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修水南崖—马家洲景区、百茶园、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大洋洲湿地公园、桃里陈氏故居与五杰广场、杨梅渡古樟群、板尖风景区、马祖湖、五梅山风景区、杨家坪风景区、东岭石林、山背遗址、十里秀水、黄庭坚陵园、山口陈家大屋、余段古树、云岩禅寺、修水兜率寺、修水黄龙山、江西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南崖—马家洲景区位于江西省修水县城,由南崖(含黄庭坚纪念馆、南崖碑刻等)、文峰塔、云岩禅寺、修河峡谷栈道、老城修河段水域、马家洲公园等景点构成,面积共1100余亩。该景区经修河栈道和修河游步道连为一体,形成了集山水、湖泊、人文一体的景区。199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主要景点南崖南崖位于修水县城修河南岸,景区东部南山崖处。素有“七百里修江第一山”之美誉,曾是黄庭坚少时读书游憩之地。南崖有黄庭坚亲手栽种的重阳木古树,被列为国家一级名木古树。黄庭坚纪念馆黄庭坚纪念
修水县茶叶生态科技园又名“百茶园”,是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观光及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总投资4亿元。设有一楼(科研大楼),二园(拥有国内外350余个品种的品种园和实验园),三厂(茶科所精制茶厂、宁红保健茶厂、神茶青钱柳茶厂),四区(科研办公区、生产加工区、商贸观光区、休闲娱乐区)。园内有新老生态茶园2000亩,年可产茶3000吨,是湘、鄂、赣三省九县茶叶贸易集散地,是宁红茶区茶叶产业发展平台。2005年7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研究带头人陈宗懋,特为修水茶叶生态科技园题词,并勉励修水茶业再创辉煌。2007年本所评
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座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属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始建于1977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线160米,现有馆藏文物33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管辖全县60余处革命旧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馆标由秋收起义时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题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中国革命,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确定由毛译东同志在湘赣边组织和发动秋收起义。修水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
大洋洲公园位于修水县城良塘新区西侧,修河和修河支流山口水交汇处,总面积15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该公园以“一带一河一洲”为景观结构,即湖滨路景观工程、内河、湿地公园三部分组成。湖滨路景观工程全长5.8公里,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长2.6公里,路宽7.5米,绿化面积约176000㎡,树苗品种多达106种,景观大树约6234株;大多移植修水本地乡土树种,稀有珍贵大树主要有红豆杉、古香樟、金钱松、雪松、白玉兰、广玉兰、金桂、紫薇、银杏、含笑、重阳木等十多个树种。湖滨路沿线同时建有占地2.8万平方米的秀和广场、2万平方米的长天广场、800
五杰广场:修水县城的老北门,占地14802平方米,它在沿江路、站前路和安居工程通道的中间,这里是修水的北入口,是一个给外地人进入修水县城的第一印象的地段。当人们峰回路转经过数小时的旅途颠簸从九江、南昌方向进入修水县城的时候,豁然开朗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这个宽阔的广场,这个广场命名为五杰广场。县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在反复征求有关人士的建议后,几经讨论决定,将这个广场命名为五杰广场,隆重推出义宁五杰。广场中心设立花岗石阙型石柱五根,每根石柱分别雕刻义宁五杰头像和简短介绍,以五位乡贤的事迹激励后人,张扬修水,呼应史学界对义宁之学日益兴起的研究,也是
山中可见千年树,平地也有树千年。坐落在太阳升镇车田自然村河畔的一片高大浓密的树林,便是历经千年的罕见古樟群。置身古樟群中,那数十棵古樟高及十丈,棵棵皆须数人合抱,但见干如巨柱,枝若虬龙,叶似浓云,遮天盖地。举头仰望少见天日,夏日炎炎倍觉清凉;白鹭搭窝枝上,众鸟鸣唱其间。临其境者,多令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仿佛步入人间胜地。传说这片闻名遐迩的古樟群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南阳著名诗人韩翃所栽(韩翃栽樟的传说见《话说车田》中的介绍)。樟树又名香樟,为名贵大乔木树种,常年青绿不落叶,气味清香宜人,高可达三十米,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分布在长
