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朝阳岩、柳子庙、富家桥异蛇村、永州武庙、永州恩院风荷、潇湘夜雨、《永州八记》遗迹、拙岩摩崖石刻、大皮口村古建筑群、永州古城门、城墙遗址、刘疆墓、泉陵侯家族墓、杉木桥胡家大院、许家桥将军府、绿天庵、永州高山寺、蒋家大院、黄田铺石棚、零陵文庙、王德榜墓,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朝阳岩
朝阳岩

朝阳岩位于永州市芝山区潇水西岸。因其山光水色,风景秀丽,古有“朝阳旭日”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唐太宗永泰元年(765),时道州刺史著名诗人元结诣都计兵途经永州,系舟岩下,爱其山水佳胜,以其岩口东向取名“朝阳”并为之作《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从此流芳千古,名传万世。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搜奇揽胜,常到此游赏并题有《渔翁》《江雪》等诗。洞内历代文人诗赋题刻众多,-元结、柳宗元,宋代苏轼、周敦颐、张浚、明人徐霞客,清朝何绍基等都留有诗刻。“朝阳洞”三字为宋人张子谅所题。朝阳岩位于永州朝阳岩公园内,潇水西岸,山光水色、风景秀丽,古木青郁浓荫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柳子庙
柳子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子庙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祠庙建筑。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又因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因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改革失败后贬谪永州十年。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天说》、《天对》、《三戒》、《江雪》等千古名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也是历史上对永州影响最大的客籍名人之一。柳子庙又名“柳子厚祠堂”、“柳司马先生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富家桥异蛇村
富家桥异蛇村

以唐代文豪柳宗元《捕蛇者说》开篇第一句“永州之野产异蛇”而取名的“异蛇村”,位于永州市芝山区富家桥镇,它东临潇水河畔,南接双牌,西靠南岭山脉之羊毛岭,北至永州市区15公里,207国道从村中经过,该村创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120亩,建有标准化养殖场40亩,野生甲鱼(中华鳖)30亩,建成年产200吨异蛇酒生产线。利用传统秘方和现代酿造技术相结合酿制的“银环牌”永州异蛇酒,酒质上乘,功效独特,具有益气活血,祛风除湿,滋补阴阳,强身健体,增强人体免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多次被评为国家级金奖,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产量畅销全国十多个省、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永州武庙
永州武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州武庙时代为明。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区东山乡。武庙建筑雄伟古朴,两根大龙柱鳞爪飞扬,堪称国宝。庙原系明代建立的“蜀汉前将军壮缪侯祠”,以祭祀关羽,清初毁于兵火,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修,题“关帝庙”,清雍正三年(1725)加春秋祭,始称武庙,乾隆、嘉庆重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1884)修建。武庙原来规模较大,现存正殿,殿前有抱厦、五龙丹墀等。正殿,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高台围栏式,面阔5间进深3间,红墙青瓦,脊中竖宝葫芦,两端置吻兽,其余檐角置鱼形吻。两山置博风板和悬鱼。殿前设6柱单檐歇山抱厦,抱厦后脊延伸,与大殿重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永州恩院风荷
永州恩院风荷

在今永州三中校园内,唐朝刺史李衢曾修建了一个芙蓉馆。宋朝范纯仁范仲淹次子)谪居永州时,常在这里游览,其后在战乱中被烧毁。清康熙甲子年(1774年,总兵广宁卢崇耀重建,以祭祀范宣公(范纯仁)。佛殿前有一口池,叫碧云池,池呈“中”字形,水清如镜,架石为桥,中一方磴,磴上有亭(已废)。池内种荷,亭亭玉立。夏日,荷花盛放,香气扑鼻,令人欲醉。月夜,游人坐桥墩上,凭栏欣赏,古松掩映,风摇荷影,幽雅宜人。因碧云池对面有报恩院(又称恩范堂),故有“恩院风荷”或“恩范风荷”之称。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永州城东湘水在永州境内与潇水汇合以后,称为潇湘。雨落潇湘的夜景,是旧时文人藉以寄情的著名景观。“涔涔湘江树,荒荒楚天路。稳系渡头船,莫教流下去。”(元揭傒斯)凄凉而无助的心境,就像夜雨本自一样哀婉缠绵,千百年来,人们所钟情的不知是山河的夜雨还是心灵的夜雨-?


