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驻马店铜山湖、铜山风景名胜区、百口井遗址、泌阳县楚长城遗址、“观泌水”碑、宋家场水库、泌阳秦墓、泌阳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泌阳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泌阳义和寨、上冯明代民居、泌阳三山民居、泌阳凌云寺、下元寺、张庄遗址、泌阳楚长城、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五龙顶石刻、泌阳蒋庄遗址、“风婆婆”摩崖石刻,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铜山风景名胜区分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部分,总面积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景区融汇山峦、湖水、岛屿、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圣地”构成了完整的风景名胜体系。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它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传至今。自东汉以业,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了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一天桥”、“二古庙”、“三宫
铜山风景名胜区分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部分,总面积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整个景区融汇聚集了山峦、湖水、岛、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的精粹,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圣地”构成了完整的风景名胜体系。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它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传至今。自东汉以业,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了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一天桥”、“二
百口井遗址位于泌阳县春水镇和庄村。年代为战国。2016年1月22日百口井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和庄村:和庄村……和庄村详细信息++
泌阳县楚长城遗址位于泌阳县象河乡、春水镇、付庄乡、下碑寺乡、王店乡、铜山乡、高邑乡、马谷田镇。年代为战国。泌阳县楚长城遗址是河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观泌水”碑位于泌阳县城南泌水河畔,清咸丰二年六月立。碑文记述事件为,当时的邑令偕友踏青于泌水河北岸,观其洋洋西流,甚贻,得诗一首示于同人。旬日后,邑人勒石以记之:“曾探东源大湖山,一水西流郭外环;莫识栖迟门以下,如居廉让水之间;新蒿桃涨添三尺,小艇瓜皮达几湾;吾切由饥思可乐,洋洋何处不心宽。”樊金凤摄
宋家场水库位于泌阳县城东南16公里处宋家场村附近,1969年建成蓄水,总库容1.28亿立方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宋家场水库不仅以其防洪、灌溉、城镇供水、鱼肥水好被称颂,更以风姿绰约的自然景色和优美的神话传说而闻名,是豫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水利明珠。2004年6月,宋家场水库被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樊金凤摄
一九七八年冬,泌阳地方铁路施工中,在县城东北一点五公里处的关庄北岗,发掘清理了四座墓葬,出土了很多文物。据省博物馆和地县文化部门分析鉴定,认为是秦代墓葬。这四座墓葬一座保存较好,三座均遭破坏。保存较好的一座,尸骨皆无残留,根据出土的漆园盒和圈足内烙印文字“‖(二)小妃”三字判断,可能是座夫妻合葬墓。这座葬墓共出土随葬器物四十二件。其中铜器二十件,包括壁盘二件,壶二件,蒜头壶三件,园奁一件,勺二件,漆器十七件,这些漆器全是木胎,造型精巧美观,敦厚坚实,而且大都有彩绘,刻写有文字符号。玉器五件,包括壁四件,带钩一件;带钩系白玉、璃形,钩头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泌阳县境内,总面积1996公顷,是铜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之一,是汉水流域的泌阳河和淮河流域的汝河的分水岭,是“一山源二水,流向分东西”的自然写实。公园位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受江淮流域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河南省的“植物标本库”。公园辖铜山湖森林公园、岩生植物园、义和寨三个景区,集山、石、林、水、人文景观与一体,兼具北方风貌和江南风情,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园区。地址: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湖路东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20元
河南泌阳铜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以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为邻,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唯一获批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1214.5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1028.5公顷,湿地率84.7%。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是人们返璞归真,生态科教的理想之地。