坂尖位于何市东北部,与黄港、黄沙两镇交界,山势雄伟,景色秀丽。集儒家文化,道教思想,佛门经典三教于一体,是修水仍至整个九岭山脉地区最为引人瞩目的圣地之一(目前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大坂尖海拔998米,为何市最高山峰,这里日看修、铜两县,有若绿海控舟,晚眺万象灯火,宛如观赏天际银河。黄庭坚、陈三立、章鉴、余王介、万承风等修水乡贤均在山上留下诗文,更有寺内明朝宣得年间受皇封赐金鼎,有唐宋时期流传下来广征下联的“大坂尖、小坂尖、大小坂尖共一尖”千古绝唱。
马祖湖自然环境优美、青山翠竹、鸟语花香、气温宜人。该湖系修河与其分支北岸水交汇点,系郭家滩库区,四面环山,仅一峡谷出口,乃世外桃源。交汇形成的冲积平原约1000亩,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综合开发;周边山林土质好,适宜林果综合开发;湖面开阔,适宜建设水上游乐设施和水面养殖综合开发。马祖湖地处西港镇马祖湖村和修口村,系西港镇、马坳镇和杭口镇中心,距横贯修水东西的交通动脉—柯垅线3公里,距黄庭坚故里—杭口双井10公里,根据《江西省修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马祖湖旅游区地处修水山水文化旅游核心地带。
五梅山系九岭山脉主峰,海拔1715米,是九江市和九岭山脉最高峰,被称为赣北第一峰,所在地毛竹山林场是江西省八大林场之一,至今仍有万余亩原始次生林,被称为赣西北最后一块原始森林。山体以花岗岩构成,较为著名的有镇山保安“铁甲将军殿”,千古流芳的“姑嫂桥”,神奇的“八仙下棋洞”、万人传颂的“寒婆坟”、银河落九天的“白布坑瀑布”、可望不可采的珍贵药材“吊兰”等。五梅山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以上,还生长着银杏、红豆杉等千年珍惜古木。民间打击乐“锣鼓十八翻”活跃在山下周边地区,是我们江西硕果仅存的一种民乐,属“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目前,五梅山正在
杨家坪国有林场位于修水县东南部,九岭山脉西麓,系我省八大林场之一。总面积11.5万亩,保留有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近万亩,最高峰1473.5米,大部分林地在海拔600-1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境内有木本植物700余种之多、草本800余种之多,蕨类植物60余种以上,合计为16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50种以上,国家一级和省一级保护的有三种,国家二级和省二、三级保护植物有40余种。林场进口处有宋末元初所建的仙姑塔遗址、神童太子坟、清帝乾隆天子地碑石、山顶十里野生黄花带、客家田围里、老革0据地矮子坑“修铜宜奉边临时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该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高低错落,再有千亩桃、梨辉映其间,春来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一幅世外桃源景象。景区于1995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奇石、果林、古木、溶洞为一体,有骆驼石、猴面石、比翼双飞等60多处各具特点的天然盆景式景点。
山背遗址位于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距县城63公里,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一种有段石锛和夹砂红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址。于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专家所说的山背文化遗址,是指在鄱阳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的总称。山背遗址主要分布于跑马岭、养鸭场、金鸡岭、长窝岭、风洞嘴、杨家坪、刺毛窝、荷树窝等8处丘陵山坡上,面积约6200平方米。山背文化遗址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聚焦之地,距今约五千年,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学样本。山背址文化
自双井到县城,这一段名为“十里秀水”。从双井乘船直下县城,两岸翠柳修竹、绿影扶疏、碧水一条、白鹭点点。入夜明月当空、波光粼粼,别有一番韵味。岸上形态各异的大形山石又留下夜合山、鸡鸣山、秋湖里、和“太师椅”、“桌子石”等景点,还衍生了许多与黄庭坚有关的民间传说。
