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广东省河源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必去景点景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介绍和排行榜,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老隆福建会馆)、邓缵先故居、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旧址、红二师师部旧址、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龙川县农民军总部旧址、第二次东征左路军指挥所旧址、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黄居仁故居、黄克故居、叶卓故居、黄强故居、阮啸仙故居、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苏区革命遗址群、河源烈士陵园,广东省河源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老隆福建会馆)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老隆福建会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即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的福建会馆,坐东南向西北。为清代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址。三进院落式布局,灰沙夯墙,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面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大门前檐二石柱,青麻石质门框、门槛、门礅,木门页。中厅抬梁式结构屋架,十五架。上厅前部有轩廊和石柱。会馆建筑设计精巧,雕刻精美,古色古香。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为闽籍商人同乡会会址。土木结构,三进院落式布局,总面宽15米,总进深38米,建筑占地面积570平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邓缵先故居
邓缵先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邓缵先故居位于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建于清代1780年,距今有230年。邓缵先是百年广东援疆第一人,他戍边新疆18载,历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县知事,胸怀高远,爱国、爱民、爱疆,为官清廉勤政,兢兢业业为新疆人民服务,尤其多年在南疆为当地维吾尔群众造福。他以文载史,保境安民,先后编纂了两部县志开新疆地方史志先河。邓缵先死于-,为戍边壮烈捐躯。邓缵先故居爱国廉政教育基地由邓缵先故居、邓缵先纪念馆、邓缵先雕像广场、清风廊等多个廉政文化景观组成,让前来参观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自觉增强廉洁意识。2011年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湖子仓。1927年12月,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大力帮助下成立,钟一强任主席。这是第三次东江大暴-动-的胜利成果,是全国第一批苏维埃政权之一。该旧址建于清代,原是黄布大地主黄振云的粮仓。人民公社化时,曾作为公社林场场址,进行了拆改,“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1977年,由县政府收回产权,进行维修复原,并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重新在原址按原貌进行了全面维修。该旧址坐西向东,五间二进,左路横屋,总面阔19.5米,总进深16米,檩条山墙结构;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旧址
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旧址位于紫金县古竹镇墟陈家祠新书房。祠建于清代,四合院式布局,砖木构筑,硬山顶,建筑面积989平方米。新书房为两层楼房,青砖砌筑,建筑面积237平方米。1939年3月,东江各县党代会在紫金古竹镇新书房召开,由省委组织部长李大林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精神,讨论东江各县发展党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及敌后游击战争问题。会议成立了中共东江特委机关。设在陈家祠。由林平任书记。下辖紫金、五华、龙川、和平、博罗、海陆丰、增(城)、龙(门)等县委和河源县工委。1940年6月惠阳、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红二师师部旧址
红二师师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和党代表办公旧址位于苏区镇炮子村福星楼,初建于清末,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2011年重建。1927年10月,撤退到海陆惠紫的“八一”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同月,红二师进驻紫金,师部和党代表办公地设在炮子福星楼。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在这里指挥武装斗争,给--武装以沉重的打击。1928年3月,因国民党-派派重兵“围剿”,红二师与赤卫队一起保卫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人民群众撤出炮子,安全转移。后在海、陆、惠、紫、五等县坚持开展游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
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赤溪村宝善楼。建于清末。平面呈长方形,高五层,四角设炮楼,外筑围墙,为砖木构筑,建筑面积990平方米。1930年12月15日,海(丰)陆(丰)紫(金)苏维埃政府成立,推选林覃吉、杨沛、曾添、钟一强、陈荫南为主席团,1931年春起在此办公,领导海丰、陆丰、紫金和惠阳高潭区的土地革命,使农民第二次分得了土地。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到处听到:“千年铁树开红花,万载土地还老家;翻身全靠共产党,不靠天官土地爷”的歌声。一连四造都夺得了大丰收。期间,省农运特派员戴耀田,在此举办海陆紫战地训练所,培训了军事干部300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龙川县农民军总部旧址
龙川县农民军总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川县农民军总部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百岁街朱家祠。1926年5月中旬,龙川县农民协会成立后。为适应农会斗争需要,6月初在县城朱家祠成立县农民自卫军总队,以保卫县城各革命团体,保护“二五”减租的顺利进行。广州农讲所毕业的龙川籍学员黄自强任总队长,队员由各区、乡农协选调80余名青年农民组成,后发展到400余人。经培训后的县农军总队,分赴各区乡为组织农民武装斗争打下基础,为保卫农会政权和维护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县农军总队队部设在县城朱家祠。该宗祠建于清代,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硬山顶,面积300平方米左右,今基本保存完好。2011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第二次东征左路军指挥所旧址
第二次东征左路军指挥所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为清代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址。会馆建筑设计精巧,雕刻精美,古色古香。三进院落式布局,灰沙夯墙,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面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大门前檐二石柱,青麻石质门框、门槛、门礅,木门页;中厅抬梁式结构屋架,十五架;上厅前部有轩廊和石柱。1925至1927年,澎湃曾两驻福建会馆。1925年秋,陈炯明下辖的海丰县县长逮捕农会干部多人。澎湃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与何长工、林务农等人前往老隆陈炯明司令部谈判营救海陆丰农会干部。福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三印村上印寨。1928年春,龙川县早期共产党人、广州“农讲所”第二期学员、四甲青年黄克,在参加广州起义后奉广东省委之命回乡组织革命斗争。黄克回到龙川后,改选了龙川特支,任龙川特支书记。2月初,黄克在四甲上印寨组织召开附近乡农会、县农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代表大会,成立龙川县苏维埃政府,下设财政、宣传、农运、军事等4个部。大会推选黄克、黄觉群、杨复生、陈济平等人为政府执行委员,黄克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将四甲、坪田及鹤市、通衢、登云、黄布等地革命武装合编为“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东江特委巡视员刘琴西挂军长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川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龙川县老隆镇铁场坑。龙川地处东、韩江上游,革命斗争历史悠久。早在大革命时期,龙川邑人受“五四”--影响,为寻求革命真理,或远洋勤工俭学,或在穗参加“宣讲员养成所”学习,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1925年,随二次东征抵龙川的共产党人黄觉群等人,在家乡建立了党组织,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共青团等革命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工农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党组织奉上级党组织指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系列的工农武装斗争,领导苏区军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在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黄居仁故居
