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柏景区
爨柏景区
爨柏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头沟区,爨柏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总面积46.6平方公里,2009年斋堂镇通过整合地区资源注册成立了北京爨柏景区管理中心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涵盖了您非常熟悉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京西石头村——双石头,军户古乐——柏峪村,百姓人家——黄岭西村。

爨柏景区是以古村落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它具有历史文物、建筑、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北方建筑艺术的瑰宝,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市政府分别授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具有旅游价值古村落、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称号。

爨柏景区

爨柏景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明代的老村遗址、清代的壁画、甲午战争立功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六十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有古道、古井、古庙、古戏台、使人们感悟历史,信步其中,如同品尝陈年老酒。

爨柏景区现有400余户原住民在此生活,有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100余户,当您饱览景区风貌之后,还可在明清古宅小住,体验浓郁的古宅风情和百年民俗文化,尝尝农家饭菜,品品清泉山茶,选购特色商品。入夜时分,仰望满天繁星,穿越心灵时空,清晨,在鸟儿欢唱中醒来的您,迎着晨曦,踏着晶莹的露珠,在山间小路走一走,可以忘却往日的浮躁,恢复心灵的宁静。

爨柏景区的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季感受古宅春韵;夏季尽享怡人清凉;秋季陶醉山野秋实;冬季捕捉瑞雪琪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

爨底下位于北京西部,距京城90公里。村子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古村依山而建,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6套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态,灵活布局在有限的地基上。村落整体布置严谨和谐,变化有序,俯瞰全貌形似元宝。

爨底下又叫川底下。1958年前叫爨底下,简化地名用字时,为了刻公章好刻,就将“爨底下村”改成“川底下村”,这里的“川”无实际意思,只因与“爨”谐音,现在为了恢复原来的爨底下文化历史,将村名又改回叫“爨底下村”。

大片的四合院群落,坐落在山沟的北坡,依山就势,随坡起伏,房屋体量不讲划一,地宽则高敞,地狭则底窄,建筑用材,就地取用,宜石则石,宜瓦则瓦,再衬上青山翠谷,丽日薄云,远离喧嚣的市井,避却帝都的荣华,好一处偷闲静心之处。

“爨”字含义

1.据史书《说文解字》记载:“爨”解释为锅灶之下,篱火旺,意为点火做炊。

2.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216页记载:①〈书〉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②〈书〉灶:执爨。③(cuàn)姓。

3.爨底下“爨”的解释为灶的意思。

爨字30笔,会写的写成个爨,不会写的写成一大片(意为笔画全连在一起),为了使这个字好写好记,村民编了个顺口溜:兴(繁体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架火烧,火大烧林,越烧越旺。

百姓人家——黄岭西村

黄岭西曾名黄龙西,全村整体布局成“人”字结构,山青、水绿、潭深。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黄岭西几十代人,原以农耕为主的当地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保存了大量的旧式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该村以百姓人家为主题搞起了旅游,开办了化石展馆、生产农具展馆、生活物品展馆,建起了农家大食堂,组建了红歌演出队,让您在游览的同时既能欣赏红歌表演又能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来黄岭西古山村百姓人家尽情体验民俗生活。

京西石头村——双石头村

双石头村坐落在京西古道旁,村子整体俯瞰形似凤凰双展翅,由沟内一对巨石而得名,这里处处体现石头文化,正像歌中唱到:“石碾、石臼、石头墙,石头顶上盖间房,石开山门迎远客,石头屋里娶新娘”。村内有鸳鸯石、姊妹石、双悬石、恋人石等多处奇石奇景。

军户古乐——柏峪村

这里是典型的军户村,村北一公里处设有“天津关”(又名天井关),历代王朝在此设关建隘,派兵驻守,旧可通行,今皆囚石垒壁,都指挥史司,拨军把守,天井关于明景泰二年(1451)建有正城、堡城、北过门守口官公廨,直到清末尚有“额外外委领梢人马住防此地。据《宛署札记》记载的柏榆村是由于长城内外,十里之内,不能有植物生长,因此,累年派兵烧山,好端端的一沟柏树、榆树自此消失,只留下书中记载的柏峪(柏榆)村之名。

景点位置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

交通

公交车线路:苹果园地铁口向西150米,乘坐直达爨底下村的929支线公交车。每天往返两班,早上7:30,中午12:40,从苹果园至爨底下(上车请与乘务员确认)。上午10:30,下午15:30,从爨底下至苹果园。黄金周有加车。

自驾车线路:

阜石路—门头沟区双峪路口右转—109国道—行至84.9公里下国道,前行5公里即到。

莲石路(莲花桥)—门头沟石门营环岛右转—石担路—109国道—行至84.9公里下国道,前行5公里即到。

上一篇 妙峰山樱桃沟村
上一篇 黄芩仙谷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337.html
门头沟区周边景点
潭柘寺
潭柘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

北京市门头沟区
戒台寺
戒台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戒台寺与附近的潭柘寺为京西两大佛教寺庙。寺内最著名的便是建于明代并至今保存完好的戒坛,戒坛的规模和地位均属全国第一。另外,寺内还有牡丹院等园林建筑。来此拜佛祈福、欣赏古松、观花摄影都非常不错。寺庙概览戒台寺的规模不大,寺庙园林呈一个近似的圆形,直径约两三百米,寺内的建筑并非像一般佛教寺院那样对称分布,而是不规则的错落在寺院之内,进入后步行游览即可,一般慢慢的走走看看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戒台殿来到戒台寺参观,最为首要的景点便是戒台殿,殿内的明代戒坛被誉为“全国第一戒坛”。戒坛是佛教建筑,即为给佛教弟子授戒的地方。不同等级的戒坛可以授戒的

北京市门头沟区
妙峰山
妙峰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妙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距市中心50余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以“古刹、奇松、怪石”而闻名。妙峰山属太行山脉,火成岩结构,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花草清丽。有日出、晚霞、雾凇、山市等时令景观,有戴“华北一绝”桂冠的千亩玫瑰花,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朝圣庙会。是北京周边最具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久负盛名的妙峰山束建惠济祠始建于明代,三座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一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别供奉着释、道、儒、民间等各路神灵。明清时期,北京的民众都以能上妙峰山朝顶进香为幸事。妙峰山传统庙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距市区120公里,道路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达90%。主峰百花山海拔1991米,白草畔海拔2050米,为北京市第三高峰。百花山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有四个植被类型,十个森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10科、1100种。动物种类有17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黑鹳、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勺鸡。市级保护动物有50多种。百花山环境独特,风景优美,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场所。年均气温6~7℃,七月份平均温度22℃,负氧离子含量为5级,是消夏避暑的胜地。百花山的风景资源可分

北京市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