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昭化古城、平乐寺、柏林古镇景区、柏林沟、将军岭、临江书院、临清门、昭化汉寿坛、云台景区、王家镇方山寺、利阆道、锁岚桥、岚黎寺、太公山红军遗址群、费祎墓、黄龙石牌坊、广善寺及魁星阁、昭化龙门书院、昭化古民居、昭化考棚,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昭化,古称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两千多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设郡县以来,一直是郡县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为广元市昭化镇,位于广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张飞挑灯夜战马超;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昭化古城,一面临江,三面环山,嘉陵江在城东与白龙江汇合,直通古渝州(今重庆)、金牛道穿城而过,自古也有水陆码头之称。剑门雄关屹立于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着城之东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车马络绎不绝。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军事重地。三国时,刘备占据葭萌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平乐寺
平乐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元坝柳桥镇,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丛林—元坝平乐寺。平乐寺位于广元巴中路旁的元坝平乐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传该寺始建于宋代绍兴(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余年,现有临济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师墓碑及始建平乐寺碑记均有记载。旧时殿宇辉煌、香火鼎盛、道场干净、佛法兴旺。该寺在0遭到毁坏。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经所在地县人民人民政府申请,广元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其旧址开始重建工作。为了有力开展这项重建工作,选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柏林古镇景区
柏林古镇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柏林古镇景区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境内,距广元城区56km、昭化城区40Km。柏林古镇自西汉兴市,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设立葭萌分县,先后改设葭萌驿、柏林驿、柏龙分司(衙门)、柏龙里、柏龙乡,迄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是古蜀道分支利阆道上的重要驿站。川剧“岚桥祭水”“岚桥相会”演绎的魏公子与兰小姐“化锦双飞”的凄婉爱情故事便发生于此。素有“浪漫爱情古镇·秀美水乡湿地”之称。全国著名乡土民俗建筑专家季富政称其为“山沟里的小九寨”。古镇的秦汉古街被誉为川北民居“活标本”,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夯土古镇”。柏林古镇自西汉兴市,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柏林沟
柏林沟

柏林沟古镇位于四川广元市所辖的元坝区,据道光年间《广元县志》记载:“先祖(刘备)留中郎将霍峻守葭萌,蜀定后,废葭萌迁东山下更名汉寿。葭萌县东汉时属益州广汉郡,今四川保宁府昭化县东南,即广元柏龙堡,柏林驿,是为葭萌故地。”柏林沟地处古蜀道要冲,汉代以后,蜀地东防空虚,故在蜀道南路柏林驿筑城设防,利用蜀道与阆苑等城连成一片。东有九龙山之险要,南有烟灯山之高峻,西有剑门、牛头山之屏障,北有梅岭关作后盾。但后因入蜀主路改道,使柏林沟成为了不为外人所知的偏乡僻壤。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柏林沟至今古风尤存,古建民居保存完好,堪称残留在世的川北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将军岭
将军岭

射箭乡将军岭生态旅游开发区是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开发区。将军岭位于元坝区和市中区交界处,与射箭、明觉、梅树、界牌、龙潭五乡镇交界,是明朝大将军常遇春墓地之所在。东距广元24公里,西距昭化古城20公里,面积3000余亩。景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园内有自然形成的“金笔点汤”、“银箭出弦”、“明月照金龟”三大自然景观;有常遇春陵墓、古盐井、古窑、团碑及九排动物牙齿化石等历史古籍;有苍松、翠柏、银杏、香叶树、雪松、女贞、锦鸡、娃娃鱼等350余种珍稀动植物。将军岭旅游园区属于亚热


临江书院
临江书院

“临江书院”在原昭化城内西街(现昭化中学),周围有牛头、去头、阴平、石匮诸山环绕,崇山峻岭,巍巍峨峨;更有清江、白水,渺然如带汇入嘉陵一江,山灵水秀,佳气葱郁。书院适建于西山之麓,仰望崇山峭壁,俯瞰江水波涛,故其名曰“临江书院”。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观察史查检堂先生过此,观其山色秀丽,水色涟清,更名“葱岭书院”,因地形、山势,嗣改“凤山书院”、“龙门书院”。知县程余庆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领银四百余两,建成仓库三十余音,因无粮贮,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7年)由知县吴邦率本城乡绅人士提倡捐募,首先带头捐银二百两,共捐


