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陈村花卉世界、顺德清晖园、碧江金楼、顺德逢简古村、周鉴井、麦孟华、麦仲华故居、伍宪子故居、树生桥、罗氏宅第、梁廷枏故居、鸣石花园、刘氏宅第、冯立夫祖宅、文秀钟楼、教德拱北里更楼、合兴当铺、四基天主堂、大光明碾米厂办公楼旧址、人民礼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长鹿休闲度假农庄(简称“长鹿农庄”)由广东长鹿集团于2001年投资兴建,位于顺德伦教三洲,毗邻珠江干流,占地4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75亿元,是一个以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为特色,集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等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更是团队拓展、集体旅游的首选基地。长鹿农庄已经成为佛山农业旅游人气最旺的旅游景点之一。旅游人气跃居广东省三甲之列
陈村花卉世界座落于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交通便利,距广州20分钟车程,距顺德市区25分钟,距佛山仅几分钟。总占地面积一万亩,汇集世界各地花卉企业300多家,在这里万花争艳、各放异彩,是名符其实的“花卉世界”,是闻名中外的花卉之乡。陈村花卉世界是在陈村镇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和雄厚的花卉产业基础上,由政府兴建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旅游、展览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花卉产销中心。其总体规划10000亩,其中销售3000亩,高新种植区6000亩,综合配套区1000亩。自1998年3月动工兴建以来,已开发了5000亩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典雅见称。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顺德“清晖园”有详尽描述。清晖园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
从宋代建村开始,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为如今的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江金楼古建筑群,就包括了七处古建场。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因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嫁入苏家,故有“金屋藏娇”的传说。景区由金楼、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组成。这些景点近年拂尘惊世,被专家和远近游客总结出古、博、精、真四大亮点。古:苏氏家族历代不停地修建祠堂经营宅第,清代典籍《五山志林》就有“俗以祠堂为重大,宏丽者莫
顺德逢简村,被誉为广东最美农村,顺德周庄,适合坐着小船,吹着江风,听摇撸划水,看几百年古桥的倒影。来顺德,吃也是重中之重。耘苑的墨鱼丸弹牙,牛肉鲜美,是很有代表性的顺德菜。小时候的芝麻糊都是手磨的,芝麻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在逢简遇到手擂芝麻糊,一如小吋候的香滑。顺德逢简村佛山的逢简水乡堪称岭南水乡一绝,即便与闻名遐迩的江南水乡相比也不遑多让,有“广东周庄之称”。水乡地处杏坛镇北端,水文资源极佳,绕村居水道逾10公里,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游人泛舟荡漾碧波之中,大有曲折迂回无穷无尽之感。水乡至今远离都市喧嚣,空气清新宜人,与岭南古村格局
周鉴井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苏岗居委太平山麓。井为圆形,井栏高约0.5米,外井径0.7米,深1.5米。鸭屎石构造。由于泉水不断涌出,村民珍惜泉水,又在井边砌了一个井径近5米的半圆形水池,并凿一小孔引水入池。周鉴井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因修建旧寨塔的需要而开凿。目前井水仍清澈甘甜,大批村民到此取水,在村民中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历史、民俗价值。2006年10月25日,周鉴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麦孟华、麦仲华故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吉祐村爱日名关二巷4号。是麦孟华、仲华兄弟的祖辈世代居住之所。坐西向东,面阔10米,进深5米。现仅存大厅一座。硬山顶,龙舟脊,镬耳山墙,素胎瓦,青砖墙。麦孟华(1874—1915),字孺博,号蜕庵。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举人。曾参与公车上书-,是维新派报业的主力军之一。麦仲华(1876—1956),字曼宣,号武颖。清诸生。康有为的受业弟子,女婿。民国初曾任司法储才馆秘书、香港电报局局长等职。其故居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物证。2006年10月25日,麦孟华、麦仲华故居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
