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好玩地方必去旅游景点景区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老爷山、察汗河景区、八寺崖遗址、元朔山、达坂山、广惠寺、鹞子沟景区、黑泉水库、大通明长城遗址,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老爷山
老爷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老爷山,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距西宁市30公里,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附近山势雄伟,风景最优美的山峰。老爷山自古以“苍松蓊翳,石磴盘梯,川流萦带,风景佳丽”而闻名遐迩。当你途经时,翘首仰望,只见丹崖翠壁,腾云走雾;苍松杂树,负势竞上;山道盘旋,宛如羊肠。景色四时不同而终年常新:春则山岚缭绕,夏日佳木葱笼,金秋红叶似火,寒冬银装素裹。老爷山岩体主要有石灰岩构成,长期流水侵蚀、风化等外力作用,多形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察汗河景区
察汗河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察汗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距西宁市区50公里的大通县宝库乡。这里郁郁葱葱的森林遮掩着奇峰、小溪。每年六月间盛开的杜鹃花,更给其平添几分妩媚。冬季里的冰瀑与造型奇特的石林相互呼应,令人称奇叫绝。察汗河景区不仅景色如画,而且还分布有许多动植物资源和山珍野果,植物有圆柏、桦树、杜鹃、绣线菊等多种植物,常绿与落叶并存;动物有岩羊、蓝马鸡、雪鸡、红隼等;山珍野果有冬虫夏草、莓子、草莓、野樱桃、蘑菇和蕨菜等应有尽有。大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舞蹈纹饰彩陶盆的故乡,生态的家园,“花儿”的沃土,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察汗河是蒙古语,译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八寺崖遗址
八寺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寺崖遗址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沟乡八寺崖村。遗址面积约200×150米,文化堆积厚40-120厘米,遗址处在村庄东部,大部压在村庄之下。村庄院墙及地面夹杂有陶片、石器、杂骨等遗物。部分院落中尚留有原貌,其余大部已为建庄院时被清除。遗址北部靠山坡处形成2-3米高的断崖,断崖上暴露有灰层及残墓葬与人骨。建造庄院时曾发现许多墓葬及完整的陶器、石器。调查时曾经征集陶器10余件,石凿、石斧各1件。从陶器看,此遗址为卡约文化上孙类型。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元朔山
元朔山

旧时称北武当,又名元朔山,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市附近一座山势高峻雄伟,风景秀丽的山峰。老爷山岩体主要有石灰岩构成,长期流水侵蚀、风化等外力作用,多形成奇峰岩洞和峡谷,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峭,危崖耸立,从南坡登山峰顶端确有“华山之险”。老爷山植被生长茂盛,计有百余种植物,以云杉、柳树、白杨、红柳及多种灌木为主。每到盛夏季节,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丛林中玫瑰、牡丹、芍药、金露梅、银露梅及各种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达坂山
达坂山

达坂山达坂山(达坂:蒙语,意为山口;山岭)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气候凉温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地区,特别是北侧的宽阔浩门河谷全部种植着小油菜,成为国内闻名的百里花海。南侧的大通县为青海省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南侧的宝库峡及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黑泉水库景色迷人。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广惠寺
广惠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寺,原名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合官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洲”。位于大通县东峡乡衙门庄村北侧,距县城桥头镇30余华里。据史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当时名为郭莽寺(郭莽,藏语是“多门”的意思),属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系统。据史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当时名为郭莽寺(郭莽,藏语是“多门”的意思),属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系统。建寺初,只有显宗经院,康熙初又设密宗院,遂成了显、密双备的寺院。当时和塔尔寺、佑宁寺、隆务寺、夏群寺等齐名,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鹞子沟景区
鹞子沟景区

鹞子沟景区距西宁市53公里,是天然的青海云杉分布区,风景秀丽,为国家AA级旅游区,面积1633公顷,与广惠寺隔河相对,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是西宁市民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鹞子沟景区像一条逶迤起伏的绿色长龙,蜿蜒盘曲在大通县东峡镇广惠寺的对面,坐落在碧波涌翠、明澈如玉带的东峡河畔,总面积1633公顷,是一个以云杉为主,伴生有桦木、山扬的针阔叶混交次生林区。对鹞子沟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因这片浩瀚的林区内栖息的鹞子数量非常多,它们翔集在林间,自由繁衍生息,把这里当作它们的天堂,人们取名此地叫鹞子沟。二是由于鹞子沟中间一道山梁将林区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黑泉水库
黑泉水库
国家水利风景区

黑泉水库位于宝库河上,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备防洪、发电、环保效益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量1.82亿立方米。“高峡出平湖”是黑泉水库的真实写照,5.34平方公里的水面,将两岸青山翠谷倒映无余,当你乘船逆流而上,便会发觉远处祁连群峰的皑皑白雪与近处景物曲线刚柔相济,互相映衬,显得格外明丽。泼水佛——在黑泉水库大坝东下侧的公路旁,有块巨大石崖翼然突出,据说,在平滑的崖壁卜,有一尊佛像笑盈盈地盘腿坐在莲花从中,面容安详和善,栩栩如生。但此佛一般情况下并不显身,只有在善男信女或游客净手焚香后,将洁净的泉水泼于其上,方才显现,农冠纹理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
大通明长城遗址
大通明长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大通明长城遗址列入了国家长城保护计划,国家文物局已下达抢险加固工程的立项批复,前期设计规划工作正在进行。据悉,东起大通与互助交界处,西至大通与湟中交界处的大通明长城遗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被专家誉为青海的“八达岭”。2007年,大通明长城被列为中国长城调查项目,日前又列入国家长城保护计划。为完整保存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丰富西宁周边的历史文化旅游内涵,我县近日聘请兰州大学和敦煌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再次对明长城遗址做了全面考察,制订了详细的《大通县明长城保护规划》,拟建成一处明长城遗址公园,最终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的目标。

青海省西宁大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