临清门
临清门

临清门是昭化古城的西城门,“临清”这是一句警示语,是告戒到昭化任职的GY一定要两袖清风,清政廉洁。临清门即是古城的西门,同时也是“葭萌关”的关口。经专家考证以“城”为“关”的关隘,全国仅此一处,其他地方的“城”和“关”都是分设的。


昭化汉寿坛
昭化汉寿坛

昭化汉寿坛汉寿坛是新建的一处人文景观。它有三个部分,内坛和外坛,中间由古城墙遗迹所分隔。内坛的左右两边有一对石雕兽,叫“石避邪”。内坛的中央地面上有一幅巨大的石刻地图,它就是三国时期汉寿(昭化)县的疆域图,这幅地图的面积为221平方米,有刘备于公元221年入住葭萌的寓意。外坛有一对汉阙和两座文化墙。最外面的这对石塑建筑叫“汉阙”。汉阙是汉代建筑,一般建在城门或建筑群的大门外,表0仪等第。汉阙分主阙和子阙,高大的为主阙,侧旁的为子阙。两面文化墙上雕刻的精美图案都描述的是三国时期发生在昭化的历史故事,它们分别反映的是“蜀汉兴于葭萌”、“张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云台景区
云台景区

云台山,位于广元市元坝区大朝乡境内,距剑门关15公里,距昭化古城20公里,相传是魏将邓艾被冤杀后的人头所化而成,故又称“人头山”。人们常见的是雨住天晴,云雾掠身而过的彩霞,出现在山的顶峰,故又名“云台山”。登山远眺,晨观日出,暮看云海,觉有羽化登仙,存自于超然世界的快感。为此,云台山素有小峨嵋之称。《大清一统志》载:人头山在昭化县西四十五里,山岭突出,宛如人头。后唐长兴初伐蜀,王宏贽从白卫岭人头山后,出剑门南,即此也。云台山巨石矗矗,连卷如云,海拔1254米,是周围诸峰之首,悬崖陡壁,群山环抱,怪石嶙峋,曲径险峻,古木葱郁,株形奇特,


王家镇方山寺
王家镇方山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镇方山寺年代:明至清2019年,王家镇方山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利阆道
利阆道

为古蜀道米仓道的重要分支,是古时利州(今广元)至阆中必经驿道。柏林古镇境内北起石圈子(歇马驿),南达肖家山(明驿道)、帽盒山(清驿道),贯穿南北十余公里,三里五里便设哨台,资过客歇足、纳凉,险要地段另有较为平坦之路连接,供骑乘运货之用。驿道上有四处佛爷岩,佛像数百尊。沿途黄梁参天,柏林森森,山程水驿,风物可观。柏林沟镇: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0年建柏龙乡,1950年改柏林乡,1951年改赤岚乡,1955年复柏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柏林沟公社,1984年置柏林沟乡,1922年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28公里。面积49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锁岚桥
锁岚桥

