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中国博物馆
琉璃中国博物馆
琉璃中国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泰康路25号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日前落成开馆。这座上海唯一的琉璃艺术博物馆,由台湾艺术家张毅、杨惠姗创办并设计。

博物馆占地2400平方米,四层通高14.7米。艺术家杨惠姗亲自设计的两朵巨型金属网牡丹花簇拥、攀附在博物馆的外墙上,白天,花影静谧,入夜,花姿绚丽,呈现出浓郁的现代艺术意味。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区,是以电影院标准打造的3C微播影映厅,开幕特展放映的是8分钟新片《女娲补天》。走进展厅,近百件历代琉璃珍品述说着中国古琉璃的故事,还有曾亮相19世纪巴黎世界博览会、被誉为“世界琉璃之父”的法国艺术家EmileGallè的作品。54件造佛作品则集中展示了艺术家杨惠姗23年的智慧与辛劳。

博物馆总投资超过2000万人民币,是中国及亚洲第一个全面展示琉璃艺术的行业博物馆。博物馆矗立在上海的时尚核心地带新天地附近。单外墙就镶嵌着4800多片宛如石窟岩石般质感的透明琉璃砖。一朵宽10米、高5米、重达1吨的巨型金色牡丹花高挂在琉璃墙上,好似从琉璃中绽放出来,显得格外醒目。不仅是外墙,博物馆的每一个细节都投射出设计的元素,甚至电梯房的屋顶也有多媒体投影制造的玄幻场面。

琉璃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楼下展区展出中国古代琉璃系列、世界琉璃大师杰作,及国际琉璃界10位现代琉璃艺术家的新作。楼上则流淌着一股浓重的东方气息,展出的是琉璃工房艺术家杨惠珊的代表作。六个展区突出两个主题,一类是佛学艺术的创作,一类是中国文学书画意境的延伸与再现。

展品中最令人惊叹的是耗时10年创作的“今生大愿”观音造像。这尊源自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的立体复原作品,总高达4.5米,是该博物馆中唯一一件非琉璃材质的作品。其上空是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投影——飞天,观音的座下是一朵朵剔透的黄色琉璃莲花。

入夜之后,琉璃博物馆转身成为一个艺术沙龙。白天的展台在机械的控制下缓缓下沉,成为吧台。收藏在展台一侧的椅子伸展开来。此时,阳光下的琉璃墙在灯光映照下变成色彩斑斓的动感彩屏。游客可以边享受酒吧风情,边欣赏琉璃的清凉滋味。而且,在馆内品尝佳酿甜品时使用的所有餐具都是琉璃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

上一篇 雁荡路休闲街
上一篇 淮海路商业街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713.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苏州河
苏州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流淌了5000年的苏州河,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此后,她又花了100年的工夫,“搭建”了近代国际大都市的最初框架。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全长100多公里,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苏州河源自太湖,在下游与黄浦江交汇。现在把东西流经上海市区的这一段吴淞江称为“苏州河”,这是沿用了外国人改的名字:SoozhowCreek。英国商人把吴淞江称作“苏州河”,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从这条河,通过青浦县境内,一直可以到达苏州。1848年,英国领事馆与上海道台订立扩大租界的协议时,吴凇江的上海一段正式改名为苏州河。

上海市黄浦区
淮海路商业街
淮海路商业街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淮海路东起人民路,西至凯旋路,分东、中、西三段,蜿蜒十余里,是上海著名的商业街。其中最繁华的是淮海中路,原名霞飞路,1949年改名。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幽美、繁华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淮海路以前属法祖界,路边种植法国梧桐树,极具欧陆风情。淮海路广纳世界精品,拥有400多家商店,如巴黎春天、华享伊势丹、大时代广场、金钟广场、上海广场、香港广场、太平洋百货淮海店、百盛等。在这可以看到时尚的最前沿,走在路上的青年男女让你觉得走进了一本活生生的“世界时装之苑”。淮海路上的建筑物散发出浓郁的城市文化休闲气息,其中西藏南路口的淮海路上,有许多

上海市黄浦区
豫园
豫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