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子山长城
锥子山长城
锥子山长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绥中县,锥子山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锥子山长城全长22455米,基本为东西走向,依山和地名分为六段:依次为大毛山段、锥子山段、椴木冲段、曼芝章段、石匣口段和金牛洞段。锥子山长城始建于明洪武14年(1381年),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多次战争洗礼,但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它蜿蜒于燕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上,威武雄壮,敌台林立,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6月10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锥子山长城多采用石结构,或砖石合筑,或以山险为墙,六段紧密相连,却又各具特色。大毛山段山势险峻,峰峦叠嶂,雄壮威武;锥子山段蜿蜒曲折,集三道长城为一体,向南经九门口可直达山海关,向西越大毛山,出河北抚宁,即通向八达岭、居庸关,向东经蔓芝草、石匣口至金牛洞,长城止于山谷之中;椴木冲段砌筑于山势险要之处,全部为石筑,其中一敌楼内存有《椴木冲楼题名记》碑,一块城砖印有“德州秋班营造”字样,为长城文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历史实物资料;蔓芝草段扼守谷口,每隔百米就有一砖筑方形敌台,屹立山头,互相声援,相映成趣;石匣口段走势平缓,墙体为大块毛石砌筑,设有水门;金牛洞段横跨石河,据险筑墙,工程浩大。锥子山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长城建筑的突出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对于研究明代长城的功能和建筑思想,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与著名旅游景区九门口、山海关毗邻,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促进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 李家堡碧云寺
上一篇 西沟长城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0963.html
绥中县周边景点
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长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绥中境内长城原为两段,一段位于李家、永安、加碑岩三乡的西南界,全长31公里,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徐达所建,属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蓟辽长成。另一段是明万里长城的支线辽东长城,从锥子山向东南到金牛洞,全长13公里,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长城以条石为基础,外包砖墙,宽5米,高10米,顶外侧有垛口,里侧有女墙,每250米至500米建有敌台,每500米至1,000米筑有敌楼,每遇山口、峡谷设关口。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三山宗教文化园
三山宗教文化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三山道教建筑群分布于绥中县范家乡三山的山脚、山腰及山顶等处。三山,位于绥中大地中部范家乡与前卫镇交界处,西距绥中县城32公里,属燕山余脉,主峰海拔710米,因三峰并立而得名。三山,古称三州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一度号称“东岐山”。三峰并秀,峭拔雄奇,石河、狗河分别从南北两侧流过,明代辽东边墙从其东南侧跨过,留下城台、营堡遗址多处。三山是绥中的镇山,也是辽西名山。“三山耸峙”为明代前屯卫八景之首,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诸如“奇形鼎足青霄立,秀色莲花紫极开”(明代叶应骢《前屯卫八景》诗),以及“鼎足成行排峭壁,疑是巨灵擘于洪荒年”(清代陈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