《永州八记》遗迹
《永州八记》遗迹

《永州八记》遗迹《永州八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写下的8篇山水游记。8篇游记寄情永州山水,文简意赅,画面奇丽,各自贯通,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诵。《永州八记》中所写的自然景物,虽年代久远,历经沧桑,但多数遗迹犹存。西山《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景物,位于潇水西岸,即今芝山区河西娘子岭一带长亘数里的起伏山丘。文中“穷山之高而上”的山,指今市水厂所在的山头。钴鉧潭《钴鉧潭记》中的景物,指潇水支流愚溪的一段河面,位于芝山区河西柳子庙右侧。古称熨斗为钴鉧。由于此段河面形似钴鉧,故名。前人在岸石上刻有“钴鉧潭”三字。潭北面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拙岩摩崖石刻
拙岩摩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岩摩崖石刻位于永州市零陵区石山脚乡,年代为明至清。2019年,拙岩摩崖石刻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大皮口村古建筑群
大皮口村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距零陵城区100里的零陵区水口山镇有一个神奇美丽的村庄。这个村庄叫大皮口村。大皮口村位于衡山南端,潇水之西,背依柴君山,西临梅溪河,这个村群山环抱,流水潺潺,百鸟鸣翠,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如上天遗留人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大皮口村不但风景秀美,蕴藏着神奇的传说,而且这个村历史悠久,保持着明清大型古建筑群,如今村里150多座古建筑,鳌头高耸,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特色鲜明。这150座古建筑中,其中明代年间建造的50多座,清代建造的90多座。另外,还有40多座四合院落青砖灰瓦,泥绘彩塑,山水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院内门窗和廊枋上清晰可见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永州古城门、城墙遗址
永州古城门、城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记载,零陵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时为泉陵侯城,后为泉陵县邑。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为零陵郡城。唐代建子城,城厢格局形成。宋嘉定间,刺史赵善谧增修里城,绍兴、开庆、景定年间三次修葺,筑砖质城墙,增两廓。明洪武六年(1373年),拓建砖石城,城厢周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余,阔一丈四尺五寸,雉堞2942个,城门七:东、南、西、北及太平、永安、潇湘,增建镇永、望江、德胜、五间四座城楼。古城历2139年,至今格局清晰。从零陵大西门城门外向右,有一条僻静小街,其街长不过150余米,宽不过3~4米之间。那青色的石板路、周边斑驳的老墙,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刘疆墓
刘疆墓

刘疆墓西汉中期墓葬。位于永州市零陵区鹞子岭。1984年发掘。残存封土堆。墓口长8.9米,宽6.9米,深4.5米,墓室内积炭。从器物分布和棺椁部分痕迹分析,墓室分为前室、中部棺椁和左、右藏室几部分。前室出土有铜钟、铜灯、陶熏炉和大量漆皮等,推测为陈设案几杯盘之类的祭奠区。中部棺椁区置有铁剑、铜钟、铜镜、带钩、铜碗、铜足漆奁等,棺0-土有铜剑、铜刀、铜镜、玉璧、玉塞等。藏室即外藏椁,左藏室出土以硬质陶壶居多,次为盒、陶罐。右藏室器物有铜壶、-机、彩绘陶礼器鼎、钫、盒、壶及五铢钱等。该墓全部出土器物共185件,其中48件软陶全都上有黑衣,用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泉陵侯家族墓
泉陵侯家族墓

泉陵侯家族墓西汉墓葬群。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北部鹞子岭。1992年冬和1995年秋冬相继发掘了封土堆连在一起的两座大型汉墓,编号为鹞子岭1号墓和2号墓。均为土坑竖穴木椁墓葬,斜坡墓道,墓道朝西。封土堆在烧砖取土时已被挖去。1号墓墓坑上口长18.2米,宽18.3米,深14.3米。因早年被盗,外椁顶板因风化腐朽而坍塌,内椁及二层棺木也被压垮移位,但结构可以复原。外椁三层,总厚近1米(底、盖均三层)。三层椁紧贴,椁四周壁板的排列是非常见的横板侧面紧筑排列方式,而由竖立的巨型木枋落槽拼合而成。最外层椁长11.6米,宽9.48米。这种壁板由竖立木枋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杉木桥胡家大院
杉木桥胡家大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家大院位于邮亭圩镇杉木桥村。始建于清初,为湘南典型的院落式硬山顶建筑。始祖胡彦林于顺治年间自楚江圩(现属冷水滩区)来此地定居,彦林公生金像、银像、再安三子,三子暴富而建胡家大院。经过几百年的繁衍,胡家子孙增多,大院也随之扩建,形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胡家大院主要由金像公房、银像公房、再安公房、胡氏宗祠与青云塔几部分单体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达8400余平方米,保存状况十分完好,村民的保护意识也很强。大院坐落于村中,院前为广阔而平坦的田野,柳宗元笔下的黄溪从村旁流过,青云塔位于黄溪河旁,风景秀美独特,村东、村西均为宽阔的田野,村后古树参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许家桥将军府
许家桥将军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家桥明代将军府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许家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道光时曾进行维修,形成现有格局。将军府座东朝西,现存半圆形月台、门楼、水池、长方形月台、公厅屋、横屋、围墙、许氏宗祠、石桥及相关附属文物。据许氏族谱记载,许氏始基祖许焕长祖籍浙江嘉兴府嘉兴县善良乡,元至正年间任湖南衡、永、郴、桂副都统,诰封振武将军(从一品),卒于官舍,葬于零陵西路孝悌乡大湾山(今许家桥);其子许谅元代任通判,诰授承德郎,葬父后遂定居此地;许谅之子许智、许信在明代均世袭指挥使之职;八世祖许健如于明嘉靖年间保授戎府。许家桥明代将军府是湖南省规模最大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绿天庵
绿天庵

