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园清真寺
小桃园清真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桃园清真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小桃园清真寺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小桃园清真寺旧称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动中心。因寺门正对着小桃园街,故得名“小桃园清真寺”。该寺初建于1917年。由上海清真寺董事会董事金子云先生出资1.2万余银元购2.4亩的花园住宅,捐作清真寺。1925年在现址重建,是一座四座园顶的具有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现在还设有上海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等机构。

清真寺北向大门为拱形花格铁门,1343代表的是伊斯兰教的年份,相当于1925年。门额嵌金色“清真寺”三字。门头横嵌着《古兰经》-一节:“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建筑东立面设塔什干柱式门廊,尖拱门窗,屋顶中央与四角设阿拉伯式拱形圆顶,中央大穹顶上筑有望月亭。望月亭穹形亭顶之上竖有高耸入云的星月杆,成为伊斯兰教寺院的重要标志。大门内有一个长方形的宽敞庭院。

庭院东侧有厅堂结构的三层楼房一幢,二、三层是图书室、阅览室、藏有中外各种版本的《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珍贵文物。底层为讲经厅堂,厅内放有一部清代中国木刻《古兰经》和一部乌尔都文注释的印度版巨型《古兰经》。墙壁有中堂和条幅,以及-香炉、香案、花瓶等陈设。庭院北侧尽头为教长室、会客厅,以及水房等。

庭院西侧是具有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两层正方形礼拜大殿,其大跨拱顶结构为国内伊斯兰教建筑中所罕见。楼下为净高4.7米的正殿,楼上为净高5.7米的二殿,可同时接纳穆斯林1000人参加礼拜。底层门额悬着刻有“显扬正教”四字的一方匾额,门间镶有两块红木阿拉伯-对联,上额砌有《古兰经》文一节。在底层和上层之间的西侧,留有一长形缺口,围以铜质栏杆。当时无传音设备,教长率众礼拜,在底层朗诵《古兰经》时,通过此缺口,上层人士也能听到。

大殿顶部用石子浇灌的平台,在正中央大圆拱顶上有望月亭一座,高耸人云的“星月杆”竖立在拱形亭顶之上,为伊斯兰教寺院的标志之一。平台四角有四座阿拉伯式拱形圆顶,西南、西北角各有石方台一块,长凳四条,专供穆斯林诵经、休息之用。

大殿有3扇宽敞的大殿正门,12扇各配有25块花纹的玻璃钢窗,4根八角圆柱,中央挂有吊灯,大门之间镶有红木的阿拉伯文对联。大殿的屋顶部分为石子浇灌的平台,平台中央便是四角形望月亭。殿顶平台,正中有穹隆大圆顶口,上层人士也能听到。殿下底层架空深两米,以防潮,防蛀,防变形。大殿顶上中央便是望月亭,四角还有4座阿拉伯式的拱形圆顶小亭,内各制石方台一块,长凳4条,专供虔诚的穆斯林在此诵念《古兰经》和休息之用。庭院东侧,是一幢中式厅堂结构的三层楼房。二三层现为图书室、阅览室,收藏中外各种版本的《古兰经》。

上海伊斯兰教的主要寺院,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1917年由旅沪伊斯兰牧同人设立,寺屋为教友金子云指点1925年改建后,成为一座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宗教建筑。主要建筑为呈正方形的大礼拜殿,殿顶平台中央有四角望月亭,竖有伊斯兰教标志的望月杆。上海解放后经多次修葺,现已恢复昔日壮观,成为上海和各地来沪的伊斯兰教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寺以来,寺内曾经举办过各类学校:1928年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建校初期的校址(后搬至青莲街),以后又创办过经堂教育,以及普通的子弟小学--清真国民小学、明诚小学、崇本小学和上海回教孤儿教养所等。从1917年至1937年,该寺曾接待来自陕西、甘肃、宁夏及全国各地汇集上海赴麦加圣地朝觐的穆斯林,并为他们提供食宿及协助办理出国护照、兑换外币、购买外轮船票等,为中国穆斯林出海朝觐的集散地。

伊斯兰教著名阿匐买俊三、马儆吾、马宜亭等曾在该寺主持教务,并传播“尊经革俗”的伊赫瓦尼教派思想以及适应时代潮流的宗教教育思想。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小桃园清真寺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2014〕29号)。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小桃园街52号

类型: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电话:021-63775442

开放时间:

4: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乘932、569、11、126、736、920、926、930、66、929、24、64、581、715至小桃园清真寺下。

上一篇 淮海路商业街
上一篇 外滩人行观光隧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716.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苏州河
苏州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流淌了5000年的苏州河,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此后,她又花了100年的工夫,“搭建”了近代国际大都市的最初框架。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全长100多公里,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苏州河源自太湖,在下游与黄浦江交汇。现在把东西流经上海市区的这一段吴淞江称为“苏州河”,这是沿用了外国人改的名字:SoozhowCreek。英国商人把吴淞江称作“苏州河”,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从这条河,通过青浦县境内,一直可以到达苏州。1848年,英国领事馆与上海道台订立扩大租界的协议时,吴凇江的上海一段正式改名为苏州河。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博物馆由小到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著名的名胜和历史古观--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为金山神庙,祀汉博陆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上海从宋朝开始有城隍庙,庙址在现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又称华亭县城隍行殿。当时上海是华亭县下面的一个镇,故淡井庙实是华亭县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县后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直至明永安年间(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资于庙左侧造起东园,庙才成了城中的名胜处所。乾隆中叶,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