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真光书院旧址、黄宝坚石屋、明心书院旧址、广州惠爱医院旧址、荔湾五眼井、对山园、广东饮料厂旧址、广州市郊一区农会旧址、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协同和机器厂旧址、银行会馆旧址、大通烟雨井遗址、德国教堂旧址、荔湾协和堂、泮溪酒家贵宾楼、和平路侨批局旧址、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通福桥、同盛机器厂旧址、小画舫斋,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真光书院旧址
真光书院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光书院旧址位于荔湾区白鹤洞培真路17号真光中学内。真光中学创办于1872年,是岭南办学最早的学校之一。学校现址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内有“真光书院旧址”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其中包括真光堂、连德堂、必德堂、怀素堂和协赞堂等十个历史建筑。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黄宝坚石屋
黄宝坚石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宝坚石屋位于荔湾区文昌南路敬善里13号。广州西关文昌路敬善里的黄宝坚寓所是一座典型的石室建筑,虽历经近百年,但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2003年被定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宝坚石屋始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长方体麻石垒砌成的大楼巍然挺立,楼高三层。与普通的岭南建筑相比,石屋楼层间距比较大,首层约有4米高,大门两侧两根巨大的花岗岩圆柱十分气派。据黄宝坚女儿介绍,石屋是用当年建圣心大教堂和海关大楼时剩下的石料建成的。父亲黄宝坚是位西医师,也是收藏家,石屋是由在美国的二伯父设计的,美国建筑风格比较重,修建时又融入了岭南民居的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明心书院旧址
明心书院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心书院,位于荔湾区明心路5号桃李小学内。始建于1912年,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889年。那一年,广州博济医院美籍华人医师冯西,在医院内收养了盲幼女四人,并把她们送入医院附设的女塾读书。三年后,由于盲女人数越来越多,冯西就在仁济街租赁房舍设立盲人女塾,收录社会失明女孩入学。当时女塾聘请了巴陵会盲婴院的赖玛女士任教员,教授盲女们盲文、音乐、编织等。据史料记载,当年女塾校址曾遭火灾,加上学校规模亟需扩大,所以,1912年,冯西在芳村明心里(现在的明心路一带)征地建筑校舍,将女塾改名为明心书院,这便有了广州第一所盲人学校。主要现存一栋主教学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广州惠爱医院旧址
广州惠爱医院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惠爱医院旧址位于荔湾区明心路36号。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荔湾五眼井
荔湾五眼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眼井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初地西来后街。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对山园
对山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山园位于荔湾区西村街道福州路6-22号增埗公园内。对山园乃民国黄冠章的私人别墅,此君乃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将军陈济棠的军需处长,并兼任银行长,位居一个相当有张力内涵的官职——财政大臣。相传此君当年负责修建中山纪念堂项目之时,利用职位之便,采用某些不可描述的手段,于是就有自家这座豪宅别墅私家园林。对山园跟中山纪念堂挂上钩,有小中山纪念堂之称。虽为私家园林,整个建筑群却是皇家园林式的富丽堂皇,面积虽相当迷你,气势却绝对磅礴。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广东饮料厂旧址
广东饮料厂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饮料厂旧址位于荔湾区西村街道西增路63号广州啤酒厂内,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广东饮料厂是陈济棠主粤时兴建的专门从事啤酒、汽水生产的省营企业。该厂是当时华南地区第一家啤酒厂,其主要生产设备由捷克进口,也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现存三栋20世纪30年代的楼房,一栋位于该公司办公楼正面左侧,一栋在该公司办公楼正面,一栋在厂区人口处右侧。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广州市郊一区农会旧址
广州市郊一区农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市市郊一区农会于1924年8月15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谢家祠成立,是广州市成立最早的区一级农民协会。农会在谢家祠训练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指挥农军参加二次东征,参与平定商团、杨刘军阀叛乱,支援省港大-;还与广三铁路工人一起组建广州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参加广州起义。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
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位于荔湾区白鹤洞新马路一号、芳村大道东信联路29号、芳村大道东48号、白鹤洞南枝围1号、芳村大道中广州市港务局河南港务公司第二港务站内、芳村大道沙涌南侧、海珠区龙凤街革新路124号、革新路新民八街36号。包括龙唛仓旧址、花地仓旧址、渣甸仓旧址、德士古仓库旧址、日清仓旧址、美孚仓旧址、太古仓旧址、大阪仓旧址及相关的码头旧址。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协同和机器厂旧址
协同和机器厂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1912年与何谓文合股扩大成协同和机器厂,专门生产柴油机。1915年该厂成功仿制4缸44.3千瓦两冲程热球式柴油机。1918年又生产出117.7千瓦、用压缩空气启动、可逆转的两冲程柴油机,安装在轮船上航行于珠江,引起航运业重视,遂继续仿制了两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多种。1930年在香港开设分厂。1937年,该厂累计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柴油机383台/1.68万千瓦,有设备85台,职工340人,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厂,产品行销华南、东南亚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银行会馆旧址
