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汉景帝阳陵、汉阳陵博物馆、咸阳博物馆、萧何曹参遗址公园、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北杜铁塔、咸阳湖、汉惠帝安陵、汉成帝延陵、汉哀帝义陵、周陵、汉平帝康陵、秦郑国渠遗址、秦咸阳城遗址、五陵原、咸阳古渡、胡登州墓,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渭城镇,由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成,占地1100亩酒庄,可年产高档葡萄酒3000吨。酒庄采用意大利托斯卡纳式的建筑风格,将建成一个集优质葡萄种植、高端葡萄酒生产销售、葡萄酒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四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葡萄酒酒庄。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是西咸阳新区秦汉新城先期实施的都市农业项目之一,酒庄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与西咸新区的规划和要求高度适应。酒庄的整体设计中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葡萄园,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的现代田园风光和观赏游览,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的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前一百四十一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经过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发现,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
汉阳陵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依托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汉阳陵帝陵封土高约31米,陵底边长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陵园为正方形,边长4l0米,四边中央各有一门,均距帝陵封土110米。经过三十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探明,汉阳陵
位于古城咸阳市中心的中山街,馆址原是建于明代初年的咸阳文庙,1962年改建为博物馆。咸阳是秦王朝建都之地,又是汉陵集中所在,因而咸阳博物馆所藏文物以秦汉两代为主,其中以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最为出名。建筑面积3855平方米,陈列面积1216平方米。咸阳博物馆属于地域性综合博物馆,现有七个陈列室,其中秦咸阳历史文物陈列室三个,西汉帝陵文物陈列室一个,西汉3000彩绘兵马俑专题陈列室二个展出文物7000余件。馆藏周、秦、汉、唐历史文物近2万余件,有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石刻、字画、玉器等。陕西咸阳延伸阅读:·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在萧何与曹参两位汉丞相陵墓区的基础上于2014年7月建成,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以东2公里的瓦刘村,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第一个生态园林项目。“萧何月下追韩信”、萧规曹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中国众多历史人文典故中,萧何、曹参无疑是知名人士。但与他们的赫赫名声相比,他们的墓冢遗址却一直默默隐迹于田地间,经受着农耕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种种破坏。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沉寂多年的萧何、曹参遗址被列为西咸新区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经过生态、文化、休闲等多方位设计、完善后,作为西咸新区空港
大石头关中民俗休闲度假村突出乡村自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特点,以醇厚的民风民俗、特色的旅游品牌来吸引八方来客。据了解,度假村项目建设期共8个月,分两期建设,预计明年4月份建设完工。第一期主要完成新村石雕大门、天外飞石景观、村标路标、村级阵地、农家餐饮、农家宾馆、停车场的建设;第二期核心为乡村公园建设。届时,全面建成后,每天可接待1000人来休闲观光、餐饮娱乐和旅游度假,计划5年内全村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景区地址:渭城区周陵街办大石头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渭阳东路(咸阳湖风景区内),该馆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投资近2000万元,集遗址保护和文物展示为一体,整个建筑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仿古廊榭,下部为博物馆,主体建筑外立面雕刻有古渡历史典故,再现了古渡历史脉络与繁华景象。该馆于2013年4月建成竣工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咸阳古渡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建设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对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底蕴有着重要意义。在建设管理中,既要突出博物馆的历史价值,更要突出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历史文化体验。咸阳古渡从商
顺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东北20公里处渭城区底张镇韩家村。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杨氏死于咸亨元年(670),先以王礼安葬。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遂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改墓称陵。中国唐武则天(武曌)之母杨氏墓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8公顺陵里的陈家村南(唐时称洪渎原)。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九月,年92岁,以太原王妃礼葬。武则天即位后,于永昌元年(689)尊母为忠孝太后,改墓为明义陵。天授元年(690)九月又追尊为孝明高皇后,改称顺陵。196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顺陵进行勘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造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阳湖”生态景观建设总体规划西自西宝高速公路渭河桥,东至机场高速公路桥,全长15.56公里。一期规划的“咸阳湖”位于咸阳铁路桥以东450米处至中华小区西侧,长5500米,水面宽度350至400米。“咸阳湖”生态景观建设以渭河、沣河为主轴,以渭河两岸、沣河两岸与沣河新区为条带,形成以咸阳“五陵塬”为历史背景,通过渭河“咸阳湖”使水系与南北两岸现代景观相交融,各个景观相互渗透,极力营造人力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生态景观。为了充分体现尊重历史、复兴文化、改善生态、再铸辉煌的理念,“咸阳湖”两岸将以两寺渡公园、钓台西照、细柳清风、渭水晚情、防
