庙门楼气势宏伟,二进“萃涣堂”和三进“崇本堂”庄严肃穆,整体为晚清风格。该建筑主体基本保持完好,仅钟楼、鼓楼和两边侧房因年久失修而损毁比较严重。民国时期,吴英甫在此创办“崇本小学”,解放后为“蚕石完小”,文革前转为“岗上中学”,1990年停办
时代:明清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三江镇三江村前、后万自然村简介:万村古民居位于南昌县三江镇三江村前、后万自然村,自北宋神宗年间故兵部尚书、爱国先贤万迪公始迁至此,迄八百余载。该自然村地临四县之交,秀挹三江,世代文风蔚然,忠诚义士,人才辈出,历朝金榜题名之进士,有记载就有十五人,举人秀才数百名。该自然村自宋迄明肇基以来,世代繁衍昌盛,古建筑群蔚为大观。现存的61幢古建筑,均系砖木石结构,外墙下砌花岗岩石(角砺岩),上砌青灰色斗砖,室内铺青石地面,内部为木构建筑,梁柱粗大,梁檩均为双合梁,雕刻明窗,宅内布局一般为一、二进,厅堂侧舍,因地
“嵩山岩塔”地处冈上镇兴农村圆塘雷家的一个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竹园内,四面均为翠竹,西侧约20米处是该竹园主人的住房。“嵩山岩塔”原名“普陀佛塔”(该塔基下刻的“嵩山岩塔引”已非常明确地言明塔名),但因当地群众见塔上多刻佛龛、佛名和--,故习惯地称其为普陀佛塔。据刻在塔基部位的“嵩山岩塔引”介绍,该塔是当地老百姓为了驱邪、镇邪而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建造并于清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由原位置向东前移数倍至现位置的。处于塔基部分的“嵩山岩塔引”全文如下:嵩山岩塔引是塔也昉于嘉靖五年揆厥所自大都其间无居人□□条之属又濯濯然一童山
“双节坊”位于三江镇后万村前中部,建于清光绪丙午年(1906),坐北面南,后连坊宅,占地面积52.5平方米。牌坊为花岗岩石质,四柱三间五楼,正楼顶盖已无,次楼和边楼均双石拱承托。边楼脊部用鱼龙吻。中柱与侧柱间的两层石枋均透雕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枋间嵌图案花板。正楼上枋嵌“圣旨”二字,下嵌“心绩双清”四字,下额枋镌“万启培之妻刘氏与万启奎之妻王氏节孝坊”十八字。中柱镌双联“贞心合受芝纶笼、劲节同邀绰楔荣”。侧柱镌双联“志矢靡他彤史联书双节传、名垂不朽清操应荷九重旌”。据《万氏十三修族谱》贞烈传载:旌表者,一为刘氏,以夫弟之子兆萃官,赐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