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普安寺
阜新普安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阜新普安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彰武县,阜新普安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安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大板乡境内的海棠山东南山坳中,三面环山,暖河绕寺前平原而过。据阜新县志记载,普安寺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章嘉-率其徒始建,历经六世-,于光绪九年(1883年)建成,占地面积4.7万多平方米。它是黄教藏式的古建筑群体。其主要建筑有26项,1 500多间楼台殿阁,包括措钦大殿(即大雄宝殿)、法相僧院、密乘僧院、时轮僧院、玛尼庙、-宫、龙王庙、舍利庙、关帝庙及白塔等。该寺庙曾是蒙古族群众景仰的地方,但令人遗憾的是寺庙均遭破坏,仅剩下遗址可供后人观赏。 党的宗教政策恢复后,寺庙得到了修建,僧人也回到寺庙。2006年10月2日至4日,普安寺举行了盛大的措钦大殿开光法会。

在海棠山花岗岩石的崖壁上,雕刻着200多尊石造浮雕,集中分布在2平方公里的裸露岩石上。其雕刻时间与普安寺建筑同步进行。摩崖造像的雕刻形式有阳刻浮雕,龛内浮雕。造像千姿百态,形象逼真,体态健美、栩栩如生。造像大小不一,最大的造像高达5米,最小的只有30厘米。刻工刀法精湛,丰满逼真,从雕凿的刀法、线条看,给人以泥塑般的柔和,继承和发扬了晚唐的风格,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刻艺术,创造了富有民族风格的佛雕艺术。部分浮雕造像和佛龛造像左右上下刻有蒙文、满文、藏文的槛联和文字,并涂有彩绘,历经二三百年不脱落,不退色。造像种类繁多,有群像、有单像,有主有从.有立有坐,有文静祥和的造像,也有怒目圆睁,青面獠牙仇怒相,使人望而生畏。造像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佛、金刚力士、天王、度母、药师佛等。海棠山摩崖造像是中国“东方藏传佛教黄教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这些活灵活现,富于多变的摩崖造像,无论从刀法、工艺、造型、彩绘都是极为宝贵的艺术珍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杰作。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研究阜新地区喇嘛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翔实资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锦州北普陀山
上一篇 辽宁绿维农业有机庄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0595.html
彰武县周边景点
都尔鼻城
都尔鼻城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都尔鼻城始于崇德二年八月丙辰,皇太极钦令于如今的彰武境内修建都尔鼻城,称之为“全辽管钥”。复原的都尔鼻城坐落于彰武县高山台脚下,柳河桥西,依山傍水,现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城内亭、台、楼、榭、湖泊、四合院一应俱全。并集全国各地磨盘两万余块。城内建有王记烧锅博物馆,有东北地区最大的白酒酒庄,中式婚礼影视基地。都尔鼻城内有饭庄、烧烤、垂钓、骑马、射箭等娱乐项目,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影视拍摄,满清民俗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
彰武千佛山风景区
彰武千佛山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千佛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阜新市彰武县城东北的大四家子镇阿古庙屯。位于彰武、法库、康平三县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距四阜高速包家屯出口5.5公里,海拔246米,总面积15.9平方公里。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因环山遍雕数百尊佛像而得名。千佛山摩崖造像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我省保存较好的一处佛教石刻艺术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研究东亚藏传佛教历史、佛教美术史,藏蒙汉文化交涉史中的珍贵遗迹。现今保存完好的佛像共计173尊,其线条流畅,清晰自然,高者丈余,矮者尺余,有些佛像仍依稀可辨其彩绘痕迹。山上青石壁立,古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