锁岚桥为铁索桥,横跨岚溪湖,为古利州(今广元)至阆中必经之处。因地势狭窄,依崇山峻岭,山岚郁积,湖面水气弥漫,如桥锁岚雾、故名锁岚桥。相传书生魏公子与兰小姐在桥上邂逅生情,私定终身,最终双双殉情,化成五彩锦鸡哀鸣双飞。后人将这凄婉的爱情故事编成川剧《岚桥祭水》《岚桥相会》,流传至今。柏林沟镇: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0年建柏龙乡,1950年改柏林乡,1951年改赤岚乡,1955年复柏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柏林沟公社,1984年置柏林沟乡,1922年建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28公里。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0.9万。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岚黎寺
岚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岚黎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5年),位于柏林沟镇岚黎村,属柏林“五岚”古景之一,清代以来培修,现保护完好。寺院呈四合院格局,四面凌空,寺内塑有释迦佛、观世音、地藏王等佛像二十余尊,数十株参天古柏围绕佛寺,环境幽美。曾在寺中设黎山书院,盛名一时。“岚桥相会”爱情故事中的魏公子曾在此攻读。据清《广元县志》记载“广南岚黎寺有张飞铁像高丈余的东晋文物”,惜已被毁。柏林沟镇:广元市元坝区辖镇。1940年建柏龙乡,1950年改柏林乡,1951年改赤岚乡,1955年复柏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柏林沟公社,1984年置柏林沟乡,1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太公山红军遗址群
太公山红军遗址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元坝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7月红31军92师二七六团团部进驻太公寺,并将太公乡苏维埃政府设在太公寺内,发生了“争夺永宁铺”、“激战檬梓垭”、“鏖战坳盘观”和“西渡嘉陵江”等有名战役,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留下大量红色革命遗址。1985年,太公乡人民政府报经广元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太公山命名为“红军山”,并着手重建革命遗址。太公红军山遗址群于1998年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市红色文化精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100个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费祎墓
费祎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费祎墓位于昭化古城东门一公里处的路边一农舍旁,现存土墓一座及石碑二块供人凭吊。费祎见于诸葛亮《出师表》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费祎曾是诸葛亮出师前为阿斗推荐的贤臣之一。费祎死后葬于昭化西门外,其墓历代有培修,自明代以来规模更加宏大,墓地四周有围墙、神道、牌坊、碑亭、费公祠、草堂等,清代雍正十三年,果亲王送六世0喇嘛返回西藏时路过昭化曾谒费祎墓时题宣“深谋卓识”匾。可惜,现在的费祎墓仅存土半堆,高约3米,墓碑二块,一题“汉尚书令费公敬侯墓”,一题“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乡敬候费祎之墓”。旁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黄龙石牌坊
黄龙石牌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龙石牌坊,位于该乡治地向东六公里的明水村,高二丈四尺,宽一丈八尺。整个建筑为三门三层楼式结构。底层为四柱,三门。中门阔五尺五寸,两侧门各阔三尺,石门柱除内侧外,其余几面均用三尺大小的连座石鼓衬之。石鼓之上倒刻石象、石狮,将柱、鼓连于一体。二、三层均为楼形。檐角高挑,石雕瓦翎,楞沟分明。顶宽一丈三尺五寸。厚四尺五寸,正中顶端三尺见方的“寿”字石帽,使其显得气势宏大,庄严肃穆。牌坊两面文字、图案内容基本一致。上方各有一块高四尺,宽二尺的匾牌。正中楷书“圣旨旌表”四个大字。每字约一尺见方。上首书“钦命四川提督学院翰林院”,下首书“报呈”二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广善寺及魁星阁
广善寺及魁星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善寺及魁星阁(元坝区)1.广善寺广善寺始建于东汉,盛于明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是印度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建立的法坛,稍晚于洛阳白马寺,为中国腹地建立的第二批佛教寺庙,是川北僧人受戒出家的著名禅院。现存寺庙为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复修保存至今,寺内藏有宋代石刻九龙碑等国家珍贵文物。成都昭觉寺、遂宁广德寺与之颇有渊源,适时出资修建,均视广善寺为主廷。保护范围:南至大门前第一级台阶,东至临街1米处,向西外延约50米至山脚,向北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2.魁星阁魁星阁又名魁星楼,始建于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昭化龙门书院
昭化龙门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龙门书院唯一四川广元市昭化镇昭化古城相府街。龙门书院始建于乾隆三年,嘉庆二十二年扩建,始为粮库,后改为学堂,初名葱岭书院,后称凤山书院,再改龙门书院沿用至今,寓“鱼跃龙门”之意。书院内现有一中厅,俗称“名伦堂”,是将当时昭化境内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记载于横梁之上,以表彰其功绩,现简称为“名堂”,这就是名堂一词的由来。保护范围:东至昭化派出所新办公楼西侧屋基,南至昭化古城石板街1米处,西至镇政府住宿楼东侧屋基,北至镇政府办公楼南侧屋基。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昭化古民居
昭化古民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古民居(怡心园、益合堂)(元坝区)1.怡心园保护范围:东至王如志住房西侧屋基,南至黄运红住房北侧屋基,西至巷道涂志华房屋东侧屋基,北至石板街1米处。2.益合堂保护范围:东至穆万城和穆万康房西侧屋基,南至古城石板街1米处,西至张小健房东侧屋基,北至扬仕清房南侧屋基。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昭化考棚
昭化考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考棚为周边县(四川昭化、广元、青川、剑阁四县)童试及府试考场。昭化考棚建于道光18年(公元1838年),设考位332个。日常为学子就读学院。作为官署建筑,院门前都建有照壁,有遮挡和“风水”作用。考院布局为南北中轴线阶梯状上升,意寓步步高升。主考总营本届考试、阅卷及录取工作,独立履行职责,由地方衙署提供安全保卫和生活服务。童生试由知县主考,府试由州府派员主考,院试由省学政署派员主考。主考负责重阅、筛选房考选送的拟录者试卷及复查、总裁录取名次,并上报放榜。副主考县试、府试、院试分别由县、府、省级官署委派人员担任。协助主考主持考务,负责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