伍宪子故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竹林二巷2号。清代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廊式民居。总面宽10.80米,总深8米。硬山顶,平脊,灰碌筒瓦,青砖墙。故居主人伍宪子(1881—1959),原名庄,又名文琛,号梦蝶。近代报业名人。早年随康有为受业,加入保皇会,历任《香港商报》、《南洋总汇报》、《国事报》主笔。民国初年,任广东、湖北内务司司长,并与徐佛苏合办《国民公报》。其后创办《唯一日报》、《共和日报》、《平民周刊》和《丙寅》杂志、《世界日报》、《纽约公报》等报刊杂志。其故居有保留的价值。2006年10月25日,伍宪子故居被列入
“树生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是由3榕树的气根跨容里鹏涌而过形成的一座奇特小桥,因此树生桥又称鹏涌桥。它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胜景。整座桥宽2米左右,长则6米有余。景点位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办容里居委电话:0757-28801117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容里社区:容里社区位于容桂东南部,东接碧桂路,西接广珠路,南邻接扁滘、南区社区,北隔容桂水道与顺德新城区相望,总面积5.3平方公里。下设7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8936人,外来人口15000多人。辖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治安稳定,现
罗氏宅第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沙浦海珠巷1号右侧。为著名粤剧乐师罗家树及粤剧名伶罗家宝的故居、旧居。民国建筑,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砖混结构楼房。坐东南向西北。宽7.7米,长12.4米,高两层半。青砖墙,正面饰石米。麻石门框,地铺阶砖、花阶砖。女儿墙上灰塑瑞兽、二楼阳台、窗楣上的拱形灰塑,精致细腻、形象生动,并有“为善最乐”、“吉祥如意”等篆书。该民宅装饰精致,保存状况较好,是研究顺德民国建筑史、顺德粤剧史的重要实物。2006年10月25日,罗氏宅第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梁廷枏故居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常教居委藤花巷聚星里4号。清代民居。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廊式布局。总面阔15米,总进深9.5米。正屋为硬山顶,素胎瓦当,青砖墙,墙上开窗,红砂岩石窗框,红砂岩石脚。街门为回字门。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顺德伦教人。是清末岭南著名爱国学者,曾担任林则徐幕僚,著有《粤海关志》、《海国四说》等书。是我国近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其故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06年10月25日,梁廷枏故居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鸣石花园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羊额村丰埠坊。是民国年间,印尼侨胞、橡胶商人何鸣石先生所建。占地500平方米。园内建筑有中国传统风格和中西结合风格。八角凉亭为攒尖顶、绿琉璃瓦面;传统大屋为硬山顶、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存精致的鎏金几脚花罩。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庭院拱门,则混合中西建筑风格,有爱奥尼式罗马柱等。花园内花圃、喷水池、古井仍存。鸣石花园整体形制基本得以保存,当年建园时所植的玉堂春、野鹤仍青葱绿郁,是反映民国时期顺德华侨历史、乡土建筑变迁史的重要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的价值。2006年10月25日,鸣石花园被列入第四批
刘氏宅第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腾冲村掘涌大街25号。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旅居南非的刘荫兴建。是高两层带一小方亭的砖混结构房屋,坐南向北,面阔10米,深两座17.2米。平顶,青砖墙,麻石脚。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正面为水磨青砖墙,平整细密。正门回字门,麻石门框。墙上开窗,麻石窗框,铁窗枝,彩色玻璃窗门。窗楣上有拱形、直线、花形的砖雕窗饰,砖雕人物故事场景非常精致,并雕有“民国癸酉”、“新同泰造”字样。砖雕墀头相当细致。屋内的密排梁规格较高。房屋建筑本体和木雕饰件、趟栊门、民国时的木对联、水井、井泵、家具等室内陈设较完整保存
