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承德避暑山庄、磬棰峰、普陀宗乘之庙、普宁寺、普乐寺、承德魁星楼、热河都统署、文园狮子林、承德关帝庙、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承德城隍庙、热河文庙、如意洲、僧冠峰、热河城隍庙、云山胜地、月色江声、永佑寺舍利塔、承德烟雨楼、烟波致爽,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清代前中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理政务,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
导游磬锤峰的形成得归功于地质运动,数百万年以来,随着地壳运动,承德渐渐形成许多千奇百怪的岩石,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构成了千岩竞秀的“丹霞地貌”。看点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承德一带是汪洋大海,磬锤峰处是海眼,岸边人以捕鱼为生。有一个海怪经常出来吃人,一个小伙子为民除害,用鱼叉扎瞎了海怪双眼。龙王大怒,将小伙子擒入龙宫绑在后花园,准备剖腹挖心。龙女路过见小伙儿眉清目秀,威武不屈,遂产生爱慕之情,决心搭救。于是就盗取了龙王的定海针,带小伙子逃出龙宫。龙王派兵追赶,龙女便甩出定海针,将海眼堵住,这里就渐渐变成了陆地,龙王无奈就逃到别的大海去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年后建成,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这座寺庙内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近年来,在大红台上的“御座楼”隆重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它通过提炼寺庙落成、皇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
普乐寺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东岸山岗上。据《普乐寺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民族0活动后,西北边疆地区多年的0混战局面得以统一。因巴尔喀什湖附近和葱岭以北各少数民族首领每年来避暑山庄朝见乾隆帝、扈从木兰秋□而建此寺。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乐寺占地面积2.17万平方米,面西。以宗印殿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布局为典型的汉族佛寺传统形制,依次为庙前广场、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配殿和宗印殿。宗印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建于1.36米的基座上,前后
魁星楼风景区位于承德市区南部半壁山之巅。占地5万平方米,周围800米围墙由虎皮墙石,青砖砌成雉堞,顺山崖蜿蜒,似一条巨龙与主楼相掩相映,增强了景观气势。主景区由数组仿青建筑组成,占地规模比原址要大出数十倍,又增添了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新景观。整组建筑色彩斑斓,宏伟壮观。魁星楼景区主体建筑依山就势,叠峙而起,自上而下依次为楼、廊、殿、阁、苑,呈现独特的道教建筑风格。主楼建于山巅,拔地接天,气势宏伟,供奉开文运点状元的魁星神。山腰处的碑廊开阔舒展,镶68块古代先贤人物碑刻,16块与道教和魁星信仰相关的特色碑刻,还有11块大型木雕情景画,展现
热河都统署位于承德东省府街。初建时是清热河总管衙门,乾隆三年改总都统为副都统,嘉庆十五年升为都统,皆属其处。热河都统辖承德府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1914年设立的热河省,其政府仍在此地。今署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仪门外为大影壁,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东西都有配房。三堂以后为都统内宅。西面是花厅,东面还有一些附属机构等。为我国少数清朝高级行政官府,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均较高。
文园狮子林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一个主要景点,它坐落在水心榭东银湖错落的小岛上,文园狮子林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7),为仿苏州狮子林而建,园内假山崎岖,建筑精巧玲珑,具有元代大画家倪云林笔下的狮子林图及江南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的意蕴。文园狮子林在日本侵占热河时被毁,仅存基址。1992年,承德市民为了弘扬祖国文化,再现山庄辉煌,自发开展了“爱我中华,修我文园”的活动,上至省、市领导,下至中小学生纷纷为修复文园捐款。目前,文园已对外开放。文园狮子林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每一景都具江南秀色,园内十六景为:狮子林、虹桥、假山、纳景堂、清心阁、藤架
关帝庙所供之神是关羽,也有称关圣人的。承德关帝庙景区,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西南侧宫墙外20米处,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关帝庙。关帝庙曾于乾隆二十五年扩建两侧跨院,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形成最后的格局,使这座寺庙更加符合皇家寺庙的建筑规模和等级。新庙落成,乾隆题御匾“忠仪伏魔”,立御碑二座,并亲自进庙拈香瞻礼。重修后的关帝庙气势更加宏伟辉煌、设置更加完备。自此,这里不仅是朝廷-、各族首领和外国使者来热河点香礼佛重要庙宇,也是行辕之地。历时几百年的沧桑,关帝庙已成为残垣断壁,后于2002年重建和修复大小殿宇20多间,恢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环抱承德市区,距市区约2.5公里,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总面积1.06万公顷,规划为四个景区,和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相融。山庄和寺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公园之中。公园四周群山绵延,青山如黛,层层的山峦如列屏障,武烈河蜿蜒流淌,有机地将山庄、寺庙、森林、奇峰联结起来,融于苍穹。朴素淡雅的山庄,金碧辉煌的寺庙,形貌各异的奇峰,窈窕似练的流水,和大片的森林交相辉映,互相借景,组成了一幅壮阔无比的绮丽风景。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众多,有擎天而立的磬锤峰,有昂首凸目的-石,有袒胸露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承德城隍庙景区位于承德市中心,西大街路北,距避暑山庄约1公里。这是一座典型的汉式寺庙,格局简炼。一如随意散落在江南某个小镇的庵院庙堂,但是稍加留意