安陵是汉惠帝刘盈的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村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生的儿子,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二百一十年)。。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即位于汜水之阳,尊王后吕雉为皇后,在今临潼县武屯乡立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刘盈时年六岁。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高祖崩,刘盈继皇位,是为汉惠帝,时年十七岁。惠帝在位期间,和亲匈奴,稳定边境形势,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修筑了长安城。长安城的修建工程十分浩大,以后又建了长安的主要商业市场--西市,还把皇宫从长乐官迁至未央宫,未央宫成为皇帝议事和居住的中央政府。惠帝为人仁
延陵,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陵陵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布在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严家村一带。陵墓建于渭水北岸的黄土台塬之上,海拔高度在470—480米间,陵区大部分处于耕地之中。地势较为平坦。其南侧塬阶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经的渠道。陵区北部有咸阳至泾阳的公路通过。陵南塬下地势宽平,再南为渭水,自渭河河谷北望,处于塬上的延陵显得特别高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延陵陵园平面与一般正方形汉陵不同,为南北较长的长方形,东西宽382米,南北长400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门置双阙,今四门阙址仍存。二阙间距约12米。两阙址台基总宽约48米,进深约
刘欣(前35—前1年),元帝庶孙,定陶王刘康之子,母丁姬。刘骜死后继位,时年29岁。在位7年(前7—前1年),病死,葬义陵。年号建平、元寿。汉哀帝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南贺村东南,刘欣是元帝的庶孙,定陶共王和丁姬的儿子。因成帝无子,刘欣的祖母、元帝傅昭仪多方活动,力劝成帝让刘欣续嗣。于是在公元前8年,刘欣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成帝就去世了,刘欣即位,他在位期间,为了缓和社会危机,曾以师丹为大司马,实行“限田、限奴婢”政策。规定诸王、列侯以至百姓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结果遭到了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只得不了了之。在政府重赋和地主兼并的压迫
周陵,是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称,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陵现有文王、武王陵各一座,木牌坊一座,献殿两座,配殿两座,有“小碑林”之称的宋以后历代皇家祭祀碑石40多通。陵园以西2000多株古柏,青翠森森。近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周陵进行了全面整修翻新,开发旅游资源。重修围墙,整修在殿、登陵踏步和碑楼,翻修东西碑廊和配殿,泥塑彩绘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像,对文王、武王陵和陵园进行绿化等工程。
汉平帝康陵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大寨村之西。西汉平帝刘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陵园略呈正方形,东西423米,南北413米,四面垣墙之中建有阙门,今遗迹无存。陵冢形如覆斗,近冢顶内收成台,台面距冢顶5.5米。陵冢通高30.6米,陵基边长约210米。孝平王皇后陵在陵园东南距帝陵570米处,封土为覆斗形,底边长86米,顶边长33米,高10米,周围出土大量汉代砖瓦。平帝刘(前9~5),字乐,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三岁嗣立中山王。元寿二年即皇帝位。元始五年被王莽鸩杀。同年葬于康陵,时年仅14岁。孝平王皇后,王莽之女,元始三年嫁平帝,立为
秦郑国渠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郑国渠是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于1930年主持修建的。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渭河的北岸。秦咸阳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也是秦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的都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商鞅首先在城内营筑冀阙,以后历代秦王又增建了许多宫殿。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吸收了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仿建了六国的宫室,扩建了皇宫。滔滔的渭水穿流于宫殿群之间,就象是银河亘空,十分壮观。整个咸阳城“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各宫之间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195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咸阳城遗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五陵原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阳原上,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先秦、秦汉和隋唐时期,一直发挥着"强本弱枝"的重要作用,并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地理区域,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诸如商鞅变法、秦朝建立、徙民五陵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争多发生在这里;诸如田千秋、马援、豆融等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人物亦多出自五陵。五陵原地区还出现了诸如董
“独怜幽草涧边生,夜有黄鹂深处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咸阳古渡几千年”。就是咸阳的渭河渡口,横贯关中的渭河,从古秦都咸阳旁边流过。古桥遗迹,在隐没百年后数年前重现人间。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渡品处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咸阳古渡”为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交通、经济、军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桥梁建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证。
胡登州墓·明代·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窑店村西北。保护范围:墓葬封土及墓碑四面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0米。2003年,胡登州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窑店村:窑店村……窑店村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