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三苏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纪念馆、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纪念馆、薄姬冢、纪信冢、冢头大王庙、刘楼观音寺、张店村传统民居、窦堂孝子坊、中共河南区第六地委六专署六军分区旧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居、郏县狮王寺、太仆遗址、姑嫂寺、信义医院旧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郏县山陕会馆、临沣寨、三苏祠和墓、郏县文庙,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三苏园文物景区,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三苏指苏轼、苏辙兄弟及其父亲苏洵三人。三苏坟背依嵩岳余脉莲花山,面对汝水旷川,黄帝钧天台在其前,左右两小岭逶迤而下,宛若峨眉,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坟院四周有墙垣,南垣正中开门,古朴典雅,门两边所蹲石狮森严威风。陵门内矗立一座高约两丈、宽丈余的石坊。左右坊柱上镌刻着苏轼狱中示子由的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坊后是飨堂三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纪念馆位于郏县广阔天地乡广阔大道北侧,占地3100平方米,建于2001年,2002年8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广阔天地乡过去叫大李庄乡,后来因为有了毛主席的批示才改为广阔天地乡(公社)。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知青运动,全国先后有1800万知青投身于这股洪流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当年,广大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这里成了他们向往的地方。该乡为了铭记这段历史,2001年在距郏县县城西南3公里处兴建了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知青园,2002年10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知青园内的景点有毛
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纪念馆位于郏县安良镇北部边缘,与钧瓷之都——神垕镇毗邻,是中原地区的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域内野花林果繁茂,多有窑洞石屋,环境幽僻,自然风光秀美,民风醇厚朴实,更有白云寨、灵泉寺和凤翅山洞点缀左右。山灵水秀自古有之,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在此屯兵牧马。千年之后,王树声、戴季英、皮定均、徐子荣、张才千、刘昌毅等一代伟人,曾居守这里,决胜千里,抗击日寇,谱写了壮烈的八路军豫西抗日斗争史。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旧址原有院落3个,房屋23间,窑洞11孔,炮楼3座,暗堡1处,地道数百米。南院驻扎禹郏县独立团,前院设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后
薄姬冢也即薄姬墓,在冢头镇北隅穿镇而过的蓝河之滨。墓高约11米,占地1080平方米。1957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郏县志》记载:“汉薄后,郏人。”她原是秦时魏王豹的家眷,公元前204年,纪信生擒魏王豹后,薄姬进入刘邦王宫,做了一名织女,后又擢升为宫娥,进而得到刘邦的宠爱,生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即位后,薄姬成为皇太后。冢头镇:冢头镇位于郏县县城东北13公里处,北临禹州市,东接襄城县,金孟线公路和前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和中部为黄阜岗,西南部为平原,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全镇辖35个行
纪信冢在蓝河之滨,还葬着代君而死的汉朝大将纪信。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4年,在楚汉战争中,纪信为掩护刘邦荥阳脱险,假扮刘邦,被项羽火焚。纪信被烧死后,埋葬在荥阳城西孝义堡。荥阳至今还保存有完整的纪信将军墓。如今,在蓝水河畔的柿园村,还能听到关于古战场的许多故事。由于纪信是代主而死,因此受到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极力推崇。纪信死后,被刘邦追谥为“忠右”(后世人称忠烈侯),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纪信冢也即纪信墓,位于冢头镇纪北村,南临许洛古道,北靠黄阜岗,冢高12米,南北、东西各21米,周长65米,占
冢头大王庙位于冢头镇南街村。年代为清。冢头大王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庙位于南寨门外蓝河北岸,明陕、山二省商贾为-之便捐资创建此庙。东西各有高大山门,两山门相夹为庙内两层高的古戏楼。正面左右各有抱厦三间,东西各有六间厢房。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所有枋木上和两边立柱上都精刻人物花鸟,盘龙麒麟。大殿彩色壁画已有300多年历史,画笔细腻传神,人物飘逸,色彩丰满,至今清晰完好。冢头镇:冢头镇位于郏县县城东北13公里处,北临禹州市,东接襄城县,金孟线公路和前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和中部为黄阜岗,西南部为平
刘楼观音寺位于郏县长桥镇刘楼村。年代为刘楼观音寺。刘楼观音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李渡口村:李渡口村……李渡口村详细信息++
张店村传统民居位于郏县李口镇张店村。年代为清。张店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李口乡张店村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西汉大业,功成退隐,被尊为“谋圣”。汉代就建有张良庙,又称留侯祠。其后裔一支明初寻根问祖,迁返故里,建房筑寨。至今,仍保留有提督府、西官宅等明清建筑。李口镇:郏县辖乡。1958年建李口公社,1985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6万。平(顶山)郏(县)公路穿境。辖李口西南、李口东南、李口西北、李口东北、张店西、张店南、郭楼、寺杨、昝庄
窦堂孝子坊位于郏县长桥镇窦堂村。年代为清。窦堂孝子坊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长桥镇:地处中原腹地的长桥镇位于平顶山市北部,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距郏县县城10公里,是郏县的农业大镇之一。全镇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9万亩耕地,5.1万口人。长桥镇交通通讯便利。洛(阳)-界(首)公路、前(凌堂)-石(台村)公路两条省、县道横穿东西,郑(州)-南(阳)公路西线沿境西北而过,东距平禹铁路6公里,距107国道公路14公里。2……长桥镇详细信息++
