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广东省揭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黄满磜瀑布群、京明温泉度假村、万竹园生态旅游景区、德安里民居群、金海湾植物园、黄歧山风景区、打铁街作坊群、三山祖庙遗址、甲东里、靖海古城墙、锡场林氏宗祠、太史第建筑群、植丰园、揭阳县署围墙、直正公祠、赤山古院、王氏辅祖祠、乐善处、堡内古寨、彭延年墓,广东省揭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京明温泉度假村
京明温泉度假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京明温泉度假村全国有机茶生产基地,中国十大名茶示范茶园。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周围有普惠、深汕高速公路、距揭西县城25公里,距揭阳市区35公里。是一个集生态茶园、旅游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03年2月动工兴建,2004年1月开业。度假村整体规划面积10072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2亩。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玉、明、镜、翠、盅五潮环绕云、龙、翠、松、孔雀五岭,亭台楼榭,曲径横廊掩映湖光山色之中。度假村以“仰天地正气、享人生体闲”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按照“游、行、住、食、娱、购"六要素配套各项旅游设施。主体区有京明长城、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万竹园生态旅游景区
万竹园生态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万竹农业生态园座落在被称为“中国竹笋之乡”的埔田镇,占地面积约200亩,园内有旅游景点80处,是一处市级旅游景点。万竹园位于县城曲埔路段和汕梅高速埔田镇出口38米处,距离县城4公里,是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该园以竹文化生态自然为主题,保持原始的自然景观,让人们领会到自然生态和农家生活的乐趣。园区景点有八骏腾跃、丽日丹霞、云翠长廊、珠帘情话、云楼竹径、九曲回廊、昔日农家等。园中有动物表演,有儿童游乐场、水上世界、英雄渡等。该园还特邀云南省少数民族长期表演歌舞、特技。万竹园第二期扩建项目有潮汕民俗景屏、大型娱乐场、田园风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
德安里民居群
德安里民居群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安里位于洪阳镇区,是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3年),分老寨、中寨和新寨(新德安里)三部分。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里面有祠堂、佛堂、官厅、书斋、卧室、莲池、餐厅、库房、后七座等房屋733间,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外修“护寨”河,是罕见的府第式巨形建筑群。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德安里民居群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德安里类型:历史建筑园林/花园古镇古村游玩时间:建议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
金海湾植物园
金海湾植物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海湾植物园位于惠来县仙庵镇,是粤东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唯一一个建在沙滩上的高尔夫球场,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奔腾的白浪,翠绿的草坪--你可以一边享受着阳光、海滩,一边悠闲地挥动着高尔夫球杆,那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海滩上还建有植物园,里边的植物达4000余种,乃奇花异草及珍稀植物的天堂。度假村倚着长达7公里的金海湾海滩而建,阳光、海浪、沙滩、草地、热带雨林、度假休闲小木屋,使游客尽享天伦之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园区规划面积11000亩,这里原是一片不宜农林的荒沙滩,现已建成大型的生态环境旅游区,金湾绿滩,绿草茵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黄歧山风景区
黄歧山风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岐山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揭阳市区北部,自揭阳市榕城向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为黄岐山风景区。此处林木葱郁,群石嵯峨,胜迹众多,古有九庵十八寺之说。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黄岐山位于揭阳市区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岐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是揭阳最出名的山脉。山上有九庵十八岩,山颠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打铁街作坊群
打铁街作坊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铁街作坊群位于广东省揭西县,形成于元代,鼎盛于明、清、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初期,全长142米。街内70家商(住)户从明、清至今,大多经营打铁行业,摆卖五金制品,锄头、镰刀、犁耙等农具,菜刀、瓜刨等厨具和剪刀、钳子、铁钉、铁线等用具应有尽有,是揭阳西部广大地区五金制品的交易中心。整条街道仍较多保存明清商业街道风貌,其单一打铁行业集中的数量、规模及保护的完整程度,在省内市镇中实属罕见。这种商店、作坊、住居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现了明、清手工业作坊的特色,也是棉湖地区明、清时代社会经济的一种缩影,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2年,古打铁街作坊群被列为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三山祖庙遗址
