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博物馆
江南造船博物馆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江南造船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江南造船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南造船博物馆是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史的缩影。位于上海市卢湾区鲁班路600号的江南造船大厦二、三楼,邻近卢浦大桥。前身是江南造船厂厂史博物馆,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江南造船博物馆为生动直观地展现科技发展的力量,设计了二十多条船模、潜艇指挥舱可操作实景模型、万吨水压机电动模型、光电沙盘等展现各领域科技发展的影视装置等展示设施,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布展方面为今后的提升留有充分的余地。

在1800平方米的江南造船博物馆内,459张老照片、77件实物和21件船模展示了1865年以来在“江南”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一些代表性产品,汇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船舶种类: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轮、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轮、第一艘石油液化气船、中国海军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军舰;中国第一艘机动兵轮、第一门火炮、第一支后装线膛枪的模样。

1865年建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抗击帝国主义入侵的军工重镇。同时,江南又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学习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试验田。

目前,在江南原址仍保留有见证了中国工业文明发展的翻译馆旧址、制造局船坞旧址、飞机库、日占时期办公楼、-海军司令部旧址等历史建筑和遗址11处。

江南造船博物馆分为五个展区:历史馆、民船馆、军船馆、重工馆、江南长兴馆。其中,重工馆是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江南重工公司建造的钢结构产品,它展示了包括上海科技馆、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的和磁悬浮列车轨道、世界最大的钢拱桥卢浦大桥等。展现了江南对上海和全国重点工程的贡献,体现了企业在非船舶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开放日: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

开放时间:

9点——16点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600号

联系电话:

021-66994629

上一篇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一篇 田子坊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674.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黄浦江,上海的象征,国内著名的旅游港湾。浦江游览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传统旅游节目,每天从上海外滩“浦江之光”码头启航,把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带到黄浦江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汇流入海的地方——吴淞口外的“三夹水”。行驶江心,眺望一江之隔、跨越百年沧桑的建筑群,不能不心生感慨。浦江游览所乘坐的“浦江游览1号”共耗资3200万元,它继承了“浦江号”双体、双龙、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型,总长达57米,船宽17米,额定载客1000人,船上建筑采用中国传统亭台楼阁造型,共分4层:主甲板、上甲板、游布甲板和驾驶甲板。全船装饰采用朱红廊柱、雕栏画栋、木雕格门

上海市黄浦区
淮海路商业街
淮海路商业街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淮海路东起人民路,西至凯旋路,分东、中、西三段,蜿蜒十余里,是上海著名的商业街。其中最繁华的是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1949年改名。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幽美、繁华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淮海路以前属法祖界,路边种植法国梧桐树,极具欧陆风情。淮海路广纳世界精品,拥有400多家商店,如巴黎春天、华享伊势丹、大时代广场、金钟广场、上海广场、香港广场、太平洋百货淮海店、百盛等。在这可以看到时尚的最前沿,走在路上的青年男女让你觉得走进了一本活生生的“世界时装之苑”。淮海路上的建筑物散发出浓郁的城市文化休闲气息,其中西藏南路口的淮海路上,有许多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著名的名胜和历史古观--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为金山神庙,祀汉博陆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上海从宋朝开始有城隍庙,庙址在现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又称华亭县城隍行殿。当时上海是华亭县下面的一个镇,故淡井庙实是华亭县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县后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直至明永安年间(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资于庙左侧造起东园,庙才成了城中的名胜处所。乾隆中叶,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