中共河南区第六地委六专署六军分区旧址位于郏县安良镇曹沟村。年代为1945年。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旧址原有院落3个,房屋23间,窑洞11孔,炮楼3座,暗堡1处,地道数百米。南院驻扎禹郏县独立团,前院设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后院为六专区党政军机关办公地,设司令部、政治部、区专署等机构。院内房舍大多为清末建筑,保存尚好。2015年9月1日,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被授予“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1月,作为中共河南区第六地委六专署六军分区旧址被核准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安良镇:郏县辖镇。1958年建安良公社,1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居位于郏县广阔天地乡吴堂村、邱庄村、杨庄村。年代为1968—1982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狮王寺东临蓝河,北靠三峰山南麓。2006年,狮王寺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当时的寿圣寺闻名遐迩,其辉煌达到何种地步现已难考证。据载,寿圣寺南北长97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6300多平方米。唐代由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原因,寿圣寺屡屡遭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玄烨出巡路经寿圣寺西侧的官道,是时,已是夕阳触山,而且众人饥渴难耐,见偌大一座寺院,便敲门入寺,求住持给予方便,并借宿寺中。之初,康熙并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住持见来人气宇轩昂,睿智超人,便热情接待,并命寺僧为客人洗尘敬茶,尔后安
太仆遗址位于郏县城西北太仆寨。面积约6万平方米,包括太仆寨全部及其四邻。遗址灰层内含丰富,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和龙山文化以至商周文化,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陶器有:鼎、罐、甗、陶纺轮。陶质为:红陶、灰陶、夹砂陶、蛋壳陶。石器有石凿、石镰、石斧。纹饰有绳纹、网纹。另外还出土有兽骨、鹿角、蚌壳等。出土的器物还有铜鼎、罍、方壶、镞、车马饰、玉壁等190余件。器物造型精美,且多有铭文。经考古学家唐兰鉴定为西周末期郑器。遗址的东北部灰层中,还残存着两处石灰层。石灰层厚2~10厘米不等,长10余米。它为研究我国使用石灰的时间
姑嫂寺在郏县茨芭乡的西部,距县城26公里,西与汝州市接壤。据郏县地名志记载:“相传,刘秀之妻与胞妹在此歇息,后刘秀称帝,人们在此修一寺,取名‘姑嫂寺’。”此寺所在村庄即叫姑嫂寺村。2008年6月,姑嫂寺与我市的柏国故城、古城遗址、父城遗址等共9处遗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义医院旧址时代:1935年地址:郏县西大街县人民医院内许昌市中心医院的前身是中华基督教信义豫中总会于1912年创办的“许昌信义医院”,已有百年建院历史。许昌信义医院原名福因堂医院,1912年始建于临汝,是中华基督教信义会豫中总会在河南较早建立的一所教会医院。1913年,其迁至许昌现址。1921年,美级瑞典人孔雅德任院长时更名为许昌信义医院。1948年,许昌第二次解放后由人民解放军接管,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办,后更名为许昌专区人民医院(简称许昌专医院)。1959年,原许昌信义医院部分建筑画归许昌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教会医院出现在鸦片战
广阔天地知青园景区范围6平方公里,于2001年12月动工兴建,目前已建设和修复的景点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广阔天地博物馆、毛主席手迹碑、知青之家、知青旧居、知青桥、知青井、知青坝、知青游乐园等景点。门票门票16人民币景点位置平顶山市郏县广阔天地乡吴堂村
郏县山陕会馆位于西关大街,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名山陕庙,也有人称其为关帝庙。会馆坐北朝南,大门两旁站立一对高大石狮。迎门是一座照壁,馆内有前后殿、戏楼、钟鼓楼等建筑。进门是三间面北戏楼,戏楼建于会馆的山门之上,台下为出入会馆的通道,歇山式台顶,这里可容纳3000多人同场看戏,是会馆最热闹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戏班都来这里演出,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节更要演戏娱神。全国很多地方的戏班都在这里演出过,对于众多-商人来说,也许千里行商的乡愁,只能在聆听家乡戏中得到安慰。戏楼檐下是精美的木雕,花卉、禽鸟、人物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该镇地质资源丰富。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曾列
三苏祠和墓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特别是号称全能大家的苏轼,道德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座下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铬”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葬于许昌。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瘗诸两公冢之间”。自此始称“三苏坟”。三苏坟由三苏陵园、广庆寺、三苏祠组成。三苏陵园,总面积14800平方米,坐北向南。步入神道,古柏相
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郏县城内东南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是郏县的学宫,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孔子后裔的一支,唐代迁到郏县,被称为郏县派。郏县派是四十三代中兴祖以前的孔氏大家族十大支派之一,后来又有十大支派的鲁山派、宁陵派部分族人迁至郏县,成为地方望族。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资创建孔氏家庙--孔庙,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竣工。北宋末年部分建筑和设施毁于战火。金泰和六年(1206)县令奉旨在孔庙旧址修建官方文庙。明清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