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嘉阳.桫椤湖景区、罗城古镇、犍为文庙、峨眉武装起义旧址——八仙洞、中共罗城宝元寺小组活动遗址——宝元寺、中共同兴乡支部活动旧址——小市子、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进士严金伦夫妇合葬墓、犍为文峰塔、九井禹王宫、沉犀节孝坊、罗城古建筑群、清溪杨泗庙、犍为南华宫、向氏宅、宁氏宗祠、宁芷邨故居、芭沟风情小镇、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茉莉花基地,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嘉阳.桫椤湖景区
嘉阳.桫椤湖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四川嘉阳矿山公园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面的犍为县境内,毗邻成渝环线高速公路乐山至宜宾段和国道213线,景区占地面积38平方千米,与桫椤湖景区、蜀南茉莉香都度假村共同构成嘉阳•桫椤湖旅游环线。景区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园内有世界上唯一仍在运行的客运蒸汽窄轨小火车;有民国时期中英合资煤矿的矿业遗址黄村井;有中苏蜜月时期遗留的工业古镇芭蕉沟;有两旁覆盖有数万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的芭马运煤古道。景区获得有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绿色矿山公园、中国湿地公园、中国桫椤之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自从2011年10月嘉阳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罗城古镇
罗城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导游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1628年)。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介绍犍为罗城的建筑布局极为独特,全镇坐落于山顶,街道房舍即如一艘航船。修筑这座小城的起因十分有趣,相传明代崇祯年间,一位外地秀才到此,看到当地民众苦于缺水,生活极不方便的情形,不禁口念几句“罗城旱码头,衣冠不长久。要得水成河,罗城修成舟。舟在水中行,有舟必有水。”当地人居然也认定改造建筑是解决缺水难题的好办法,于是纷纷捐资修建,其结果就是这座举世罕见的小镇。这座船形古镇全长2000多米,宽约650米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犍为文庙
犍为文庙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科普教育基地

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至1016年)的犍为文庙,原址位于清溪镇沉犀村,至今已近900年历史。其间经历了南宋迁址城南、元末毁于战乱、明初重建、明万历39年迁址罗盘坝、万历46年迁还旧址、明末焚毁、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等“三迁三建”,中间12次大型维修,直到清咸丰年间最后一次维修,才形成今日之文庙。犍为文庙在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上,有很大特色:大成门屋面“天七文运”下泊飞角三重檐在国内独一无二,曾为意大利古建筑师卡卡拉拍手叫绝;大成殿全龙木雕撑弓在四川绝无仅有;九台上160只形态各异的蝙蝠护栏雕饰为石雕一绝;圣域、贤关旁各加一便门与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峨眉武装起义旧址——八仙洞
峨眉武装起义旧址——八仙洞

八仙洞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严寺村7组(小地名苟漕),可通数十里外的猪肝洞。1935年1月27日,共产党员何克希根据党中央“开拓新的游击区域,发展与创造新的苏区,赤化全川”的指示精神,同共产党员和允恭、唐杰等,在峨眉县城领导举行武装起义。计划是:动员一切力量,组织起义,占领县城,扩大影响,继续组织力量,组织起义,打通雷波、马边、屏山、峨边,创建雷马屏峨武装割据红色区域,牵制军阀刘湘的军事力量,迎接中央红军入川。当时,何克希、和允恭利用与地方武装团委会副委员长贺侣皋等亲戚关系,常往来于团委会,结识了一批官兵,进行策反工作。他们与打入常备队做


中共罗城宝元寺小组活动遗址——宝元寺
中共罗城宝元寺小组活动遗址——宝元寺

中共罗城宝元寺小组活动遗址——宝元寺位于犍为县罗城镇新光村二组。1927年,中共荣县县委建立后,纷纷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粮活动,对毗邻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9年10月,中共荣县留佳场支部书记刘羽军,党员李志新、张青云、刘承志、林绪光先后到犍为县罗城、金石井、南阳、竹山、大同、新盛等地秘密发展农协会员200多人,建立“工农红军犍为罗城农协分会”,向志诚担任农协主席,张启贤任文书,但槐清(宝元寺槐清和尚)管钱粮,农会积极分子戴述先管武装。农协下设13个小组,每个组由10至30人组成,唐小哉、向志中、税其方、戴怀清等积极分子为组长