黄庭坚墓坐落在双井村西南,墓茔坐北朝南.黄庭坚(1045—1105),北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崇宁四年(1105)9月客死在宜州(今广西宜山县)贬所,其墓是大观三年(1109)苏仙固、蒋纬护柩归葬双井祖茔之西,其墓宋代以来多次维修,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予以全面维修.修复后陵高1.93米,直径2076米.在召开黄庭坚960周年研讨会前,县政府又拨款对陵园进行了重修。陵园南面对着开阔的田野和远处的修河,南面大门楼上方有我国书法协会沈鹏同志的“山谷园”亲笔题词,左右两边题有“杭山拥翠碧水扬波
坐落在桃坪村的陈家大屋和全县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文峰古塔虽经百年风雨面貌依旧。陈家大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即公元1744年),坐落在山口镇桃坪村。共分四间分祠,即退隐分祠、文権分祠,载阳分祠,建阳分祠。其占地千亩,祠旁住宅相连,鳞次栉比,建筑宏伟,上中下三重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气派轩昂。山口镇:山口位于修水县的东南部、修铜两县交界处,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曾整编驻扎于此。面积173.8平方公里,人口20016人,下辖12个行政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山口人素来
胡椒树位于大余公路旁、余段村油榨老屋前,是吴氏先人从山西太原带回来的树种,它是余段境内三棵最古老的树之一,也是我县最古老的胡椒树,迄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胡椒树外形巨大而美观:树干直径达2.5米,得七、八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的主干从一米高处分为四个分枝,每个分枝直径均为1米左右,分支处形成一个-台,能容下上十人站立,分支向四周延伸,像一把张开的巨伞,覆盖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是路人歇脚、孩童嬉戏、老人乘凉的好地方,胡椒古树像一位时间老人,一动不动安详的站在那儿,目睹着余段人民一代代繁衍生息。
云岩禅寺始建于唐朝德宗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开山祖师昙晟是有名望的高僧。五代时期该寺毁于战乱,至宋代建立渐次修复,并与黄龙禅院等六座禅院并称修水六大禅院,明代嘉靖年间州同林春泽曾为云岩禅院题匾额“修江第一禅林”。
渣津是宗教圣地。早在晋代有吴猛和许逊(许真君),炼丹于黄龙山及龙安山,为民除害,追赶孽龙,留有许多故事传说。后来许真君被尊为净明忠孝道教派祖师,民间称为“忠孝神仙”、“西江砥柱”、“普天福主”。渣津老街修建有规模宏伟的万寿宫,历来香火旺盛。是历史上集宗教、经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兜率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是修水佛教传播最早的-道场。唐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为本县六大禅院之一,历代高僧辈出。僧墓、古迹众多,2002年释法照禅师主持投入巨资重建梵宇,其建筑规模、规格将建设成为江南著名寺院。2007年9月,由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授牌
黄龙山位于幕阜山脉中部、修水县西部,为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屏障。距三省省会城市均不足300公里。在建的阿深高速公路从山之西侧穿过。属山岳型自然及人文风景区。2005年景区被重新规划开发建设。黄龙山,自然风景秀丽,系幕阜山脉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丰、水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被誉为“江西的香格里拉”,同时其历史底蕴厚重,影响深远。黄龙山是几百万年前剧烈的地壳运动的产物,属褶皱断块山。黄龙山自古未遭人为破坏,至今一派原生态、纯自然的原始风光,自然景观大小难以胜数,黄庭坚、苏东坡等历代达人贤士题诗赋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章石刻,又为其增添了浓
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该县东津水库到修河出境处的修河干流、滩涂地、溪流、泉眼和周边部分山林地等,总面积有4342.4公顷。于2011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是江西五大水系之一修河的源头水源涵养区,对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生态安全,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等水鸟的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