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学良故居
上海张学良故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张学良故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上海张学良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是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子,190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台安。“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

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第二次是1934年1月8日,张学良从意大利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第三次张学良在1935年12月中旬来上海就住在皋兰路1号(张公馆)的花园洋房里。

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东邻复兴公园,为西班牙式三层独立花园洋房。张学良的寓所红瓦屋顶、乳白色的外墙,白色檐下装饰设计小巧紧凑。建筑高低大小前后虚实,均有层次变化,富有中国建筑的情趣。张公馆主楼为凸出的三层楼,楼下为过道,南面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主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现陈列物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20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当年皋兰路是一条短短的马路,人行道上种了0国梧桐,枝叶蔽天,旁边又是公园,是一处十分恬静的所在,可是张学良住在里面的时间很短。

解放后,此楼曾是卢湾区工商联民主建国会的办公处,1992和1994年大修,被保护起来。现作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并将几处厅室,分别取名敬学厅、慕良厅、忆卿厅、少帅厅,厅内壁上挂了张学良、赵一荻的照片及张学良的手迹。这是张学良在上海仅有的手迹。

张学良还在皋兰路1号宴请各方好友和旧部属,共议救国良策。他在沪虽然时间很短,但却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并积极寻找抗日救国的途径。张学良在上海的日子对改变其一生的思想、行为,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皋兰路1号

:公交167路926路146内圈路920路986区间路42路等。

张学良公馆旁边就是复兴公园的边门,旁边皋兰路2号甲就是官邸酒吧;附近皋兰路16号是圣尼古拉斯教堂。张学良公馆距离孙中山故居较近,沿思南路往南还可以参观周公馆、梅兰芳旧居。

门票

门票60元

开放时间

9:00-17:00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美男子之一。求学经历1917年在其父张作霖军中服役。1919 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 张学良详细信息++

上一篇 延中公园
上一篇 上海林风眠故居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656.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文庙
上海文庙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庙,坐落在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元代始建的文庙,位于学宫街,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1855年(清咸丰五年)文庙在现址重建,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点;隙地遍种花木。当时已初具规模,但以后渐趋式微,犹如一颗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拨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筑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大剧院座落于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1998年8月27日正式开幕。截至2009年底,上海大剧院演出场次累计达到6000场,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上海大剧院目前已成为世界级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国际性艺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公益性艺术教育的推广平台。上海大剧院占地面积2.1公顷,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总高度40米,内设大、中、小三个剧场(观众席分别为1800席、600席和300席)。剧院采用世界著名专业公司的顶级音响灯光设备,舞台总面积1700平方米,由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侧台组

上海市黄浦区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中共一大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汉俊(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