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公园
上海人民公园
上海人民公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上海人民公园

位于上海行政文化中心的人民公园,原是旧上海跑马场的一部分,后经多次改建,现在的人民公园虽然已没有了往年的规模,但绿树成荫,水石相映。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抹上了一丝绿意。

健康乐园是一个椭圆型的石池,说它是石池,因为里面密密麻麻地铺满了鹅卵石,据说踩石走路可以按摩足底穴位,有益身体健康。在这片石池旁还有一块特别的石头竖立着,这可不是又一块飞来石,但它的确有些“来头”,来自于企鹅的故乡棗南极,是中国南极队队员从南极的乔治岛带回来的。碧翠湖是一片美丽的荷花池,其背衬西山,苇绿叠翠铺满整个池子,夏天,粉红色的花苞从缝隙中亭亭玉立地钻出头。真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韵味。

原位于人民公园内的“五卅运动纪念雕塑”,因市容改造,已搬迁至公园外的南京西路绿化带上(紧邻地铁二号线人民广场站出口处)。作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的杠鼎之作,高达16.65米的“五卅运动纪念雕塑”至少有三方面的特色:第一,运用抽象与夸张的造型又带着中国民族特色组成的变形“五卅”两字,气势宏伟;第二,注意雕塑与环境相协调,“五卅”的每一笔都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倔强个体,整个雕塑又组成了一个坚定的整体。第三,使用的不锈钢质材,加深了“五卅”运动的气势。整个雕塑以其别致的造型、新颖的设计,明朗而稳重,体现了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简洁而洗炼,表现出新时代蒸蒸日上的风貌,更昭示了上海人民的奋斗精神。

东山位于园东南,高9.7米,占地2300平方米。山巅建有混合结构重檐八柱圆亭一只,古朴、典雅,处在绿荫环抱之中。近旁山坳堆叠黄石。山麓有长廊,面积190平方米。

西山位于公园西南部,高11.8米,占地3900平方米。北侧假山为湖石和黄石堆叠。山顶建有八角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攒尖顶,飞檐翘角。亭周栽植香樟、广玉兰、女贞等,间植四时花灌木,绿树成荫,花木葱笼。游人到此小憩,园内外景色尽收眼底。

张思德塑像位于中央大道东侧。面东背西,高4米。塑像正面为一片开阔的大草坪,近塑像设组合花坛,四季鲜花盛开。两旁栽植高大挺拔的雪松群,使塑像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塑像后丛植紫薇、红枫、红叶李等灌木。

南极石位于园中部,风光楼茶室东侧,是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于1982年2月21日在南极乔治岛采集的,1985年2月21日立于园内。石为黑褐色,高1.7米,呈椭圆形,上刻有宋日昌题写的“南极石”三字。石后丛植月桂,东侧为紫薇、栀子花。

荷花池位于公园西部中心地带,由两个相连的形状不规则的池沼组成,总面积为3300平方米。东池南端广栽荷花,西池放养金鱼。池周边植垂柳,池东有水杉林。池南建水榭,榭为长方形,平顶,面积65平方米。榭前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台,三面临水,台边设护栏,面积为28平方米。榭内设摄影部,榭顶部平台围铁护栏,游人可从楼梯登顶摄影。池西有方亭,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0.24平方米,绿色琉璃瓦攒尖顶,四角上翘。亭前栽柳树,附近地坪设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池中部有曲平桥连接南北两岸,宽3米,长14米,桥两侧设仿木扶拦。桥东北有八角亭,竹结构,茅草攒尖顶,八角上翘,亭三面设竹凳和竹靠背,面积19平方米。池南端有曲廊和绿廊组合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廊两曲,平顶,磨石子地坪,两边置磨石子长凳,面积为68平方米;廊前悬挂着5只造型逼真的大桔,故又名桔廊。与曲廊相连的三曲紫藤廊,面积为65.5平方米,廊两边设置铁栏杆和磨石子长凳。两廊外散点湖石,植柑桔、香樟、广玉兰。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21-63271333

开放时间:

6:00-18: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上一篇 上海博物馆
上一篇 沉香阁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4735.html
黄浦区周边景点
外滩
外滩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外滩,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外滩的东侧是浩荡的黄浦江和漂亮的外滩新堤岸,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上海母新河----黄浦江的风采,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地区的新姿,或是散步于绿树花坛之间,感受大都市园林的别有风味,享受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气的明媚阳光。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今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

上海市黄浦区
苏州河
苏州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流淌了5000年的苏州河,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此后,她又花了100年的工夫,“搭建”了近代国际大都市的最初框架。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全长100多公里,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苏州河源自太湖,在下游与黄浦江交汇。现在把东西流经上海市区的这一段吴淞江称为“苏州河”,这是沿用了外国人改的名字:SoozhowCreek。英国商人把吴淞江称作“苏州河”,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从这条河,通过青浦县境内,一直可以到达苏州。1848年,英国领事馆与上海道台订立扩大租界的协议时,吴凇江的上海一段正式改名为苏州河。

上海市黄浦区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大剧院座落于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1998年8月27日正式开幕。截至2009年底,上海大剧院演出场次累计达到6000场,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上海大剧院目前已成为世界级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国际性艺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公益性艺术教育的推广平台。上海大剧院占地面积2.1公顷,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总高度40米,内设大、中、小三个剧场(观众席分别为1800席、600席和300席)。剧院采用世界著名专业公司的顶级音响灯光设备,舞台总面积1700平方米,由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侧台组

上海市黄浦区
豫园
豫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

上海市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