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街
苏州街
苏州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区,苏州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90年在遗址上复建,是我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

苏州街位于苏州河中段,街全长三百余米,一水两街,沿岸作市,共设各式铺面64座,牌坊14座,小桥8座。两岸茶馆、酒楼、钱庄、药店、当铺、绸布店、印书局等应有尽有、多姿多彩。

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这里的店员、伙计均由太监、宫女装扮,每当皇帝、皇后、妃嫔们等来此游幸、购物之时,便煞有介事地做起火热的买卖来。

兴建起如此秀丽的江南式水镇市街,犹如荟萃娱乐、美食、商贸于一体的民间庙会,这反映出别出风韵的清宫生活,以及我国繁盛的传统商业文化。游人至此可沿岸或乘小舟购物,充满仿古旅游的浓郁乐趣。

在北京街巷名称中,以苏州命名的就有七处之多,除颐和园内及紫竹院旁的苏州街外,在城内尚有五处。今南池子大街有大苏州胡同和小苏州胡同。这里在明清时是皇家的东苑,紫禁城内金水河流经此处的飞龙桥,入菖蒲河,古时此处有精致的石桥,有不少亭台馆阁,其景甚佳。明陈悰诗云:“河流细绕禁城边,疏凿流清不记年,好是南风吹薄暮,藕花飘香白鸥眠。”

崇文门内大街有苏州胡同和苏州巷。这里在明初,曾是京城东南隅的水乡。此外,在北京皇城的东北角,尚有一条小巷,也称为小苏州胡同,昔日曾引御河水入其处,并有山石和亭榭。因与南池子小苏州胡同重名,今已改名为阳春胡同。

京西名刹万寿寺之前的一条苏州街,在北京是很有名的。

万寿寺建于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史书上记载说是万历皇帝的母亲出资巨万兴建的。其址在西直门外五里处。万寿寺是京师最大的寺庙之一,兴盛时,寺庙占地四顷有余,僧侣最多时达数千人。有三套院子,中院为寺庙殿堂,正殿曰大延寿殿,奉三大士佛,后有天王殿,前有钟鼓楼,还有宁安阁、碑亭、经楼等。如今大钟寺的永乐大钟,早年也是悬挂在这里的。东院为方丈院,是僧侣居住之所,西院为行宫,为帝王行幸之所。清康熙、乾隆等封建皇帝,当年去西山游览,龙车凤辇出西直门,走白石桥改乘龙舟,到万寿寺船靠码头,皇帝就到万寿寺行宫,或小息、饮茶、进膳,或留宿听僧侣念经作佛事。慈禧太后去颐和园时,也屡经此处。西院北头尽端有一座很富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楼阁,相传为西太后梳妆台。抱厦、游廊、亭台、山石、奇峰,万状皆有,其景甚为幽美。

乾隆皇帝几次出访江南,他对甲于天下的苏州风景颇为喜爱。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是乾隆母亲的七十岁寿辰,万寿寺僧侣要为这位皇太后念长寿经,皇帝下令,在万寿寺前,沿御河两岸,仿南式市场街巷建造许多屋舍,长至数里,奉銮舆游览,命名为苏州街。御河水引自玉泉,清澈透底,水清如镜,鱼跃石流,尽收眼底。两岸植树,垂柳直悬水面,名花嘉木,争妍竞秀。寺前还建了两重玲珑秀丽的石桥,游经此处,犹入仙境。今天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北京艺术博物馆在此设立,不仅会大大促进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当代文学艺术的借鉴与繁荣,还将会对保护古寺、文物大为有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类型:特色街区乘船游览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10-62881144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7: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00-16: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上一篇 中国剧院
上一篇 上庄水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214.html
海淀区周边景点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

北京市海淀区
颐和园
颐和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

北京市海淀区
玉渊潭公园
玉渊潭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玉渊潭公园是市属十一大公园之一,位于交通便利的海淀区。东门与钓鱼台国宾馆相邻;西至西三环中路与中央电视塔隔路相望;南门在中华世纪坛正北方,北接海军总医院。早在金代,这里是金中都城西北郊的风景游览圣地;辽金时代,这里河水弯弯,一片水乡景色。其间有封建士大夫们追求隐逸雅趣的"养尊林泉"、"钓鱼河曲"等风景名胜。清乾隆38年,著名的香山引河治水工程,开掘了玉渊潭湖系,沙禽水鸟聚集此地,使水丰草茂的萧爽景色充满生机。玉渊潭1960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定名玉渊潭公园,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归属变迁,逐步形成了新型的市级综合性公园,由于历史遗迹不多,定为

北京市海淀区
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介绍北京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直门外,来到紫竹院,便来到了竹子的王国。公园里有竹楼、竹亭、竹桌、竹椅,连大大小小的桥都用竹子装扮起来。壮观的侗寨风雨竹桥,可使游人亲身体会贵州侗族在桥上避雨休憩的情趣;上船桥则是一艘大竹船,竹篷竹窗。各式各样的竹建筑尽显中华民族的竹文化风采,竹水车带着哗哗的水声慢慢转着,不停撑动的竹篙使竹筏在湖面上划出一道水痕,坐竹轿子、抖空竹、吹竹筒让人玩得开心尽兴,一大群人合着苗族芦笙的节奏兴高采烈地跳起竹竿舞,草坪里用竹子搭起的舞台上云南白族、傣族的歌舞表演也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湖岸边用竹子搭建的竹市一条街上人头攒动

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