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鹿沟溶洞
哑鹿沟溶洞
哑鹿沟溶洞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连山区,哑鹿沟溶洞

哑鹿沟洞穴遗址当地人称为灵山洞,位于连山区新台门满族蒙古族镇哑鹿沟村,距连山区城里48公里。洞在村东山腰,洞口面西,方向偏南14°,洞前有一平坦开阔地,北面有三间民房,房前有一座文物保护碑,南有未建成库房三间,西北角下山小路旁有一口未挖完的水井。

哑鹿沟洞穴进深170米,为天然石洞,洞口高2米,宽2.65米,门额为半圆形,上塑“灵山洞”三字,两边塑对联“历史悠久,神通广大”,均为篆体,落款“辛未年(1991年)仲夏”。洞口原有铁门,现只剩门框,进洞每隔十米拉一个电灯,洞内地势高低不平,分成两个大的洞室。距洞口16米有一自然形成的悬石,距地面0.58米,把洞切成两个入口,左高右低。洞内空气潮湿,45米处是陡坡,地面为红沙土,带粘性,为行走方便铺设石条台阶;50——55米处的地面土层已遭到破坏。下台阶到达第一个洞室;在70——90米处,洞室宽而阔,可容纳数人。右侧有一个大坑,当地人称做“天井”,传说中是“仙女浴池”。据哑鹿沟村村民张树仁介绍:天井深约七、八十米,坑内无水有空气。现在为安全起见,在台阶旁打上木桩,安上栏杆;向前行有一地面隆起,形成2l米长的天梯,上天梯5l级台阶,下面是缓坡,此处洞内湿度升高,向上看眼前有雾团漂浮,洞顶聚满水滴;第二个洞室在130——150米处,洞室右侧有一个9米长的水泥平台,石壁上钟乳石垂挂,高4米,宽2.4米,远看似两个并肩而立的人像,现在被信徒称为无生父、无生母。最后到达天棚区,即洞的尽头,天棚宽6.5米,距地面1.8米,最高处距地面6米。沿洞穴前行,被岩石所阻,若能打通,则前面还有两条洞穴存在,连起来大约有10公里左右。 哑路沟洞穴遗址,洞内奇石环布,洞室宽阔,洞穴幽长,冬暖夏凉,底有地下泉,1985年省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首道来此,在天井旁发现马牙化石,又在洞外山坡上发现磨制石器遗存,证明这种环境适合人类生存,曾是原始人类的居住地。因洞穴遗址在我市遗存较少,且洞内有土层,建议此洞穴由县级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待以后考古研究。

上一篇 顺道沟溶洞
上一篇 明代辽东镇长城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0947.html
连山区周边景点
葫芦岛灵山寺
葫芦岛灵山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凉水井子村西南,距离葫芦岛市区48公里。灵山寺核心景区占地12平方公里,除自成体系的寺院建筑群外,还有100多处景点。现在,灵山寺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葫芦岛市连山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在的森林公园是辽宁省省级森林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灵山寺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该寺分为上下两院。共建有八角亭、慈航楼、玉皇殿、重楼、无底洞、都天殿等楼亭殿阁29座,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佛两教的古建筑群。现存的下院仍保留有天齐庙、钟鼓楼、太阳楼、太阴楼、天君楼、金刚楼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
乌云山生态休闲农庄
乌云山生态休闲农庄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乌云山生态休闲农庄,2A级景区。座落在葫芦岛市区西北15公里的乌云山,山、水、林、田、路和交通、餐饮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生态雅景,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气息都是颇有特色的。有一哲人到此观后,十分感慨:“这里手指青山青山在,挥臂白云白云来,实乃天上人间”。乌云山生态休闲农庄占地1500亩,海拔187.3米,方圆十公里植被丰厚,生物群落众多,多种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共生,与各类草、木本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形成一个天然的生态体系。农庄内点缀着古松怪石,山顶有一条长3000米的天然石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
葫芦岛圣水寺
葫芦岛圣水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因寺中有一地下清泉而得名。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南山根涌出一股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大和尚崇慧在此落脚,修身养性化缘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