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体育馆
北京首都体育馆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北京首都体育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区,北京首都体育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首都体育馆是北京规模最大、功能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体育馆之一。于1968年建成。坐落在海淀区白石桥东侧,东邻北京动物园,西邻紫竹院公园和北京国家图书馆。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际、国内体育比赛、表演和训练。以及大型-和文艺演出等。

首都体育馆是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动工,一九六八年十月正式交付使用。整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材料、设备都是依靠我国的力量建造的,全部工程造价一千五百多万元。北京首都体育馆设计者:熊明。

首都体育馆

建筑布局按功能分层布置,除比赛大厅外,还有三个练习馆和六个观众休息厅,观众主要从南、东、西三面室外台阶经二层休息厅进入比赛大厅;一层为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贵宾用房。馆内还有广播、音响、电视转播、传真、计时记分、空调等设备。

体育馆比赛大厅,可以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体操、冰球、花样滑冰等多项体育活动,比赛场地长88米,宽40米,它是由21块活动地板组成的;每块活动地板长30米,宽3.5米。地板的下面是滑冰场,开动机器,地板就能往东、西两边撤走,并且一层层地下降,进到地板仓里。撤走地板后,露出的是水磨石地面,在水磨石地面泼上水,水磨石内的低温氨液排管制冷,一年四季都能结冰,并能使冰面保持一定的温度,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人们仍可观看冰球比赛和各种滑冰表演。

比赛场地四周是看台,有一万八千个观众席位,可容纳观众18000人。场内有18个观众出入口,观众可在5分钟内疏散完毕。

为了适应各种体育项目对场地大、小的不同要求,比赛大厅的看台,有活动的、半洗动的和固定的三种。前五排是活动看台,在进行冰球比赛时,可以把它推进去,扩大场地。东西看台第六排到第十排是半活动的,在进行大型兵乓球比赛时,可以把半活动看台撤走,整个比赛场地可以同时安放二十四张国际标准的兵乓球台进行比赛。主席台的前半部是活动的,为了适应大型会议的需要,它可以自动升降,延伸扩大120平方米,不用时就自动推进到主席台的后面。

比赛大厅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室内温度冬季不低于18C,夏季不高于28C,在冻冰时,温度也能保持适中。

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要求,首都体育馆在一九八五年对比赛馆的灯光、音响、计时记分进行了更新改造。灯光采用的是镝灯和碘钨灯两种混合光照明(镝灯400瓦、碘钨灯1000瓦),发行后的照明达到了国际比赛的要求,平均水平照度为1500勒克斯;电子计时记分设备是目前国内先进的体育馆用大屏幕显示装置。通过这套设备能将体育比赛中的各种信息迅速显示出来。此外,还能中、英文字资料,如标语、口号、广告、讲话稿等。显示牌能同时显示篮球、排球、手球、冰球等项体育比赛的时记分,也能显示不同的内容。操纵全部由电子计算机微机控制;广播音响功率改造后,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实际功率达到1500-2000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5号

类型:体育场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交通

1.公交

白石桥北——92、332路;

白石桥东——27、87、105、107、111、332、334、347、360、362、534、563、608、632、697、714、夜8、特4、特5、特19、运通104、运通105、运通106路。

2.地铁

地铁4号线大兴线、9号线到国家图书馆站

门票

门票视具体演出和比赛而定

开放时间

时间视具体演出和比赛而定

紫竹院街道:紫竹院街道位于海淀区西南部,东至中关村南大街,与北下关街道相邻;南至双紫渠,与甘家口八里庄街道相邻;西至长河,与曙光街道相邻;北至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与海淀街道相邻。其前身蓝靛厂街道成立于1959年11月,1963年3月单独建置,1978年9月更名为紫竹院街道。目前现辖社区24个,行政区域总面积5.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注约12万人,流动人口31605人,2…… 紫竹院街道详细信息++

上一篇 北京卧佛寺
上一篇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250.html
海淀区周边景点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

北京市海淀区
颐和园
颐和园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

北京市海淀区
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介绍北京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直门外,来到紫竹院,便来到了竹子的王国。公园里有竹楼、竹亭、竹桌、竹椅,连大大小小的桥都用竹子装扮起来。壮观的侗寨风雨竹桥,可使游人亲身体会贵州侗族在桥上避雨休憩的情趣;上船桥则是一艘大竹船,竹篷竹窗。各式各样的竹建筑尽显中华民族的竹文化风采,竹水车带着哗哗的水声慢慢转着,不停撑动的竹篙使竹筏在湖面上划出一道水痕,坐竹轿子、抖空竹、吹竹筒让人玩得开心尽兴,一大群人合着苗族芦笙的节奏兴高采烈地跳起竹竿舞,草坪里用竹子搭起的舞台上云南白族、傣族的歌舞表演也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湖岸边用竹子搭建的竹市一条街上人头攒动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科普教育基地

北京植物园位于西山脚下,面积400公顷,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为主,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游览休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由植物展览区、科研区、名胜古迹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园内收集展示各类植物10000余种(含品种)150余万株。览区分为观赏植物区、树木园和温室区三部分。观赏植物区由专类园组成,主要有月季园、桃花园、牡丹园、芍药园、丁香园、海棠栒子园、木兰园、集秀园(竹园)、宿根花卉园和梅园。月季园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栽培了近1000个月季品种。桃花园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种最多

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