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岗区,黑龙江省图书馆于1962年5月5日正式开馆,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黑龙江省图书馆发挥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存储信息、文献整序和满足社会需求等各种功能,是展示龙江人文资源、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全省上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信息枢纽,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课堂,营造全省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

追溯省图书馆的发展沿革,还要回到1905年。当时的黑龙江将军署学务处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创办了一所图书馆,这是最早的省图书馆。1954年原黑龙江省与原松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省会由原来的齐齐哈尔市改设在哈尔滨市。于是,原黑龙江省图书馆便更名为齐齐哈尔市图书馆。1957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哈尔滨市筹建新的黑龙江省图书馆。1961年,8600多平方米的馆舍竣工。

随着时代的发展,黑龙江省图书馆原有的馆舍面积以及所提供的传统服务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广大读者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新建一所现代化的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唤。新馆工程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00年5月破土动工,2003年10月新馆落成,工程概算为1.7亿元。新馆坐落在哈尔滨市的长江路216号,馆舍占地总面积27 894平方米,建筑占地7 6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 000平方米,道路绿地占地20 252平方米。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作为我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我省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馆藏资源

省图书馆开馆时有藏书80万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目前已拥有藏书264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97万多册;古籍14.2万余册;报刊50.6万册;缩微制品380件;视听资料2万余件。馆藏的重点是本省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类文献;参考工具书和检索性期刊的收藏比较完备;由于地缘关系,省图书馆还藏有大量俄文、日文资料;收藏地方文献有近万种,集中反映了东北地区和我省地矿地貌、物产资源、工农业生产和风土人情。馆藏善本书385种6602册,其中后唐卷轴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宋刻本《通鉴纪事本末》、元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韵府群玉》、明刊本《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新镌古今大雅南宫词纪》、清乾隆刊本《大清一统志》等都属馆藏珍品。省图书馆自1980年起,与日本、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朝鲜、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15个图书馆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获得了这些国家的新出版的书刊文献。

场馆规模

建筑结构

新馆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的模数设计,使建筑内部达到了广泛的适应性,为使用和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建筑主体为图书馆的对外开放的服务区。分别设有:读者服务大厅、多功能厅、文献借阅、报刊阅览、地方文献检索、电子文献阅览、网络查寻、微型影院、语言学习等各项服务设施,并为自习读者、少儿读者、残障人群也特设了服务区域,共计20多个借阅活动场所,总阅览座位1400余个。中央大厅为共享空间,玻璃穹顶,光线和谐而充足。各层之间有回廊连接,走廊直线距离长达80余米,两侧迂回,上下环绕,形成了大厅中独特的“文化长廊”风景线。

主体

主体建筑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造型各异的圆形建筑。西侧为展厅,面积为700平方米,可为社会提供经济、文化等各类展示服务。东侧为报告厅,面积为700平方米,设有350个坐席,并配有同声传译设备,可为各类会议、学术报告提供高品质的演讲场地。定期在此举办的“龙江讲坛”发挥着品牌效益,作为“市民课堂”,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大量听众。位于报告厅后面的三层裙房是办公区,这里除办公之外,还设有部分教学用房,可供社会专业施教提供场地;新馆另设有读者餐厅、水吧,可为到馆读者提供及时便捷的餐饮服务。

天梯

它是一张纸,一座图书馆中最基本构成单位——书的组成

分子。这张纸记录了文字与印刷的历史,也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们由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在甲骨文刻字来记录人的活动,在羊皮、及竹片上 书写历史与-,人们每一项书写媒介的改变都表明人类文明进入到了新阶段。

它是一把曲尺、一把弯曲的曲尺、它由各种文字与图画刻出当时人类进步的每一个过程。从绳结到纸张,再到数字技术,这把尺不但连接过去,也延伸到未来。

它是一部天梯、在雕塑的顶部,它螺旋上升的DNA模型是我们的预测:将来的图书资料会以生物芯片的方式进行储存,也可能在生物智能芯片上,知识会以我们未知的方式储存,加工以至深化,最后以更奇妙的方式给人类带来惊喜,DNA应用与研究应该是人类探索未来最便捷的天梯。

它是一朵浪花,在知识的方舟下面,红色的浪花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让人们有更多更好的技能去生活和改造这个世界。

它是一只天鹅,展翅欲飞,恰似黑龙江省的地图的形状——天鹅。如果人们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那么也能像天鹅一样飞到理想的高度。

上一篇 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文化馆
上一篇 哈尔滨普照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211.html
南岗区周边景点
龙塔(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
龙塔(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塔高336米,为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钢塔。龙塔隶属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龙塔自2000年开业以来,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机制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游客量50万人以上,“龙的传人上龙塔”的品牌宣传已经深入人心,龙塔的综合实力在全国高塔中名列前茅。龙塔内部资源配置丰富,龙塔科技乐园被誉为“龙江第一乐园”,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之一;二楼新增“秦兵马俑军阵展”,气势恢弘,不去西安就可以领略兵马俑的风采。“龙的传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欧亚之窗
欧亚之窗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哈尔滨欧亚之窗是继北京“世界公园”,深圳、长沙“世界之窗”之后,在东北地区建成的惟一的以展示欧亚名胜建筑景观为主的多功能园林,于1998年建成开放。它位于哈尔滨市区的西南部,占地31.8公顷,原是一个以生产草坪为主的生产基地,自然地貌覆盖较好的园林。欧亚之窗/滑雪场欧亚之窗全园分为欧洲街、亚非区、体育健身区、安静休闲区等八大景区,还建有天鹅湖、孔雀园、和平鸽广场、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38处景观分布在绿化面积达80%的园林中,天然无饰的原野风光和欧亚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组美丽的画卷。园林设计者大胆地将西方台地式造园工艺与中国传统的造园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革命领袖纪念馆
革命领袖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革命领袖纪念馆即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原名毛泽东、-、-、-同志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1号,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对黑龙江省予以深切地关怀,曾多次莅临黑龙江省视察。建国初期,毛泽东、-、-、宋庆龄等老一辈革命家来黑龙江视察期间,均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过。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主席和-总理在结束对苏联访问的归国途中,视察了哈尔滨。毛泽东主席在这里亲笔为省委、市委和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分别题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是一幢精美的法国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品味。它庄严挺拔的外观和富丽堂皇的室内雕刻艺术,是哈尔滨众多欧式建筑群中的杰出代表。该建筑于1919年始建,1923年竣工,距今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1986年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哈尔滨市红色旅游景区。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的职能和业务范围是:收藏、展览、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丰功伟绩。征集、保管、宣传党和国家领导人光辉业绩、配合形势举办临时展览,对社会各个层面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