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重庆市大足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大足石刻、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大足荷花山庄、大足五金博物馆、余栋臣故居及墓、马跑教堂、舒成岩摩崖造像、尖子山摩崖造像、双墙崖墓群、峰山寺摩崖造像、陈家岩摩崖造像、普圣庙摩崖造像、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龙水东岳庙、重庆市双桥公园、石门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南山石刻、北山石刻、大足宝顶卧佛,重庆市大足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大足石刻始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忧秀代表。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北山,即古龙岗山,共290龛窟。著名龛窟,如心神车窟,窟正中之皤龙“心神车”尤为奇伟。其间净宝瓶观音、多罗、文殊、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普贤、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等,雕刻对称,严谨有序,浑然一体。八躯菩萨像,丰腴圆润,典雅大方,为此间石刻之精华。北宋著名书家蔡京所书《赵懿简公神道碑》,碑高3.7米,宽1.37米,书法艺术价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依托大足石刻、山水资源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根基,以宋风宋韵为文化脉络,将石窟文化艺术的历史成就深度挖掘,打造集旅游休闲、商务会务、酒店餐饮、影视体验、祈福文化、民俗活动为一体的古韵历史文化风情城。随着成渝经济区的统筹建设以及连通大足和成渝两地的成渝复线高速的同步实施,“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成为继大足石刻、龙水湖之后大足的又一新景点,将有力推进大足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内容包括历史文化风情街、生态休闲景区、配套项目三部分,建设风格为体现宋风宋韵的中式建筑。历史文化风情街建设项目将达到6万平方米,满足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荷花山庄
大足荷花山庄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足荷花山庄位于距大足城区5公里,近邻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风景区,占地面积1520亩,其中水域面积1000多亩,是一个以莲荷文化为特色,集游览、休闲和饮食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在山庄的北面是一条数百米长的仿古民俗文化街,化龙河与其余三面相连相依蜿蜒曲折。溪河涓涓不断的流水,是荷花山庄生存、发展的不竭之源。四面高低起伏的绿色山林,映衬和装点着荷花山庄这块神奇而美丽的旅游宝地。在荷花山庄,不但可以欣赏到荷塘美景,还可以品尝到独具特色荷莲美食,山庄为前来游客准备了独具特色的荷花宴,包含荷花鱼、荷叶粉蒸排、荷叶粉蒸肉、荷花龙段、荷剑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五金博物馆
大足五金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中国大足五金博物馆位于大足龙水五金科技园旁渝西国际会展中心底楼。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图文、模型、多媒体等方式,集中展示了人类五金、中国五金和大足五金发展的历史文脉,同时也展示了五金与日常生活、五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0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200余帧精美的图片、500余件中国商周到汉代典型的青铜器、大足五金从唐朝大兴到当代发展的典型代表器件,详细记述了人类从新石器晚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到现代五金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足五金对世界的影响。博物馆融历史性、现代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让人领略到中国五金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及大足五金的光彩夺

重庆市大足区
余栋臣故居及墓
余栋臣故居及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栋臣故居及墓位于双桥区通桥镇新民村,时代为清。2000年,余栋臣故居及墓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余栋臣(1851~1912)清反洋教起义领袖,清末民初四川省重庆府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人。幼时家贫失学,便以挑煤为生。能负重,远非常人比,极壮,臂力过人,故人称“余蛮子”。时西山产煤,河流小,不通舟楫,全靠人力运输,运煤者日以千计。余栋臣力大且有胆略,好为人抱不平,故运煤者均喜与之交,连缙绅亦不敢小视他。余栋臣生活的时代,正是战争……余栋臣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马跑教堂
马跑教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太平村大足教案发生地,时代为1909年。大足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因此又称石马天主教堂,是清代光绪年间震撼世界的余栋臣起义反洋教后,清王朝赔款1,186,100两银子,由法国杜、孟二神甫修建的特大教堂。光绪三十年(1904)建毕大经堂,宣统元年(1909)钟楼和小经堂竣工,占地8880平方米,是清代大型的西式建筑物。图为高36米的教堂钟楼,系天主教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2000年,马跑教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石马镇:石马镇地处大足县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西南接龙水镇,西北连智

重庆市大足区
舒成岩摩崖造像
舒成岩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舒成岩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中敖镇大屋村,时代为宋。舒成岩摩崖造像,是大足地区珍存道教石刻。以第三号窟紫微大帝窟为例,凿造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窟正壁上刻有紫微大帝,面西端坐双头龙靠椅上,坐身高1.30米,肩宽0.40米。在主像的左右二侧,各立一-神将,身高1.45米,均头戴束发金冠,冠侧有绳系于颈,身着铠甲,横目怒目。2000年,舒成岩摩崖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中敖镇:中敖镇是石刻之乡一个西部古镇,距县城10公里,东与龙岗街道办事处、宝顶镇接壤,北连高坪乡,南面高升镇,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共

