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堂
沐恩堂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沐恩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沐恩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又名“慕乐堂”,属基督教美国卫理斯教派(天主新教),位于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九江路口,面对人民广场,是一座建有高大钟楼的基督教堂。沐恩堂建于1929年,为美国流行的学院式哥特建筑。砖木结构。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夜光下分外夺目,成为人民广场的一大景观。设计人为著名建筑师奥匈籍捷克人邬达克。

“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前身是美国教会监理公会设的监理会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1900年为纪念信徒慕尔的襄助,监理会堂改名为慕尔堂。1930年建成红砖结构的哥特式教堂,内有可容1000余人的礼堂及音乐室等。曾举办夜校及补习学校等社会文化事业。现教堂宗教活动正常,每逢复活节、圣诞节都举行宗教仪式。华东神学院设在堂内。

沐恩堂属于新哥特式风格,1931年建成。教堂为砖木结构,有宽大的门厅,中部是教堂的主体部分,总共能容纳1000人,其中正厅560人,楼座380人,唱诗班处60人;大堂的长方形柱子和楼座的栏杆以及讲经台都用斩假石饰面,室内露出水泥幔尖拱顶。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曾捐资在教堂的钟楼顶部安装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从而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

1958年,上海基督教各派在这里举行联合礼拜,正式把它的名字定为“沐恩堂”。1989年9月25日,沐恩堂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

沐恩堂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传教士李德创立。前身是美国教会监理公会设的监理会堂,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19世纪20年代教徒剧增,旧堂不敷使用,后来筹划募捐将原中西女塾(即现堂址)让给慕尔堂建造新堂。1929年开工,1931年落成,建成红砖结构的哥特式教堂,内有可容1000余人的礼堂及音乐室等。

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担任建筑设计,邬将建筑平面和造型设计得自由组合,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体现了他设计的特性。建筑群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共设1000个座位。西南角有塔楼一座,毗邻有4层附屋和附属学校。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教堂建成后,被当时称为“建筑雄伟,居全国各堂之首”。

1936年有位美国教徒捐款,在塔楼顶部安装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底座装了马达,可使闪亮的十字架四面转动,使教堂名气更大。1958年开始,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定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上一篇 瀑布钟
上一篇 大境阁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721.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上海从全球三十几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第6座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落脚地,杜莎集团看中的是巨大的本土明星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详细精确的市场调查,在冗长的候选名人名单中精挑细选,每位入选者都是大多数中国人渴望见到的名人。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分为“在幕后”、“上海魅力”、“历史名人和国家领袖”、“电影”、“音乐”、“运动”和“速度”七个主题展区,观众除了可以与80多尊足以乱真的中外明星蜡像留下亲密合影外,还可以加入到与“明星”对歌、拍电影、打篮球等互动体验中去。据悉,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筹备已超过两年,展出的蜡像每尊制作成本上百万元

上海市黄浦区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浦江游览(浦江水上游览渡口)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黄浦江,上海的象征,国内著名的旅游港湾。浦江游览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传统旅游节目,每天从上海外滩“浦江之光”码头启航,把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带到黄浦江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汇流入海的地方——吴淞口外的“三夹水”。行驶江心,眺望一江之隔、跨越百年沧桑的建筑群,不能不心生感慨。浦江游览所乘坐的“浦江游览1号”共耗资3200万元,它继承了“浦江号”双体、双龙、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型,总长达57米,船宽17米,额定载客1000人,船上建筑采用中国传统亭台楼阁造型,共分4层:主甲板、上甲板、游布甲板和驾驶甲板。全船装饰采用朱红廊柱、雕栏画栋、木雕格门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上海城隍庙(老城隍庙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著名的名胜和历史古观--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为金山神庙,祀汉博陆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上海从宋朝开始有城隍庙,庙址在现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又称华亭县城隍行殿。当时上海是华亭县下面的一个镇,故淡井庙实是华亭县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县后将金山神庙改建为城隍庙,直至明永安年间(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庙。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资于庙左侧造起东园,庙才成了城中的名胜处所。乾隆中叶,潘氏豫园售归城隍庙作为西园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贾辐辏,百业荟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