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冠县联民玫瑰园、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秤钩湾会议遗址、山东省引卫灌溉进水闸、沙庄清真寺、东古城古井、张氏家族墓、冯氏家族墓、段氏家族墓、段辛庄马固庄子遗址、东马固村齐王庙遗址、斜店村古驿站遗址、草镇寺遗址、凤凰台遗址、冉子祠遗址、堂邑故城遗址、黄河故道遗址(田马园段)、冠县辛庄遗址、冠县西街清真寺、陈镛墓,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冠县联民-位于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东南庄村张甘路路西冠县联民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占地500亩,以现有种植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发展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业风貌相结合,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业园。主要依托在已经建设的-、牡丹园、林下经济建设、养殖区及古典农具展示区。
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位于全国最大的灵芝生产之乡—山东冠县店子镇,地处黄河故道冲积的鲁西平原,与260省道、309国道相连,临近邯济铁路、青兰高速,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条件良好,是一座集特色食用菌生产、生态农业示范、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健康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示范园。店子镇:店子乡地处冠县城北5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2万亩,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3.05万。独特的区位优势济馆高速公路、济邯铁路横穿东西,102省道纵贯南北,构成了交通黄金双十字架,通讯便利,电力充足,水源良好,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各类
秤钩湾会议遗址位于冠县东古城镇秤钩湾村,年代为193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秤钩湾会议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古城镇:东古城镇位于山东省最西部,与河北省馆陶县隔河相望,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辖84个行政村,人口7万。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106、306国道、008省道在该镇纵横交汇,交通便利。优质大蒜、名优特稀果品是该镇的农业特产。粉皮加工业、化工、铸造业是该镇的优势主导产业。大蒜种植在该镇有几十……东古城镇详细信息+
山东省引卫灌溉进水闸位于冠县斜店乡班庄村,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山东省引卫灌溉进水闸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班庄村:班庄村……班庄村详细信息++
沙庄清真寺位于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沙庄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10月,沙庄清真寺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泉街道:清泉街道地处冠县县城驻地,办事处于2010年10月由原冠城镇划分成立,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下辖41个行政村,辖区总人口8.2万人,耕地面积4.7万亩。200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原冠城镇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街道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街道……清泉街道详细信息++
东古城古井位于冠县东古城镇东古城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10月,东古城古井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古城镇:东古城镇位于山东省最西部,与河北省馆陶县隔河相望,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9.2万亩,辖84个行政村,人口7万。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106、306国道、008省道在该镇纵横交汇,交通便利。优质大蒜、名优特稀果品是该镇的农业特产。粉皮加工业、化工、铸造业是该镇的优势主导产业。大蒜种植在该镇有几十……东古城镇详细信息++
张氏家族墓位于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吉固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4年10月,张氏家族墓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崇文街道:崇文街道位于山东聊城冠县。下辖:371525002001122直隶村居委会371525002002122朱霍三里庄居委会371525002003122宋三里庄居委会371525002004122徐三里庄居委会371525002005122东堤固居委会371525002006220王孝村居委会37……崇文街道详细信息++
冯氏家族墓位于冠县桑阿镇务头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4年10月,冯氏家族墓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务头村:务头村……务头村详细信息++
段氏家族墓位于冠县万善乡段辛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2014年10月,段氏家族墓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段辛庄村:段辛庄村……段辛庄村详细信息++
段辛庄马固庄子遗址位于冠县万善乡段辛庄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段辛庄马固庄子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段辛庄村:段辛庄村……段辛庄村详细信息++
东马固村齐王庙遗址位于冠县万善乡东马固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东马固村齐王庙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马固村:东马固村……东马固村详细信息++
斜店村古驿站遗址位于冠县斜店乡斜店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斜店村古驿站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斜店乡:斜店乡现有3.4万人,5.4万亩耕地,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县(冠县、莘县、大名)交界处,京开公路、冠班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蔬菜生产是最大的优势主导产业。蔬菜大棚连方成片,数以万计,年产各类蔬菜2亿公斤,创产值1.8亿元。主要品种有黄瓜、八厘瓜、贵妃翠黄瓜、益都……斜店乡详细信息++
草镇寺遗址位于冠县辛集乡草镇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草镇寺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辛集镇:辛集乡位于冠县东部,距县城23公里。东邻东昌府区,京九公路贯穿全乡,全境南北长8.25公里,东西宽14.26公里,总面积82.07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耕地面积7.26万亩。辛集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为己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与时俱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辛集镇详细信息++
凤凰台遗址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张查村,年代为春秋—汉,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凤凰台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查村:张查村……张查村详细信息++
冉子祠遗址位于冠县万善乡王段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冉子祠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善乡:"万善乡位于冠县城北5公里,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29786人。冠北路、岳杨路从我乡穿过,交通便利。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冠县精神,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今天的万善乡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乡党委、政府先后被授予“县级先进……万善乡详细信息++
堂邑故城遗址位于冠县定远寨乡千户营村,年代为隋,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堂邑故城遗址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定远寨镇:定远寨乡位于冠县东部,辖38个行政村,3.2万人,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由省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现代化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建设风格独特新颖,小城镇中心广场2万平方米,50米宽的大街两旁,四季花红草绿。110千伏的变电站为辖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资源;329省道、京九公路在此交汇,济邯铁路、济聊馆高……定远寨镇详细信息++
黄河故道遗址(田马园段)位于冠县东古城镇田马园村,年代为周-东汉,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10月,黄河故道遗址(田马园段)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田马园村:田马园村……田马园村详细信息++
辛庄遗址位于冠县斜店乡。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东周。2013年,辛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斜店乡:斜店乡现有3.4万人,5.4万亩耕地,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县(冠县、莘县、大名)交界处,京开公路、冠班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蔬菜生产是最大的优势主导产业。蔬菜大棚连方成片,数以万计,年产各类蔬菜2亿公斤,创产值1.8亿元。主要品种有黄瓜、八厘瓜、贵妃翠黄瓜、益都……斜店乡详细信息++
冠县西街清真寺位于冠县冠城镇西街,该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后逐渐扩建,始为今日之规模,是聊城市境内清真寺中建筑较早、规模较宏伟的一座,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占地面积14亩。其中大殿30间,占地449平方米;南北讲堂、东对厅、水房、门楼等共28间,占地643平方米,院墙周长314米。整个建筑造型完整,错落有致,色调清新,庄严肃穆。清真寺大门内有一座高大的影壁墙。两侧为透花矮墙和角门,门楼匾额一块,上书“开天古教”。北讲堂正对大门是过厅,两柱上书有:“终朝梦寐何朝醒,逐日奔忙哪日闲”的对联。大殿古棚下北头有石碑1
陈镛墓位于冠县史庄乡洼陈村,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冢封土高约7米,周径20余米。林木森森、幽静深寂。陈镛(1344-1428),明代地方官员。曾随朱元璋参加了义军,后留守东昌府任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守御东昌,在任共12年,多有建树。明洪武二年,东昌守卫指挥事陈镛为了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由他主持将宋熙宁三年所建土城,改建为砖城。其后,为“窥敌望远”,他又主持以修城所余砖石木料,于城中央建楼一座,洪武七年(1374)完成,取名“余木楼”,俗称古楼、鼓楼,后定名光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