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淮河博物馆、淮滨县东西湖、蒋国故城、沙冢遗址、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期思台地遗址、高台庙遗址、淮滨县半岗遗址、期思古城、黄土城遗址、莲台寺遗址、饮水寺遗址、大冢子遗址、朱冢遗址、古丘顶遗址、立城遗址,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淮河博物馆
淮河博物馆

淮河博物馆建于淮滨县城东湖风景区内的东山岛上,建设用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由博物馆主体楼、碑林、三贤阁、过岛路桥和具有春秋战国时期风格的图腾柱等附属建筑组成。延伸阅读:·中国国家三级博物馆


淮滨县东西湖
淮滨县东西湖

近年来,淮滨县充分抓住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城市建设中巧用“五力”,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元,完成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0多项,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借助外力,加快城市发展速度。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县外资金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豫皖交界处最大的豫东南商贸城。挖掘地力,盘活城市土地资产。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需征用国有土地进行建设的,除法律规定采用行政划拨方式外,一律按市场化方式有偿出让土地。出让资金全部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潜力,经营城市存量资产。通过拍卖市政设


蒋国故城
蒋国故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国故城,源于淮滨县期思镇,是以国为氏的。蒋姓的起源十分单一和纯正,俗称“天下无二蒋”。蒋姓人的血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周灭商后,不久,武王病死,子成王诵继位。成王年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在周初实行的周朝贵族大分封中,属于周公诸子的有6国,其中周公姬旦的第三子伯龄-于蒋,建立蒋国,成为蒋姓的得姓始祖。今天绝大多数蒋姓人都是伯龄的后裔。周王朝统治者分封姬姓蒋国于淮水上游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东夷各部族的控制,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蒋国并没有发展起来,反而被强大的楚国所灭。传说在伯龄于蒋地建立蒋国时,曾有鹤发长者入曰:“侯可为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沙冢遗址
沙冢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冢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麻里乡肖营村肖南村民组,一条小河沟自西向东环绕遗址北端,遗址座落在一个宽阔的冲积平原上,隔淮河支流洪河与驻马店地区蔡县境相望。遗址为台地呈扁长莆,北宽南窄,南北长80米,东西平均宽2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约5米。当地群众因其台地土松如沙,平地兀起故名“沙冢”。遗址土质呈灰土,极为疏松。其内涵丰富,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房基柱洞、灰坑、墓葬等。出土的遗物有:石斧、锛、镰、镞、锥、骨镟、骨锥、骨针及大量的蚌壳、鹿角、兽骨等。陶器多为夹砂灰陶、黑陶为主,红陶次之。器型有:鼎、鬲、、罐、盘、豆、杯、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属湿地生态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400公顷,其中核心区2000公顷,试验区400公顷。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地理座标为北纬32°15′—32°38′,东经115°10′—115°35′,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降水丰富,年平均温度为15.3℃,无霜期年均224天,降水量年均936.8毫米,年日照均为2124.4小时,日照率为48%,年均风速为3.1米/秒。该区位于淮河上游,正处在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期思台地遗址
期思台地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期思台地遗址,位于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的期思镇期思村西北。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台地,东临死河,南部紧靠期思古城。台地南高北低,东、西、北三面为陡坡,地势高耸。南北长240米,东西平均宽72米,高出地面4—6米,文化层厚约4米。遗址地面遗物较为丰富,近年来已采集有:石斧、石锛、石镰、石凿、石镞;陶鼎、陶鬲、陶拍、陶球、陶网坠、黑陶杯以及蛋壳黑陶残片等遗物。从遗地排水沟内暴露出的陶片来看,上层多为磨光黑陶,下层则以红陶为主。陶器纹饰多为蓝纹、绳纹、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高台庙遗址
高台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台庙遗址,位于县城西北防胡镇冯庄村黎庄东100米处。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灰土堆积,中部隆起,高出地面2—5米,范围东西长100米,南北宽98米,文化层厚约3米。一小港沟环绕遗址四周。遗址地面已发现和采集的遗物有:磨制石斧、石锛及较多的夹砂陶片、鹿角、蚌壳等物。陶片多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鼎、鬲、钵、罐等。纹饰有蓝纹、绳纹、附加堆纹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尚好。高台庙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淮滨县半岗遗址
淮滨县半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岗遗址,位于县城南王店乡半岗村,夹沟坝北50米。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高台地,北部紧靠半岗水库,地势南高北低,范围东西长184米,南北宽162米,高出地面2—4米。从断面看文化层厚约3米,土质呈褐黄色,在遗址的东南部发现有红烧土层。在地面已采集的遗物有:石斧、石刀、石镰及残陶片。陶片多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鼎、鬲、罐、钵、碗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尚好。半岗遗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期思古城
