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上英烈园
窑上英烈园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窑上英烈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房山区,窑上英烈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窑上英烈园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窑上村南,窑上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七分区主力部队七十五、七十六团驻此。

1939年底,抗日部队冀中十分区朱占魁部两千余人曾在该村同日军激战,打死打伤日军283人,此即有名的窑上战斗。

1944年,共产党于此建立涿良宛抗日联合政府。

1948年,解放区区、县领导张晋龄、李景森同志,因叛徒告密,在该村地道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捕获后惨遭杀害,后于今窑上中学西侧建烈士公墓,即窑上英烈园,是1972年由当时的中共房山县窑上人民公社委员会建立的,面积552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砌有围墙。

园内有一座碑亭,窑上革命烈士纪念碑亭,是由两个相连的琉璃瓦顶仿古亭和一座纪念碑组成的,建于1992年8月1日。英烈园碑亭后面有6座青石雕磨的石棺墓,依次为韩国亮烈士、崔振春烈士、常庭文烈士、无名烈士、张晋龄烈士、李景森烈士。

窑上英烈园作为我镇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窑上英烈园长期免费对群众开放,我镇为英烈园配备了2名文物协管员,负责日常管理及提供免费讲解。近年来,我镇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窑上英烈园的教育作用,每年清明,我镇会组织全镇青少年、共青团员、大学生村官、社工参加祭扫活动。与周边的窑上小学、南召中学等5所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将此作为活动基地,积极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活动,并在此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目前共计组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及教育活动20余次,共计接待上千人次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窑上英烈园

开放时间: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票价:免费

现场领取:现场每日发放限量4000张免费票

电话预约:20人以上(含20人)团体参观,提前3个工作日以上进行电话预约。

网站网址:agzy.bjfsh.gov.cn/homepage/zhuanti10/

上一篇 王家台烈士陵园
上一篇 拱辰民防宣教中心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03.html
房山区周边景点
东湖港
东湖港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湖港风景区位于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十渡园区十五渡,与野三坡毗邻距市区106公里。景区内翠绿的檀林,蜿蜒的千年古藤遍布整个峡谷,蜿蜒小道曲折而上,潺潺小溪足下流淌,颇具诗意。奇特的“三叠瀑布”落差115米,自女儿泉急流直下,水雾随风飘落,如银河般挂在峭壁上。“华北第一梯”倚峭而建,有“登云梯而览群山”之势。这里以瀑高、潭多而享有盛名,素有“幽谷叠瀑、檀林氧吧”的美誉。另有夫妻峰、元阳峰、东湖巨佛、石刻画廊、嫦娥伴金蝉、观音洞等十余处景观。东湖港风景区是国家级AAAA级景区。北京东湖港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十渡园区十五渡,与

北京市房山区
房山云居寺·石经山
房山云居寺·石经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经山在云居寺东北1.5公里处,是太行山的支脉,海拔400米,本名白带山,又称芯题山,唐时名涿鹿山,当地俗名小西天。山腰分两层,凿有九个藏经洞,洞内存放自隋至明朝的刻经石板4559石。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版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刻佛像1056尊,故称千佛柱。房山石经山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距离市中心车程约70公里,始建于隋朝,历史上十分著名。自古以来就有人在云居寺的石板上刻经,寺后背靠的小山石经山也是因此而得名。如今的云居寺是一个拜佛祈福的胜地,这里香火很旺。最传神的便是在寺内发现的肉身佛

北京市房山区
石花洞风景名胜区
石花洞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地质公园

北京石花洞原名潜真洞,又称十佛洞(石佛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南车营村,距北京市城区南车营村,距北京市城区五十公里,沿京石高速公路,出良乡道口往西十五公里便到石花洞。石花洞石花洞北京石花洞为中国华北地区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洞体分为上下七层,一至五层洞道长约五千余米,六七层为地下暗河。现开放的一、二、三层洞道长一千九百米,洞地面积约一万八千平方米,有十二个高大的厅堂的十六个洞室及七十一个形态各异的大小支洞。石花洞内的自然景观玲珑剔透、花彩多姿、类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滞水沉积而成的高大洁白的石笋、石竹、石钟乳、石幔、石瀑布、边槽、石坝、

北京市房山区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千米,处于山区和平原接壤部位。东南面是华北大平原,西北面是山地。周口店附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洞定,成为埋藏“龙骨”的仓库,该山故名龙骨山。山上有一个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2.5~42米不等的天然洞穴,是50万年以前北京猿人栖息的地方,他们先后在洞穴里群居了40多万年,遗留下他们吃剩的残余食物和用过的器具,还有他们的遗骸。后来,这个洞被塌方的泥沙和崩落的石块所埋。早在1918年发现第一地点后,经1921年、1923年的两次发掘,发现了不少哺乳动物化石,特别重要的是在这

北京市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