三山祖庙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山祖庙又称三山神庙、三山国王庙、霖田祖庙、明贶庙、广灵庙,俗称大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庙角村。大庙建于玉峰山下,东耸巾山、面对明山、北倚独山,三山鼎峙,双溪在此汇合成榕江南河。三山祖庙历史悠久,名扬中外,距今已1400多年,是粤东地区最古老的神庙,也是全世界三山国王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16000多座三山国王庙,仅在台湾就有410多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家共有140多座。三山祖庙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扩建,1984年重修,面积1420平方米,庙内建筑为三开间三进深,分别为前殿、左右偏殿、正殿、后殿。大庙坐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甲东里
甲东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东里位于揭阳市榕城区新兴街道东郊村。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是市区现存最大型、最完整的三壁连民居建筑组群之一。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甲东里与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的丁日昌旧居皆同期所建,同为“兴”字布局,是祭祀、民居合一的典型潮汕传统建筑,反映了清代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表现了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甲东里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左右对称,是市区现存最大型、最完整的潮汕传统建筑“三壁连”民居建筑组群之一。甲东里郭氏家庙主座为纪念明代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郭之奇的祠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靖海古城墙
靖海古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海古城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古城墙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奉旨建城,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靖海古城近600米的古城墙及东、西、北门历经460多年历史的沧桑之后,至今仍保留原来的风貌,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标志性建筑物。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于2010年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靖海古城墙属于罕见的石头城墙,两边系条石垒筑,中夯灰土。墙上布满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顶为跑马道,宽约4米。古城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城门上均勒石刻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锡场林氏宗祠
锡场林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场林氏宗祠位于揭东县锡场镇锡东村。林氏宗祠(原世德学校)始建于明朝初期,为五开间三进二天井一拜亭格局,至今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具有潮汕地区特色的代表性祠堂建筑。林氏宗祠于2011年被评为揭东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锡东村:锡东村东毗邻东山区,西与锡西村接壤,北倚藤吊岭,南临榕江,206国道横穿辖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338人,3375户。锡东村坚持工业兴村,实业富村,工农业蓬勃发展。辖区形成食品产业,五金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
太史第建筑群
太史第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史第建筑群(含金马玉堂、郭氏宗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东门社区。郭氏宗祠、金马玉堂、太史第均为揭阳先贤郭之奇于明崇祯二年(1629)创建,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整体结构相当完整,属揭阳市文物保护点。郭之奇为揭阳“戊辰四俊”之一,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地抗清复明的精神和被俘后铁骨铮铮、至死不降的英雄气概备受后人景仰;郭之奇传世诗作多达三千多首,为潮汕地区诗文传世最多的先贤,名列潮州后七贤。太史第位于东门直街北侧,主体建筑坐落于莲花芯,坐北朝南,总体为“百鸟朝凤”,墙基全部垫石条,墙体用青灰砖砌成,整座建筑均用木柱支架屋顶,主体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植丰园