义和寨位于泌阳县马谷田镇东南7公里的下河村,海拔602米,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高大山寨,寨墙现存8公里,围墙宽处2米,蜿蜒在山顶四周,因晚清时期义和团曾在此招兵买马、安营扎寨、抗击八国联军而得名,古炮台、旗杆石等遗迹尚存。樊金凤摄
上冯民居位于泌阳县羊册镇上冯村,建于明代,砖、木、土坯结构,走廊宽一米,青瓦覆顶,脊饰、墀头、柱基雕刻有花卉、莲蓬、鸟兽等图案,是中原民居风格的集中体现,也反映出了豫南地区的建筑个性。樊金凤摄
三山民居泌阳三山民居位于泌阳县官庄镇前寨村三山自然村,建于清代,砖木结构,青砖、灰瓦、木窗、木门、木梁,正面左右两上角分别刻有福、寿二字,脊饰、墀头均由鸟兽、花卉等砖雕装饰,工艺繁缛独特。204樊金凤摄
凌云寺(又名华山奶奶庙)位于泌阳县羊册镇北的华山顶上,上有砖塔一座,石碑数通,是为纪念一贤德女子所建。相传西汉武帝时期,华山脚下有一村庄,由于村民们每到农忙季节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致使村旁的华山水库经常发生淹亡事故。华山奶奶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主动下山到村中的一棵大树下,围绕大树划一个大圆圈,每天都带领整个村庄的孩子在里面玩耍,解除了乡亲们的后顾之忧。后来人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就在华山顶上修建庙宇来纪念华山奶奶。樊金凤摄
下元寺位于泌阳县铜山风景区,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三面悬崖,溪水环绕,竹林仄径,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次第而上,滴水崖天然洞窟常年滴水,成为下元寺独特的景观。寺名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一诚法师题写。202樊金凤摄
张庄遗址位于泌阳县赊湾乡王闫村委张庄南。西邻高庄,南距边庄200米,北距张庄100米,东为一条南北向的公路。遗址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60米,中部略高,南部及西部为一蜿蜒的小溪,遗址中部有东西村村通公路直达高庄,南北有横向小土路连接张庄与边庄,遗址总面积347200平方米。在遗址表面,有大量的陶片,陶色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另有少量褐陶、黄陶、黑陶。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手捏纹次之,有个别镂孔。陶器绝大部分轮制,个别手制,陶制一般夹沙夹蚌,部分陶器外有白色陶衣;可辨器类有鼎、罐、碗、壶、盘等。石器有石铲等。在遗址东部有一红烧土区,推
泌阳楚长城大体呈南北走向,位于整个楚长城东段,也是修筑最早的一段长城。线路自方城县入境,绵延黄山口、象河、春水、下碑寺、付庄、铜山、马古田、盘古数乡镇。主线全长67公里,两条复线分别长30多公里,多在山区修筑,垒石为固,列城(俗称寨)满布。据《鄂君启金车节》记载及相关专家考证,其中象河(古称象禾)段应为当时楚国北进东出之通道,为天下九塞之一的“方城塞”,地位重于南阳方城的独树口,为楚长城正关。泌阳楚长城因多在山区,保存较好,其历史地位亦较高。史载:公元前301年,秦、齐、魏、韩四国共伐楚,“夹讹而军”,此役称“垂沙之战”,攻陷方成塞(
鄂豫边革命纪念馆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驻地。以此为中心开辟的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又称桐柏山革命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市十五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1935年8月,张星江、王国华、张旺午,在唐河毕店商定,将豫南、鄂北两地党组织合并成成立鄂豫边省委。张星江任书记,王国华任宣传部长,仝中玉任组织部长。接着,在泌阳王店南部张楼村高粱地召开会议,决定在确、泌、桐、信四县结合部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桐柏山去革命根据地,以配合南方各游击区的斗争。省委机关主要设于王店乡张楼、铜山邓庄铺、焦竹园。之后,省委派人三上北方
五龙顶石刻位于泌阳县黄山口乡五龙庙遗址内,在一块巨石上有雕像6尊。这些雕像神态安祥、栩栩如生,具有明显的隋唐风格。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处于我国北方佛教与南方佛教的交会处,对研究我国南北方佛教发展中的异同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樊金凤摄
蒋庄遗址属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泌阳县城北20公里的官庄街东南3公里蒋庄村西,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呈不规则的椭圆形缓坡状,中间凸起,中部最高处文化层厚4.7米。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面积36000平方米。根据遗址断壁地层叠压关系和包含遗物不同,可分为上下二层,下层陶器中,以夹砂泥质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制法以手工为主,器物有陶仿轮、高领壶、圈足盘等;上层陶器中以灰陶为主,制法以轮制为主,器物有圈足盘、陶拍、陶仿轮、鼎腿等。另有石斧、石凿、石刀、石镞和骨器等器物出土。从下层陶器制形和纹饰看,属于曲家岭文化类型,上层
泌阳县象河乡槐树李村西山南坡一块巨大的岩石下有一石窟,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风婆婆洞”。此洞高约2米、宽约1.5米、深约1.2米,洞内雕有佛像3尊,中间莲花座上端坐的“风婆婆”神态安祥,左右两侍者毕恭毕敬。“风婆婆”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风的神,春天,“风婆婆”教燕子唱歌,唱着唱着,柳条就绿了;夏天,“风婆婆”带着乌云散步,走着走着,就下雨了;秋天,“风婆婆”变了个魔术,变着变着,枫叶就红了;冬天,“风婆婆”送来了贺卡,送啊送啊,飘来了很多美丽的雪花!使得风调雨顺,给人们带来了富足祥和的快乐生活。樊金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