中共同兴乡支部活动旧址——小市子
中共同兴乡支部活动旧址——小市子

小市子位于犍为县同兴乡小市子村2组。1933年冬,中共嘉定中心县委派遣党员段祺臻、梁祚超到犍为、沐川、马边三县,以马边河一带煤矿区为重点,发展党的组织,组建革命武装。段祺臻、梁祚超以卖布为掩护,先后到沐川县高笋、舟坝和犍为县同清(现同兴乡)一带活动,发展进步青年教师潘英仲为党员。嘉定中心县委派潘英仲到同清场(同兴建坛罐窑电站淹没)以开店为掩护,以同清小学校长身份,先后发展青年教师何学儒、进步青年田正太入党。1934年初,经嘉定中心县委批准,在小市子(现同兴乡小市村)成立犍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同兴乡党支部,何学儒任书记。为加强对同兴乡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
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坝知行小学(现犍为县石溪镇石马村小学)位于犍为县石溪镇石马坝村4组。1940年2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将眉山县委负责人李公表调离眉山,经康煤厂会计股长吴昌位介绍,到石溪乡石马坝私立知行小学任教,任教务主任,党内关系直接与梁华接头。1940年下学期开学时,知行中学附属小学与知行小学合并,改为石溪第二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增多,教师缺额大,共产党员帅德昌调到该校任高年级三班班主任。1941年春,共产党员李银辉、帅世祺到石溪第二小学任教后,随即建立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李公表任书记,隶属乐山中心县委领导。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成立后,根据上级指示积极开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进士严金伦夫妇合葬墓
进士严金伦夫妇合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士严金伦夫妇合葬墓年代:清2019年,进士严金伦夫妇合葬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犍为文峰塔
犍为文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龙孔镇文峰村文峰山,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塔高9层30余米。据史载,文峰塔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塔高9层30余米。,也就是公元1608年,有着400年的历史,犍为人习惯地把它俗称为白塔寺。文峰塔巍峨屹立于文峰山的最高处,它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在虫吟鸟鸣的伴奏中,默默地展示着自己的英姿、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悠远。远眺文峰塔,拔天擎地,犹似一支饱蘸文墨的如椽巨笔,书写于蓝天青山之间。塔内有螺旋形石梯拾阶盘旋而上,直通塔顶,中间塔层每层皆有窗,透过塔窗可了望远山近水。每个窗眼后面都有神龛,塑有神态各异的神像、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九井禹王宫
九井禹王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井乡最早为九井场,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九井场因九井坳而得名,九井坳因古时曾在此开过9口盐井而得名。场外,还星罗棋布地坐落着禹王宫、川祖庙、万寿宫、南华宫等4座寺庙。1958年,乡政府从九井坳搬到国道213线董家沟时,因新建政府和学校,将庙宇拆除,古场九井坳逐渐消失,仅存禹王宫。禹王宫建于大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占地约2亩,为县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禹王宫。2006年,将禹王宫列为犍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九井禹王宫(犍为县)保护范围:建筑围墙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沉犀节孝坊
沉犀节孝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沉犀节孝坊位于犍为县西南部历史文化古镇清溪镇,沉犀村三组。是当地有名的一景。这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牌坊,牌坊以南200米是马边河。坐西向东,面积100平米,是青石仿木建造,结构完整,保存完好。1998年被列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沉犀节孝坊说的就是清代一余姓女子,在19岁嫁到王家,27岁守寡,将公婆分别赡养至85岁和94岁,并将一对儿子抚育成人,成家立业一事。对于牌坊,《犍为县志》也曾有资料记载:“嘉庆七年建,时川督题‘从一而终’。王仲贤妻,乾隆间,孝翁姑,抚二子成家。”沉犀节孝坊为三重檐牌楼式石坊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罗城古建筑群
罗城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60公里,坐落在一座椭圆形的山丘顶上,主街为船形结构,东西长,南北短,很象一把织布的梭子,所以又有人称它为“云中一把梭”。据说,从高处俯视,古镇象是一只搁置在山顶上的大船,街面是船底,两边的房屋建筑是船舷,中部的戏楼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好似大船的尾篷,西端的天灯石柱恰似大船的篙竿,灵官庙右侧长22米的过街楼犹如船舵。正因如此,古镇被称为“中国的诺亚方舟”。..1992年,罗城镇被四川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6月,四川省政府公布罗城古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群占地范围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清溪杨泗庙
清溪杨泗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泗庙:位于渠成村二组,初建于明代,主体建筑保存较好。坐北向南,两层建筑,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建筑面积437平方米,现存正殿、大殿。正殿面阔4柱3间18.15米,进深6柱5间12.05米,通高9.5米,为穿斗抬梁木构架,重檐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在厢房戏楼遗址上有长方形青砂石质建修碑记1通。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犍为南华宫
犍为南华宫