黄居仁故居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居仁(1904—1928),出生在广东省龙川县铁场洋贝村,广东早期青年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与阮啸仙、刘尔崧一起,被誉为“东江三杰”。1920年,黄居仁就读于龙川县立中学(今龙川一中)。1922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专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0党员,任共青团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26年先后任共青团广东区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0广东区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等职。1927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0汕头市委书记。其间接应-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入汕,参与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黄克故居
黄克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克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三印村上印。建于清代,坐东向西,二进二横,正屋上三下三布局。面宽21米,深15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黄克(1905~1928),字新发,别号新强,龙川县佗城镇四甲村人。1922年投身革命,从事青年运动。1924年被选送到广州农-动讲习所,参加第二期学员学习班,并加入中国0。毕业后任-中央农民特派员,在东江、北江从事工农运动。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命回家乡改组0龙川特别支部,并担任书记。1928年2月初,黄克在四甲上印寨其祖屋组织召开附近乡农会、县农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代表大会,成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叶卓故居
叶卓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叶卓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东苏。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进三横(左一横)二围陇,正屋上三下三布局。面宽39米,深51米,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叶卓(1891~1930),原名卓庆,龙川县登云镇东山村人。1922年加入广州石行工会,投身工人运动。1925年春加入中国0。1926年积极参与省港大-斗争,同年10月回家乡协助整顿双桥乡农会组织,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后回广州担任石行工会主席。1927年10月回龙川开展工农运动,19528年2月,当选为龙川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划鹤市武装大-。同年4月上旬在霍山成立0五兴龙县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黄强故居
黄强故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强故居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下围。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北向东南,三进二横,客家方型屋,正屋上七下七布局,横屋前后部有角楼(四层)。总面宽42.2米,总深3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83平方米。黄强(1888—1972),男,字莫京,生于广东省龙川县老隆水贝村。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科。后留学英、法等国,习工、农、航空等专业。通晓日、英、法语。“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通缉,-海外,1916年,回国参加讨袁军。尔后发起组织广东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任广东检学会会长。投效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后,深得孙先生器重,曾先后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阮啸仙故居
阮啸仙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阮啸仙故居位于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布。阮啸仙故居始建于清代时期,1996年首次修复,2004年底重新维修并完善护墙、排水、绿化等附属设施,建筑结构属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建筑巾地面积2000㎡,房屋建筑面积630㎡.其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和风格,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阮啸仙同志(1898-1935)早年参加革命,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中共广东区委党务委员、广东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动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广东和平十九路军纪念碑是中国第一座抗日纪念碑。当年淞沪抗战广东和平籍将士共有48人战死沙场;翌年和平县老百姓自发捐款,买下东山岭的一个小山头,修建烈士纪念碑,成为全国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纪念碑。广州的十九路军纪念碑全国闻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广东省还有一座纪念十九路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的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在这座全国最早建立却默默无闻的抗日纪念碑前,十九路军和平籍将士的后人,常常到这里纪念他们为国捐躯的先人。他们认为,不仅仅是在清明节,在“一二八”、“九一八”、“七七”等与抗战有关的特殊日子,在这铭刻抗战英雄事迹的纪念碑前,都应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苏区革命遗址群
苏区革命遗址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该镇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周恩来、彭湃、徐向前等革命先辈曾亲临指导工作,许许多多革命志士曾在此浴血奋战,保留下来的革命旧址众多,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河源烈士陵园
河源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河源阮啸仙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公园路中山广场西侧,1958年始建,是原河源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阮啸仙等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命名为“啸仙烈士陵园”,源城区政府于1990年6月成立“啸仙陵园管理所”为股级事业单位,定编6人。陵园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后经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园内建有阮啸仙烈士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墓各一座,墓碑铭刻记载了377名河源籍革命先烈的芳名。1987年原河源县政府在陵园内安放了一座阮啸仙烈士汉白玉塑像。1989年10月,啸仙烈士陵园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5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