重庆市大足区
尖子山摩崖造像
尖子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子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宝山乡建角村,时代为唐至宋。尖子山在大足县城西南24公里的宝山乡。石窟开凿于尖子山中部一块独立巨型岩石上,发现于1987年7月,由于刻有初唐“永徽”纪年题铭,被认为是目前川东最早的初唐佛教遗迹,它的出现,不仅把大足石刻的上限年代提前了240年左右,而且突破了川东南石窟的纪年造像史。尖子山摩崖造像崖面高8米,宽11.8米,面东开9龛,大部分残缺不全,以1、3、4、7号保存较为完好。第1号龛为释迦说法5尊像。塑的是释迦佛与弟子和菩萨像。3号为释迦说法龛,4号为阿弥陀佛五十菩萨龛,7号为弥勒说法龛。2000年,尖子山

重庆市大足区
双墙崖墓群
双墙崖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墙崖墓群位于大足县邮亭镇双墙村,时代为东汉。双墙崖墓群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邮亭镇:邮亭镇位于大足县最南端,距大足县治地龙岗镇45公里。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从邮亭镇治地南、北侧通过。交通八达。邮亭镇东抵永川市的太平镇,西与荣昌县的峰高镇接壤,南通永川红炉镇,北达重庆市双桥区。幅员107平方公里,耕地57284亩,人口62828人。15个村,2个居委,117个村民组,18个居民组。人口密度587.17/平方公里。煤、铁……邮亭镇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峰山寺摩崖造像
峰山寺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峰山寺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中敖镇峰山村,时代为宋、明、清。2019年,峰山寺摩崖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峰山村:峰山村……峰山村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陈家岩摩崖造像
陈家岩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岩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金山镇天河村,时代为宋。2019年,陈家岩摩崖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河村:天河村……天河村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普圣庙摩崖造像
普圣庙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圣庙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中敖镇金盆村,时代为宋。2019年,普圣庙摩崖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金盆村:金盆村……金盆村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高升镇胜光村,时代为唐。2019年,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胜光村:胜光村……胜光村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龙水东岳庙
龙水东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水东岳庙位于大足区龙水镇朝阳街,时代为清。2019年,龙水东岳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龙水镇:重庆市大足县龙水镇,是全国58个小城镇示范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81平方千米,辖33个村,5个居委会。全镇人口10万余人,城区规划面积13.4平方千米,已建城区面积近4平方千米,城区人口4万余人。2000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8.54亿元,税收5566万元,财政收入27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940元,居民人平纯收入6350元。镇域龙水湖风景区占地14平方千……龙水镇详细信息++

重庆市大足区
重庆市双桥公园
重庆市双桥公园

重庆市双桥公园位于双桥区双龙西路23号,用地面积共108亩,公园全天免费开放。为满足市民游览、休息、娱乐、文化活动的需要,分别建成为观景游览休息区、水景区、游乐活动区、文化活动区、管理服务区等区域。2004年,双桥公园被评为重庆市二级达标公园。为搞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开辟了科普展览区,新建了一批植物知识宣传栏,并为每个品种植物制作了挂牌,指定科普专职人员为前来参观的各中小学学生进行植物知识讲解。全年共接待学生2000人次以上,丰富了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内容,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操。地址:重庆市大足区双龙西路23号类

重庆市大足区
石门山石刻
石门山石刻

石门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年(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长约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题材主要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此外还包括有造像记、碑碣、题刻等。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结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气质与人的生动神态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艺术中独树一帜。此外,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进等工匠师镌名。石门山摩崖造


石篆山石刻
石篆山石刻

石篆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据佛惠寺《严逊记碑》记载,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通编为10号。是中国石窟中典型的佛、道、儒“三教”结合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0.21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0.1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47公顷。石篆山摩崖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其中,第6号为孔子及十哲龛,正壁刻中国大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这在石窟造像中

重庆市大足区
南山石刻
南山石刻

南山,古名“铧刃山”,又名“广华山”,距大足县城南2公里。南山自古就被列为大足十景之一。山顶至今尚存古玉皇观遗址,山中古木参天,蓊郁荫翳,修篁夹道,曲径通幽,向来就有“南山翠屏”之美称,是历代文人墨客纳凉品茗,吟诗作赋的最佳去处。清大足县令张澍赞曰:“夹路松声涌翠涛,丛皇秀色上霜袍,偷闲来问空王法,仰首呼通帝座高。”南山石窟,因位于南山得名,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神仙体系完备的纯道教造像。也是大足石刻中书卷气最浓的一处石窟。造像起源于南宋,明清有增补,作品通编15号。有真武大帝,后土三圣母,三清洞,龙洞,宋碑5通,题记7则,清碑15


北山石刻
北山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

重庆市大足区
大足宝顶卧佛
大足宝顶卧佛

大足宝顶卧佛全长31米,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这也是众生皈依佛法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因此,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会自然而然让人觉得有去除杂念、超脱凡尘、心明如镜的平静之美。而且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其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