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和造像
魏太和造像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太和造像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区,魏太和造像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目的地介绍
魏太和造像在海淀区车儿营村。雕于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造像置于一石室中。雕像庄严大方,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石造佛像。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位置:位于海淀区车儿营村北

石佛身高1.65米,立在高1米多的石雕须弥莲花石座上,两耳垂肩,袒胸赤足,右手平举胸前,左手自然下垂过膝,斜披袈裟,长袖垂地,下系羊肠大裙,衣纹以凸线表示。石佛的后面有高2.2米的背光,背光的背后,自上而下横向排列了12排、124个小佛像。小佛一般高为12厘米,最小的一个高4厘米。

北京海淀区

上一篇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
上一篇 上方寺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229.html
海淀区周边景点
颐和园
颐和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

北京市海淀区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凤凰岭 北京凤凰岭
北京凤凰岭 北京凤凰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区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境内,距天安门33公里,总面积17.88平方千米。风景区野趣天成: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层峦叠翠,密林曲径,奇花异草遍及山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享有京城“绿肺”之称。区内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净化空气纯度为市区的5倍,含负氧离子为市区的150倍以上,四至十月相对湿度为58%,春秋平均气温为23℃。风景区享有“京西小黄山”之美誉,“奇峰”、“怪石”、“林海”、“神泉”为其天然景观。“奇峰”:千姿百态,争奇斗异,神女峰荡气回肠;雄狮峰龙蟠虎踞;“怪石”:怪石林立,形神兼备,如玉兔凌空,如石猴戏天,如情人

北京市海淀区
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介绍北京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直门外,来到紫竹院,便来到了竹子的王国。公园里有竹楼、竹亭、竹桌、竹椅,连大大小小的桥都用竹子装扮起来。壮观的侗寨风雨竹桥,可使游人亲身体会贵州侗族在桥上避雨休憩的情趣;上船桥则是一艘大竹船,竹篷竹窗。各式各样的竹建筑尽显中华民族的竹文化风采,竹水车带着哗哗的水声慢慢转着,不停撑动的竹篙使竹筏在湖面上划出一道水痕,坐竹轿子、抖空竹、吹竹筒让人玩得开心尽兴,一大群人合着苗族芦笙的节奏兴高采烈地跳起竹竿舞,草坪里用竹子搭起的舞台上云南白族、傣族的歌舞表演也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湖岸边用竹子搭建的竹市一条街上人头攒动

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