冯立夫祖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旺岗村大树里6号。建于中华民国初年,坐北向南,是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的青砖大屋。总面阔17.5米,总进深13.5米,高三层约11.5米。硬山顶,高大镬耳山墙,龙船脊,灰碌筒瓦,青砖墙,麻石脚。墙楣花鸟石灰塑精美且保存完整,砖雕“门官土地福德正神”和“天官赐福”神龛雕刻工整细致。街门回字门,麻石门框。砖雕“锦绣富贵”墀头精美,墙楣有人物、山水、博古壁画,梁栋生画。正屋木檩承托木楼板,屋内设有趟栊木门、坚固的铁门及木楼梯。建筑高大有气势,是较典型的岭南民居,也是闻名海外的“利工民”线衫创始人之一冯立夫的
文秀钟楼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文秀居委钟楼公园内。兴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保存明建筑风格。坐南向北,总宽8.6米,总深9.2米。钟楼为四角重檐攒尖顶,正脊顶上饰宝珠,岔脊处置脊兽。灰碌筒瓦,素胎瓦当、滴水剪边。以四根木柱支承上檐,以十二根八棱形鸭屎石柱承托下檐。鸭屎石覆盆形、红砂岩仰莲、覆盆复合形柱础。钟楼基座由红砂岩石构筑,开拱道贯穿东西。楼内铜钟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铸,上刻乾隆二十九年、康熙三十年落款的四幅铭文。钟楼是顺德仅存的古代钟楼,且建筑和铜钟保存情况较好,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2006年10月2
教德拱北里更楼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教德坊通往葛岸的路口拱北路上。是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教德陈氏光睦堂为当时村民报更、防盗和抵御侵略而建。建筑坐东南向西北。楼面阔6.2米,深5.6米,高6米,现仅存二层,占地面积34.7平方米。红砂岩结构。正面嵌有麻石匾,阴刻“拱北里”。前后开门。正门门楣上有拱形麻石浮雕瑞鸟、瑞兽等图案。更楼开瞭望眼、开窗。窗麻石框,铁窗枝,窗楣有拱形花卉灰塑。内有石刻阴刻行书“教德消防所”。拱北里更楼与东望楼、南望楼、西望楼、北望楼一起成为顺德保存最好的民国时期民防建筑。2006年10月25日,更
合兴当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委会内。清代建筑。坐北向南。面阔12.68米,深9.5米,高五层共24.50米,占地约121平方米。平顶,青砖墙,红砂岩墙基高3.6米。墙上开四排红砂岩石猫儿窗。当铺大门存有铁门框。楼内部两条巨大的砖柱直通楼顶,每隔一段夹以麻石。依柱用木砌楼板,以木檩条承托楼板。该当铺外墙及内部结构较完整,是顺德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当铺,对研究顺德金融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10月25日,合兴当铺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基天主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四基居委新圩路清波直街9号。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始建,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重建。由五座房屋组合成一庭院,包括玫瑰堂、头门、招待所、告解室2个。教堂仿哥特式建筑风格。坐西北向东南,混凝土结构,高四层,高耸尖顶上置十字架。门窗上部呈拱形,置彩色玻璃。堂内呈拉丁十字架布局。教堂是顺德及附近地区教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是研究清末民国建筑艺术和顺德及附近地区宗教活动的实物资料。2006年10月25日,四基天主堂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江大光明碾米厂办公楼旧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龙江居委隔海桥旁海边街3号。建于民国初期,现仅存碾米厂的办公室。坐西南向东北。总宽10.6米,深16米。主体采用中国传统的硬山顶、青砖石脚等元素,大门设计为拱门,由四根爱奥尼柱支撑,柱子和建筑正面墙上批石米,具有相当明显的民国建筑特色。门前有平顶的走廊。大光明碾米厂办公楼旧址是顺德较早、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厂和机械化工厂,现存的建筑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碾米厂的面貌,具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10月25日,大光明碾米厂办公楼旧址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礼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文秀居委文秀路梯云岗上。1958年始建,1960年12月开放。1958年至1984年曾作为顺德县(市)会堂场所。坐东向西,为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会堂可召开5000人会议,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县级会堂。主体建筑上盖为跨度55米、高25米的钢筋混凝土薄壳拱顶,平面呈八边形,周围的建筑高5层(正面6层)。堂内水泥台阶,以砖混柱子支承。人民礼堂曾是顺德标志性建筑,记录了顺德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6年10月25日,人民礼堂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