银行会馆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行会馆旧址位于荔湾区珠玑路连珠巷18号珠玑路小学内,年代为清。2008年12月,被公布为,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大通烟雨井遗址
大通烟雨井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通烟雨井遗址,又称烟雨井,位于花地河口东南侧(现恒荔湾畔)。烟雨井内径0.8米,外径1米,井深3.8米,由15层石圈迭砌,石圈由灰色砂岩打凿而成。烟雨井是广州千年古迹。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大通烟雨”均是羊城八景之一。“烟雨井”与中山纪念堂旁边的“越王井”并列为广州历史上两大著名古井。在日军占领芳村期间,大通寺被毁为废墟。这一美景从此在人间消失。“大通烟雨”得名于大通寺和烟雨井。据传在风雨来临之前,井中会冒烟霞;天气晴朗,从井口可看到白鹅潭之帆影;夜深人静,从井口可以隐约听到白鹅潭传来弦歌之声。清同治《番禺县志》卷五载:“烟雨井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德国教堂旧址
德国教堂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国教堂旧址位于荔湾区芳村大道东。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信义路5号钟楼及礼拜堂:从文物本体向东、北、南各延伸5米,西至西侧规划路东边线。办公楼:西至信义路现状路西边线,其余从文物本体外延5米。北楼:东、北、南从北楼外墙外延5米,西至西侧相邻建筑东墙线。钟楼及礼拜堂、办公楼:东至珠江岸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北楼:西至西侧相邻建筑西墙线一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荔湾协和堂
荔湾协和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荔湾协和堂位于荔湾区西增路18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内从建筑外缘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泮溪酒家贵宾楼
泮溪酒家贵宾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泮溪酒家贵宾楼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151号泮溪酒家内。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津西路规划路西边线,北至泮溪酒家建筑北墙线,西至迎宾楼西侧庭院西走廊外缘边线一线,南至迎宾楼南侧3层建筑西北、东北外立面。东至龙津西路规划路东边线,东南至荔枝湾路现状路东南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约30米。建设控制地带:23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和平路侨批局旧址
和平路侨批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路侨批局旧址位于荔湾区和平东路50号,年代为清末民初。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广东侨乡地区盛行着一种与海外交往的特殊文献——侨批(“批”为潮汕、梅州等地区对书信的俗称,在江门地区又称为“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属于民间特殊文献遗产。它不仅是书信,还是侨乡一个与外部世界广泛联系的档案文献见证,是集体记忆遗产。目前,广东、福建共有16万件,其中广东占14万。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终止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历时150多年。2007年初广东省档案局牵头,联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即广东邮务管理局大楼是一幢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该楼坐落于沿江西路43号,由英国建筑师丹备设计,1916年落成开业。该楼平面略呈梯形,坐北向南,面积1740平方米,南主楼三层,北副楼二层,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南立面以希腊爱奥尼式巨柱通贯二三层,造型优美典雅。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通福桥
通福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福桥(五眼桥),位于石围塘街五眼桥村,横跨秀水涌,桥长44.6米,宽2.9米,是一座五孔石拱桥,广东人称孔为眼,故又称五眼桥。桥的造型和结构别具特色,宽孔薄壳,五孔以中间一孔最宽,其余四孔稍窄,两边对称。桥两头为台阶式,石级坡度小,便于轿马上落。桥于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户部尚书李待问(南海人,明朝万历1604年升为进士,官至都御史,后因母病辞官归乡)捐建。历史上,该桥为省佛大道第一桥,是交通要道。清朝嘉庆年间,该桥曾重修,并保存至今。人们为了纪念李待问,习称李公桥,又因其五孔造型,俗称为五眼桥(广州方言称孔为眼)。清朝康熙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同盛机器厂旧址
同盛机器厂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盛机器厂旧址位于荔湾区花地街道新隆沙社区上市路镇东街广安里1号,年代为清末民初。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同盛机器厂房(巧明火柴厂的附设厂房)和5栋住宅楼房。小谷围街道:小谷围岛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北部,面积20.15平方公里,风光秀丽,四面环水,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约17公里。位于广州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画舫斋位于广东广州市龙津西路逢源大街21号。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氏家族的别墅,黄景棠于清末改建,落成于光绪壬寅年(1902)。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园林建筑。因内有船厅,故名小画舫斋。1956年,黄氏后人黄子静、黄明伯等将此园林建筑献给政府,让群众旅游观赏。黄景棠字诏平,广东新宁(今台山)人,其父黄福是知名侨商。他在新加坡度过童年,青年时回国。27岁拔贡,后有候选道官衔,但未任实职,主要致力于工商业,是清末广州商界参与政治活动的活跃人物。1905年广州总商会成立时任坐办,1907年与一些有新思想的商人组织粤商自治会,后主办《七十二行商报》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