南华宫:位于万寿街,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566平方米。现存前、后殿,总面阔16.3米、进深25.15米。青石台基,高1.2米。其中前殿面阔5间16.3米,进深6.25米。穿斗抬梁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两侧山墙为马鞍形风火砖墙,高10米,前后塑飞檐翘角。前厅与正殿间有一小天井。中间无墙壁,右侧有厢房两间,面阔6.1米,进深4.05米。正殿面阔3间16.3米,进深13.5米。砖木构,小青瓦屋面。该建筑用材质优硕大,工艺精细,原是广东会馆。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向氏宅
向氏宅

向氏宅:位于建华街32号,据传为宋代犍为县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由门厅、正厅、两侧厢房构成四合院落,穿斗抬梁结构,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其中正厅面阔4柱3间9.54米,进深9.2米,厅两侧均有古青砖砌筑的圆拱门;厢房为3柱2间,面阔6.42米,进深5.3米至8.3米。整个建筑用材均为楠木。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宁氏宗祠
宁氏宗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氏宗祠:位于和平街68号,建于清代。坐西向东,占地面积685平方米,建筑面积398平方米。青石台基高1米,总面阔16米、进深24.91米。抬梁穿斗木结构,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正厅前的天井两侧有马头墙。建筑梁柱为桢楠名木,柱径40厘米。正厅檐口塑戏剧人物数幅。整个建筑用材硕大,保存较好,对研究当地古代建筑提供了参考资料。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宁芷邨故居
宁芷邨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芷邨故居:宁芷邨是川南知名金融实业家,曾以大股东的身份于1938年12月在嘉阳煤矿第一次股东会上,当选为该煤矿监事。如今成为旅游观光热点的嘉阳小火车,便是出自他手。宁芷邨故居当地人称“铜门坎”,占地面积197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有6个天井,最大的一个天井达100多平方米,最小的一个10多平方米。位于庭院深处,坐落着保持清代原貌的绣花楼。其门楼的样式与智园相似,但更为高大,遗憾的是墙头的石雕白菜,已损毁得不见踪影。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芭沟风情小镇
芭沟风情小镇

芭沟风情小镇位于犍为县芭沟镇,坐落于群山环抱的“芭蕉沟”,距县城30公里,面积120公顷,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人文历史,是嘉阳·桫椤湖国家AAAA级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规划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特色风情小镇。风情小镇因嘉阳煤矿的入驻发展而成,已有70余年的历史,是一座近现代小镇,沉淀了英式、苏式风格建筑与川西南民居群落并存的建筑文化,以东方红广场、毛主席语录、黑板报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抗战运煤遗址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及被称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活体里程碑”和“实体博物馆”的黄村井为代表的工业文化。风情小镇气候宜人,平均


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
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阳小火车,一辆运行在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北15公里远的一条只有19.84千米的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嘉阳小火车特色这辆蒸汽火车的轨道距离仅762毫米,比国家标准列车的轨距少了近一半,铁路全线仅19284米,往返一次需2个小时,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的山区,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铁路1959年建成通车至今45年来,就一直是这里村-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小火车的客运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人次。这条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茉莉花基地
茉莉花基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初秋时节,踏进蜀南茉莉花基地——犍为县清溪镇胭脂村,阵阵优美歌声伴随茉莉花香扑面而来;茉莉花丛中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现代新农村画卷逐一展开。茉莉花是犍为县县花。据《犍为县志》记载:犍为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据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所产茉莉鲜花朵大、瓣厚、洁白,香气浓,品质优。为把茉莉花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该县在寻找农民增收致富途径中,注重发掘传统产业的现代内涵,在清溪、玉津等4个乡镇建起了西南最大的3万亩茉莉花基地,并向周边乡镇辐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