期思古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淮滨县城东南三十华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信阳市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北靠小死河,小河由北向南至古城下折向东去,古城以北,死河以西为岗地,死河以东为湾地。古城以南约为四华里的小片岗地,南下至白露河为十里草湾。期思古城便座落在东、南、北三面湾地包围的一片岗地上。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400-500米,城除北面紧靠死古河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墙址痕迹外,其余三面墙址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黄土城遗址
黄土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土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淮滨黄土城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马集镇李围孜村金店孜庄。于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面积较大,为黄土台地,当地俗称黄土城。遗址为长方形台地,高出地面1.5-4米,文化层厚度约3米。范围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总面积约10万方米。遗址地势东南部较高,西北部成城状,一条小港沟紧靠遗址台地南部边缘穿过。地面遗物较多集中在台地的东南部,已采集的遗物有磨制石斧、石锛、石镞。陶器多为残片,以泥质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器型多有鼎、钵、盘、罐、杯、豆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刻划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属一处新石器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莲台寺遗址
莲台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台寺遗址,位于县城西5公里处的淮--信公路南侧,地属台头乡台头村。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台地高3米,西部紧靠水渠。范围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文化层厚约2.5米。土质呈灰色,较为疏松,地面遗物较多,已发现的遗物有磨制石斧、石锛、残骨针和残陶片,以及较多的蚌壳,兽骨等物。陶片多泥质夹砂灰陶和黑陶,器型可分陶鼎、鬲、钵、高领罐、杯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9年本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尚好。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饮水寺遗址
饮水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饮水寺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淮滨县张庄乡八里村八里村:八里村位于张庄西南部,距张庄乡政府四公里,地势半丘陵,季风气候明显,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有14个自然村民组,总户数510户2166人,劳动力1434人,其中外出务工815人,常年工348人.……八里村详细信息++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大冢子遗址
大冢子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冢子遗址,位于县城西马集镇,徐楼村,李庄队。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台地,灰土堆积,中部隆起,高1-3米。范围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地势北高南低,西部边沿紧靠一港沟,从断面看文化层厚2.50米。地面遗址较多,已发现和采集到遗物有:石斧、石锛、石镰、穿孔石刀和较多的残陶片及各种类型的陶鼎足。陶片多以泥质夹砂灰陶为主,器型可分为陶鼎、鬲、钵、罐、豆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9年县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良好。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淮滨县马集镇徐楼村徐楼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朱冢遗址
朱冢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冢遗址,位于县城西北双楼村朱双楼队东北80米处。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为台地,灰土堆积。南部紧靠一水渠,遗址势北高南低,中部微隆起,台地高1-3米,范围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17米。从遗址西部断面看文化层厚约2.50米。遗址地面土质疏松,遗物丰富,已发现和采集的遗物有:石斧、锛、残石器及鹿角、兽骨和较多的陶器残片。陶片多以泥质夹砂灰陶为主,器型可分陶鼎、鬲、罐、钵、碗等。纹饰有蓝纹、绳纹、素面纹、附加堆纹等,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现保护良好。时代:新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古丘顶遗址
古丘顶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丘顶遗址,位于县城北15公里的固城乡楚寨村老营村民组。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台地,高1-2米,地势南高北低,范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30米,文化层厚约1.5米。土质呈黄褐土和少量的红烧土。在遗址面已发现和采集到的遗物有:石斧、锛、石镞和较多的残陶片。陶片多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陶鼎、鬲、钵、碗、罐、豆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该遗址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良好。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淮滨县固城乡楚寨村楚寨村:楚寨村位于固城乡东南部2公里处,东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立城遗址
立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立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北王家岗乡新村北100米处,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呈南北较规则的长方形高大台地,高出地面5-7米,地势南高北低,范围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10米,文化层厚约4米.遗址土质除少量的红烧土,较大面积为黄褐土和灰黑土.在遗址面已发现和采集的遗物多为残陶片,陶片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鼎、鬲、钵、罐、小纺轮等。纹饰有蓝纹、绳纹、素面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现保护良好。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淮滨县王家岗乡立城村王家岗乡:百里水乡千帆竞楚相故里展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