热河文庙建于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是当时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还是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由于承德在清代所处的特殊地位,热河文庙在全国文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建制上考证其为全国三大孔庙之一,与北京、山东曲阜孔庙齐名。清朝皇帝曾多次在这里举办祭孔大典,同时促进了当时热河的科举制度发展到空前盛世。热河文庙作为皇家敕建寺庙,与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其它寺庙共同构成环列避暑山庄周围的皇家寺庙群,是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百年间,它不仅见证了康乾盛世祭祀礼仪的庄重神圣
如意洲在避暑山庄月色江声岛北。为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实际上该岛有堤坝与湖岸相连。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为宫殿区。面积3.5万平方米,为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洲上现存建筑较完整,布局精巧灵活,利用长廊、短墙划分景区,既有北方四合院特点,又采江南园林手法。主要建筑有无暑清凉(门殿)、观莲所、金莲映日、水芳岩寿(后改名乐寿堂)、延薰山馆、一片云、沧浪屿等。河北承德市
介绍位于市区南部,因形似僧帽而得名。海拔650米。相传观此山山顶的景色变化可知天气的变化,所以为人所称奇。春夏秋三季,一早一晚,峰顶都会有淡淡的云雾笼罩,严冬时节则银装素裹,苍茫壮丽。承德著名旅游风景区——僧冠峰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正南,峰的相对高度300米,海拔650米。峰顶形似一僧帽,乾隆帝题名僧冠峰。山峰风景山峰东临武烈水,南倚九华山,绵亘起伏,层峦叠嶂。春夏秋三季,早晚之间,峰顶云雾升腾,似薄纱轻绢,清丽淡雅。严冬时节银装素裹,苍茫壮丽。这座山的奇妙之处在它还能“以云气聚散占晴雨辄验”,据说一年四季只要看山顶景色的变化,
介绍位于承德市西大街文庙西路北,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前为山门殿,门前分列旗杆和石狮,门内左右各有钟鼓楼一座。正殿悬有乾隆帝御题匾额“福荫岩疆”,庙内有乾隆御制《热河初建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有序石碑,详细记载了城隍庙营建始末。河北承德市
介绍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1间。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河北承德市
介绍月色江声在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为一椭圆形岛屿。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湖3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房后莹心堂,亦为清帝书斋。堂后四合院,康熙帝题额为“湖山罨画”,开窗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罨映如画。门殿外的支柱,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这是山庄建筑三绝之一,据说这样的设计处于康熙的授意,寓意“上
介绍永佑寺舍利塔又称六和塔。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见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挺拨秀丽,为报其母恩,于京师仿建两塔,并于次年在山庄建永佑寺,乾隆十九年又于此仿建一塔。后京师两塔一毁于火,一倾圮,乾隆帝一面追查责任,一面引以为戒,加固山庄之永佑寺塔,至二十九年才告竣,历时十年。现永佑寺建筑大部已毁,仅存石碑数通,其中乾隆二十九年碑一面刻《御制永佑寺舍利塔记》,一面镌《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并序》,为研究兴建避暑山庄的重要史料。永佑寺塔为八角九层密檐式,高66米,建于高台之上。第一层塔身周有抱厦。塔身内部
介绍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清乾隆帝南巡,见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景色秀丽,遂摹其图,并于山庄内按图兴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动工,翌年完成。此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3间,后有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回廊环抱。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杨书屋,西为对山斋,均3间。东北为八角轩一座,东南为四角方亭一座。西南垒石为山,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蹬盘旋而上,山顶有六角敞亭,名翼亭。此楼是澄湖视高点,凭栏远瞻,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诸处历历在目。每当夏秋之季,烟雨弥漫,不啻山水画卷。河北承德市
介绍烟波致爽在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之后。为清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殿因此得名。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宫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居于此殿。嘉庆和咸丰帝病逝于此。咸丰皇帝就在此处签署《北京条约》,现殿0有牌子提醒人们这一段历。河北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