绿天庵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725~785)出家修行和练字的地方。位于零陵区高山寺大雄宝殿后侧。怀素幼年出家为僧,酷爱书法。因贫无纸,便种植一片芭蕉,以蕉叶代纸,每次挥笔数千张。相传秃笔成冢,洗墨成池。后人因庵内外芭蕉成林,绿荫如云,故将此庵称为绿天庵。此庵始建年代不晚于中唐。清康熙初重建,乾隆年间曾加维修。咸丰二年(1852)毁于战火。同治元年(1862),知府杨翰重建。有正殿一座,上为种蕉亭,左为醉僧楼,另建书禅精舍,舍旁储怀素所书诸碑。至民国38年(1949),种蕉亭、醉僧楼、书禅精舍、佛殿已难睹旧貌,剩下的正殿也于1981年被地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永州高山寺
永州高山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山寺位于零陵区城内东山上。始建于唐中期,名“法华寺”。唐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曾寄寓该寺。自唐至元,寺名屡改,明洪武初改今名。明万历初毁于火。现存建筑为咸丰六年(1856)重建。高山寺建筑共两进。半月刊左右塑有“四大金刚”像,中为阿弥陀佛像,殿后为韦陀佛像。后进为大雄宝殿,系砖木结构,式为悬山。殿中塑如来佛像,两旁并列十八罗汉像,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右下为观音阁,右上为方丈室;左下为众僧居室,左上为一佛殿,祀范纯仁。僧众多时达200多人。临夜,击鼓鸣钟,声播全城,旧有“山寺晚钟”或“法华晚钟”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蒋家大院
蒋家大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家大院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金花村,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6)。大院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砖木结构。整个大院由大门、三个天井、三个堂屋及左右一排横屋组成。该建筑从修建至今,由蒋氏家庭直传居住,历年来仅瓦面进行维修,饱经沧桑,始终保持湘南明代建筑的原汁原味,体现了河南明代建筑艺术。石凳、柱础、雀替、挑檐、斗拱等,大量使用高浮雕和圆雕艺术,雕刻精细,线条清晰,造型策动逼真,栩栩如生。尤其是莲花青石凳,尽管线条简洁,但富有动感,具有典型的明代雕刻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黄田铺石棚
黄田铺石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铺石棚位于零陵区黄田铺镇老街口。它由四块硕大的天然巨型石灰岩石堆垒架构而成(计顶石一块,墙石三块),顶面形似山峰,顶石九棱九面,面面光滑,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顶石高2.9米,厚3.4米,墙石高1.1—1.2米,为不规则棱形石柱。重量约10吨棚口坐地朝西南,前后口相通,棚内室宽1.5米,纵深3.4米,高1.2米,其间可以通人,棚底前后有槽,前槽内嵌有一小石块,形式别致据考证,石棚为距今二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物,被考古学者称之为“世石文化”。石棚的作用,学者们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古人类居住的洞穴;有的说是世石坟墓,意义如同埃及的金字塔;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零陵文庙
零陵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零陵文庙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文庙之木、石雕技艺精湛,为本省文庙建筑中之艺术珍品。宋嘉定元年(1208)始建,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清嘉庆、道光年间均进行修葺。现存建筑主要为大成殿,砖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3间,高17.1米,重檐歇山顶,翼角高翘,黄琉璃瓦,正脊置宝鼎,占地700平方米。文庙建筑的主要特点:木雕、石刻技艺精湛。殿前汉白玉龙柱,青石凤柱,殿前石狮、石象、五龙丹墀、大成殿高台、殿周石围栏、月台四周等利用阴刻、浅浮雕、圆雕、高浮雕、镂空雕等手法,表现永州山水风物、历史典故。殿前木额枋高浮雕、镂空透雕龙凤、禽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王德榜墓
王德榜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德榜墓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油山岭村。为清代名人王德榜之墓冢。墓占地四亩,坐东朝西,墓冢圆形,高4米,底径20米,墓碑、挽联、门楼、石雕呈圆形排列。墓碑阴刻“当朝一品诰授光禄大夫王公德榜之墓”。翁同龢所书篆体碑“伟绩妣湘阴葛柶祠堂宜配食,清名闻日下竹王卿里有公言”,与两广总督刘坤一的挽联合为一块居右,湖广总督张之洞及左宗棠两子的挽联合为一块居左。四根龙凤石柱及其他花鸟虫鱼石雕,均十分精美。王德榜(1837—1893),字朗青,江华人,清末湘军将领,曾参与镇压太平军,之后随左宗棠入甘肃、新疆平定战乱。中法战争中,配合冯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