植丰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植丰园,由林子丰创建于1920年的园林式别墅,位于揭西县金和镇金新行政村的新园村寨后,为英国建筑设计师设计,既具西洋古典皇宫形制的风格又夹带中国传统民居格调,由围墙、门楼、主座、附座、后房、花园、喷水池和碉楼等部分组成。园名取林子丰及夫人陈植亭之名合而为“植丰园”。该园虽然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仍完好地保留着原有风貌。2009年8月,该园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植丰园正门为三山式重檐歇山顶牌楼建筑,木架结构,屋顶覆盖琉璃瓦,碧瓦飞檐。门额浮雕着“植丰园”3个繁体楷书大字,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揭阳县署围墙
揭阳县署围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县署围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揭阳县自南宋复置后,只建衙、街巷,没建城墙。到了元朝至正年间,倭寇常来袭扰,县内外一片平原,无险可守,难以防备,更重要的是,蒙古族统治中国,民族压迫十分严重,动不动就使用武力镇压汉人,因此,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经常危及县城安全。当时任揭阳县令是蒙古人芩不歹,便下令修筑内外城墙,外城墙为土夯实,内城为石砌围墙。内城长300丈,把整个县衙围起来。明朝年间,又扩修内城墙,增100丈。这样,内城墙长400丈,高1.5丈,基厚1.4丈,大都为石砌,小部分为贝灰夯实,十分坚固,有如金城汤池。这样,揭阳县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直正公祠
直正公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正公祠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西岐村古寨后,建于1908年,是陈氏古溪族第十世祖义直公和持正公的子孙兴建的祖祠。建筑坐北朝南,二进式祠堂建筑,两边配四座“四点金”,门前为大灰埕。公祠首进前面为凹斗门楼,门楼有三门,中门首横额面刻“直正公祠”,背镌“见位闻声”,两旁门上横额刻“觐光杨烈”、“崇德象贤”。门前立八棱檐柱,柱上马面梁架有木雕饰品。前后厅由左右两廊和天井连接,天井中央是拜亭,亭屋面为“九脊歇山顶”,与周围的硬山顶屋面形成对比,使建筑景观富于变化。博古静物、花果草虫、祥禽瑞兽等木雕饰件,保存完好。直正公祠是规范的清代祠堂造式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赤山古院
赤山古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山古院位于广东省惠来县华湖镇东福村内,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建,建筑由赤山古院、真武庙、祠堂及厝包组成,坐北向南,赤山古院为三间三进,面阔13.5米,真武庙为三间二进,面阔7.9米,一进为魁星亭,祠堂为三间四进,面阔16.4米,均为灰沙夯筑,两侧有厝包及青云巷,贝灰构筑,总面阔52.32米,进深42.9米,硬山顶。总建筑面积2245平方米。赤山古院整座建筑形制独特,轩昂恢宏。解放战争时期,赤山古院是东江特委、华南游击队的地下联络点及秘密-地点。古院现保存有元、明、清时期的牌匾、碑记。香炉及原始古建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王氏辅祖祠
王氏辅祖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辅祖祠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元鼎路西侧丁日昌旧居背后之“名丰埕”,是清末揭阳著名的“名丰”号夏布行商人王氏的家祠。祠堂建于1873~1877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一进一天井两火巷建筑格局,凹肚门楼石浮雕和通雕建筑装饰图案繁缛,刀法流畅,整体保留的完整程度为榕城祠堂建筑所罕见;木雕装饰精雕细琢,极具工艺,充分体现清末潮汕木雕的成熟和细腻,保存也十分完整,为揭阳不可多得的木雕精品。2007年12月7日被公布为揭阳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10日,王氏辅祖祠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
乐善处
乐善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善处民居,位于揭西县灰寨镇新宫林村,为新宫林古民居主体,潮汕传统民居驷马拖车格局,中间为3座祠堂宅第,乐善处居中轴线上,面阔7间三进,两侧宅第皆面阔3间三进,宅第与乐善处之间有小花巷。三座合称三壁联,总面阔61米,三进深34.78米。这仅仅是中间主体部份,乐善处后还有继善堂、承善堂,两侧有三巷共六巷,前后有三街,总占地面积达23000平方米。皆硬山顶土木结构。当地人据民国抄本《李氏族谱》推算,定乐善处建于清代嘉庆八年(1803),距今200多年。其它建筑年代当在嘉庆前后,特别是以后多年接建而成。乐善处主体共九厅十八天井,周围房屋汇聚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堡内古寨
堡内古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堡内古寨位于广东省惠来县华湖镇堡内村,清顺治二年(1645)为防倭寇侵扰而建。古寨略呈圆形,东西走向130米,南北走向128米,总面积13200平方米。堡内古寨设东、北二门,寨门为石砖砌筑,呈拱形,外门石门框中间筑凹槽,内门框为石筑,上设瞭望台,寨墙周围下边约1米多为石块砌筑,上面为青砖砌筑,寨共设有瞭望台6个,旁筑石级。古寨中央地势略高,中央有一石略呈圆形,直径0.3米,俗称脐石,当地村民称古寨为鼎寨。堡内村民多姓同居,房屋为贝灰、瓦木构筑的平房。古寨是粤东地区较为完整的古代聚居地,保留原始的古建筑风格。2013年4月被惠来县人民政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彭延年墓
彭延年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延年墓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梅云林厝寮村浮丘山北麓,是潮汕名墓之一。该墓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前临平原,后倚重山,清流前绕,是传统风水学中“山环水抱”的“宝地”格局。墓坐南朝北,碑面宽达3.7米,为宋式典型。墓前有万历所树神道碑。《(康熙)潮州府志》、《(乾隆)揭阳县志》“古迹”、“墓丘”诸篇,均有关于此墓的记载。是当代学者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物证。2015年12月10日,彭延年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