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佛香阁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区,颐和园佛香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0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北京的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阁上层榜曰“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阁名“佛香阁”。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在清朝乾隆时期(1736至1795年)在此筑九层延寿塔,至第八层“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阁。1860年(咸丰十年)毁于英法联军,光绪时(1875至1908年)在原址依样重建,供奉佛像。

它将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把当时的“三山五园”巧妙地加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据说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花了78万银子重建,是颐和园是城最大的工程项目。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

阁仗山雄,山因阁秀,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翠柏,秀色葱茏。佛香阁面对的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这个画面全部倒映出来,山之葱茏,水之澄碧,天光接引,令人荡气舒怀。中国造园家们所津津乐道的造园手法--借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运用和体现。

外形按武昌黄鹤楼设计。始建于乾隆时代,供接引佛,第逢初一、十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为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建筑精品之一,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阁前有八字形台阶直登台上,登上佛香阁,可饱览昆明湖上风光和四周景色。

佛香阁往上是颐和园制高建筑“智慧海”,俗称“无梁殿”。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枋梁承重。该殿无木料,得以逃过1860年的大火,但殿中佛像及殿外壁上千余尊小佛像却被列强盗走。

乾隆修造清漪园时,原准备在此处建一座九层宝塔,当建到第八层,乾隆一道圣旨,把已建好的八层拆掉,重新建造了一座八方阁,即佛香阁。对于乾隆拆塔建阁之事,历来众说不一。一种认为:乾隆建延寿塔,名义上为母后作寿,实则为把三山五园连成一体,想使延寿塔成为携东西皇家园林的主体建筑。但建到第八层时发现和原来想象不符,故拆塔建阁;另一种认为,京西一带,历来塔多,为避免塔影重叠,乾隆才下决心拆塔建阁。实际上,建阁确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阁高而有气势,大而稳重,与前山建筑融洽得体。

还有传说是这么讲的,当年皇帝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家说这万寿山下是个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动不得。号称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乾隆听了,说怕什么,当乾隆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一下就吓坏了。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

景点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颐和园玉澜堂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仁寿殿北京石舫
上一篇 万寿山
上一篇 玉澜堂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128.html
海淀区周边景点
颐和园
颐和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

北京市海淀区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

北京市海淀区
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脉东麓,距城20公里,占地188公顷,海拔575米,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元、明、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为皇家游幸驻跸之所。清乾隆十年在此兴建亭台楼阁,殿宇廊轩,共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后筑围墙并赐名“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焚掠。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北京十大公园之一。香山公园文物古迹丰富珍贵,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

北京市海淀区
玉渊潭公园
玉渊潭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玉渊潭公园是市属十一大公园之一,位于交通便利的海淀区。东门与钓鱼台国宾馆相邻;西至西三环中路与中央电视塔隔路相望;南门在中华世纪坛正北方,北接海军总医院。早在金代,这里是金中都城西北郊的风景游览圣地;辽金时代,这里河水弯弯,一片水乡景色。其间有封建士大夫们追求隐逸雅趣的"养尊林泉"、"钓鱼河曲"等风景名胜。清乾隆38年,著名的香山引河治水工程,开掘了玉渊潭湖系,沙禽水鸟聚集此地,使水丰草茂的萧爽景色充满生机。玉渊潭1960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定名玉渊潭公园,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归属变迁,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市级综合性公园,由于历史遗迹不多,定为

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