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园清真寺
小桃园清真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桃园清真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小桃园清真寺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小桃园清真寺旧称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动中心。因寺门正对着小桃园街,故得名“小桃园清真寺”。该寺初建于1917年。由上海清真寺董事会董事金子云先生出资1.2万余银元购2.4亩的花园住宅,捐作清真寺。1925年在现址重建,是一座四座园顶的具有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现在还设有上海清真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等机构。

清真寺北向大门为拱形花格铁门,1343代表的是伊斯兰教的年份,相当于1925年。门额嵌金色“清真寺”三字。门头横嵌着《古兰经》-一节:“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建筑东立面设塔什干柱式门廊,尖拱门窗,屋顶中央与四角设阿拉伯式拱形圆顶,中央大穹顶上筑有望月亭。望月亭穹形亭顶之上竖有高耸入云的星月杆,成为伊斯兰教寺院的重要标志。大门内有一个长方形的宽敞庭院。

庭院东侧有厅堂结构的三层楼房一幢,二、三层是图书室、阅览室、藏有中外各种版本的《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珍贵文物。底层为讲经厅堂,厅内放有一部清代中国木刻《古兰经》和一部乌尔都文注释的印度版巨型《古兰经》。墙壁有中堂和条幅,以及-香炉、香案、花瓶等陈设。庭院北侧尽头为教长室、会客厅,以及水房等。

庭院西侧是具有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两层正方形礼拜大殿,其大跨拱顶结构为国内伊斯兰教建筑中所罕见。楼下为净高4.7米的正殿,楼上为净高5.7米的二殿,可同时接纳穆斯林1000人参加礼拜。底层门额悬着刻有“显扬正教”四字的一方匾额,门间镶有两块红木阿拉伯-对联,上额砌有《古兰经》文一节。在底层和上层之间的西侧,留有一长形缺口,围以铜质栏杆。当时无传音设备,教长率众礼拜,在底层朗诵《古兰经》时,通过此缺口,上层人士也能听到。

大殿顶部用石子浇灌的平台,在正中央大圆拱顶上有望月亭一座,高耸人云的“星月杆”竖立在拱形亭顶之上,为伊斯兰教寺院的标志之一。平台四角有四座阿拉伯式拱形圆顶,西南、西北角各有石方台一块,长凳四条,专供穆斯林诵经、休息之用。

大殿有3扇宽敞的大殿正门,12扇各配有25块花纹的玻璃钢窗,4根八角圆柱,中央挂有吊灯,大门之间镶有红木的阿拉伯文对联。大殿的屋顶部分为石子浇灌的平台,平台中央便是四角形望月亭。殿顶平台,正中有穹隆大圆顶口,上层人士也能听到。殿下底层架空深两米,以防潮,防蛀,防变形。大殿顶上中央便是望月亭,四角还有4座阿拉伯式的拱形圆顶小亭,内各制石方台一块,长凳4条,专供虔诚的穆斯林在此诵念《古兰经》和休息之用。庭院东侧,是一幢中式厅堂结构的三层楼房。二三层现为图书室、阅览室,收藏中外各种版本的《古兰经》。

上海伊斯兰教的主要寺院,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1917年由旅沪伊斯兰牧同人设立,寺屋为教友金子云指点1925年改建后,成为一座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宗教建筑。主要建筑为呈正方形的大礼拜殿,殿顶平台中央有四角望月亭,竖有伊斯兰教标志的望月杆。上海解放后经多次修葺,现已恢复昔日壮观,成为上海和各地来沪的伊斯兰教教徒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寺以来,寺内曾经举办过各类学校:1928年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建校初期的校址(后搬至青莲街),以后又创办过经堂教育,以及普通的子弟小学--清真国民小学、明诚小学、崇本小学和上海回教孤儿教养所等。从1917年至1937年,该寺曾接待来自陕西、甘肃、宁夏及全国各地汇集上海赴麦加圣地朝觐的穆斯林,并为他们提供食宿及协助办理出国护照、兑换外币、购买外轮船票等,为中国穆斯林出海朝觐的集散地。

伊斯兰教著名阿匐买俊三、马儆吾、马宜亭等曾在该寺主持教务,并传播“尊经革俗”的伊赫瓦尼教派思想以及适应时代潮流的宗教教育思想。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小桃园清真寺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2014〕29号)。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小桃园街52号

类型: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电话:021-63775442

开放时间:

4: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乘932、569、11、126、736、920、926、930、66、929、24、64、581、715至小桃园清真寺下。

上一篇 淮海路商业街
上一篇 外滩人行观光隧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716.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上海从全球三十几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第6座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落脚地,杜莎集团看中的是巨大的本土明星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详细精确的市场调查,在冗长的候选名人名单中精挑细选,每位入选者都是大多数中国人渴望见到的名人。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分为“在幕后”、“上海魅力”、“历史名人和国家领袖”、“电影”、“音乐”、“运动”和“速度”七个主题展区,观众除了可以与80多尊足以乱真的中外明星蜡像留下亲密合影外,还可以加入到与“明星”对歌、拍电影、打篮球等互动体验中去。据悉,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筹备已超过两年,展出的蜡像每尊制作成本上百万元

上海市黄浦区
豫园
豫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

上海市黄浦区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黄浦江,上海的象征,国内著名的旅游港湾。浦江游览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传统旅游节目,每天从上海外滩“浦江之光”码头启航,把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带到黄浦江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汇流入海的地方——吴淞口外的“三夹水”。行驶江心,眺望一江之隔、跨越百年沧桑的建筑群,不能不心生感慨。浦江游览所乘坐的“浦江游览1号”共耗资3200万元,它继承了“浦江号”双体、双龙、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型,总长达57米,船宽17米,额定载客1000人,船上建筑采用中国传统亭台楼阁造型,共分4层:主甲板、上甲板、游布甲板和驾驶甲板。全船装饰采用朱红廊柱、雕栏画栋、木雕格门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