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讲寺
法藏讲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藏讲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法藏讲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上海法藏讲寺,位于老西门吉安路二七一号,是上海唯一的天台宗道场,向称为上海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法藏讲寺始建于上一世纪。一九一八年,兴慈老法师受哈同夫人罗迦陵居士的邀请,由浙江天台山来上海爱俪园讲“天台四教仪集注”,听众踊跃,法筳盛极一时。优娑塞沈映泉闻法后,决意挽留兴公上人在沪常住教化,因此,在小南门为兴公创办超尘精舍。但屋小地狭,不便信众问学。至一九二三年,由白龙山人王震等居士发起,购得吉安路与东台路之间五亩余土地,经五年施工,建成了法藏讲寺。

上海的另三大丛林--玉佛寺、静安寺、龙华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已修复,对外开放,唯有法藏讲寺,恢复最迟。直到一九九七年,才把全寺的主体建筑收回。由于“文革”中改作工厂,大雄宝殿成了装配车间。收回后,仅拆除违章建筑,清扫垃圾,就花了一年多时间。现在的重建,准确地说,就是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废墟之上,按原规模重建一个新的大雄宝殿了。其难度比新建恐怕更大、更困难。法藏讲寺原大雄宝殿,为古罗马式建筑风格,在上海佛教丛林中,独树一帜。惜乎兴公上人住世时,未解0结顶。直待六十年后,这次重新改建,才最终完成。

新建成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原设计的西式建筑风格,又增扩为五层,屋顶为歇山式民族传统风格,翘角重檐,飞椽斗拱,一望而知,中西合璧,画楝雕梁,黄墙红柱,雄佛庄严,金碧辉煌。大殿前平台两侧,新修了石栏与走廊,饰以一座座小石狮,一直延伸到殿前台楷,成为一道十分壮观的风景线。大雄宝殿下面保持了原来的千人大厅,外观是半地下室,其实可作多功能厅。讲经-,开斋设席,大型法会,无不相宜。觉慧法师率领全寺僧职员工,省吃俭用,艰苦度日,修成为此庄严的大雄宝殿,可谓留下一座历史性丰碑,令我赞叹不已。

兴慈大师教演天台,行在净土。他宣告建寺宗旨是:宗标净土,以万人修万人去的念佛法门自行化人。所以著名佛学家范古农居士在其撰写的“法藏讲寺净土道场功德说”文中云:“兴慈法师以净土宣示于释迦经典,根据于弥陀佛国,因缘于法藏愿海。欲同弥陀之庄严妙果,应学法藏之培植胜因。于是建立伽蓝,名曰法藏”。这就是法藏寺得名的由来。

法藏寺既称讲寺,以-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每年举办讲经法会,弘扬天台教观法义,革除积弊,不作经忏佛事。兴公亲自制订四项寺规:一、制度,永为十方选贤制度,即兴慈本人的法剃二派,亦不许继承住持。二、住持,德学兼优,行解并茂,修持净土,接引有缘,弘扬经论,教导新学,始能负领众行道之责。三、同住,寺内分净业堂与学社两部。入净业堂者,二六时中,专门念佛。如无是愿者,即不共住。入学社者,以研究天台宗为主,旁究其他宗乘。驰心外务,懈怠自弃者,即不共住。四,佛事,除为施主念佛、放蒙山施食外,概不应酬其他佛事。这四条寺规,使法藏讲寺道风清净,闻名遐迩,被誉为“上海灵岩”,莲风盛极一时。

兴慈老法师是一位佛学教育家,我小时候每次趋前听他讲经,亲聆教诲。他除了讲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弥陀经疏钞等多部经论外,他还创办了法藏学院,礼聘静权、持松、芝峰、墨禅、亦幻、雪亮及夏丏尊、阮伯康诸大德任教。在吉安路创办慈光补习学校,设普通选修二科,免费为社会清贫子弟提供中学程度的国民教育。他的徒弟惟云法师将他在闸北宋公园附近的“一心兰若”改建为兴慈中学,为社会办学,其中还设有僧伽班,有三十多位青年僧侣在那里接受基础教育。法藏讲寺原有藏经楼,收藏有珍贵的佛教文物,如古代铜铸观世音菩萨立像,唐玄奘三藏法师舍利塔,明刻版“南藏”全部,清乾隆版“龙藏”全部以及民国年间频伽精舍铅印的“频伽藏”全部,这些珍贵文物可惜悉毁于难。幸运的是,印光、圆瑛、持松、兴慈诸大德及王一亭、戴季陶、李烈钧诸居士所题楹联碑刻至今仍在,这次大雄宝殿重建时,又一一壁立原处了。上海法藏讲寺的修复,刚刚开始。全面恢复,任重而道远。但我深信,国运昌隆,佛日增辉,兴慈上的遗志,必将在新的世纪得到继承与光大,上海的唯一天台宗道场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编者按:三月初,上海市“佛协”通过一项议决,邀请光慧法师出任该寺“寺务主任”一职,计划兴办僧伽教育,发扬天台教义,继承兴慈老法师遗愿。而觉慧法师曾多次请求因年老“让贤”,由青年法师肩荷如来重担,大公无私精神,海内外诸山长老极为钦佩!在其主持修建期间,费尽心思!在极其艰困条件下,能完成如此重大任务,化腐朽为神奇!巍巍佛殿在沪滨大放异彩!功德无量,光照人间!

乘车线路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吉安路271号

乘车线路:24路 864路 17路 932路 109路 地铁8号线

上一篇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孙中山文物馆)
上一篇 延中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654.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

上海市黄浦区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黄浦江,上海的象征,国内著名的旅游港湾。浦江游览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传统旅游节目,每天从上海外滩“浦江之光”码头启航,把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带到黄浦江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汇流入海的地方——吴淞口外的“三夹水”。行驶江心,眺望一江之隔、跨越百年沧桑的建筑群,不能不心生感慨。浦江游览所乘坐的“浦江游览1号”共耗资3200万元,它继承了“浦江号”双体、双龙、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型,总长达57米,船宽17米,额定载客1000人,船上建筑采用中国传统亭台楼阁造型,共分4层:主甲板、上甲板、游布甲板和驾驶甲板。全船装饰采用朱红廊柱、雕栏画栋、木雕格门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著名的名胜和历史古观--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为金山神庙,祀汉博陆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上海从宋朝开始有城隍庙,庙址在现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又称华亭县城隍行殿。当时上海是华亭县下面的一个镇,故淡井庙实是华亭县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县后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直至明永安年间(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资于庙左侧造起东园,庙才成了城中的名胜处所。乾隆中叶,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