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监狱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处
提篮桥监狱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处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提篮桥监狱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处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虹口区,提篮桥监狱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处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提篮桥监狱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处

提篮桥监狱,位于上海华德路117号(今长阳路147号),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占地约4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提篮桥监狱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后经陆续扩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并使用至今。由于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提篮桥监狱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2013年,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占据了宝贵的土地。在迎来首名囚犯的110年后,监狱将被关闭。原址将保护开发,予以保留。

提篮桥监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关押过许多著名人物。民初革命党人章太炎、邹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汪精卫妻子陈璧君,侵华日军战犯冈部直三郎大将、安藤利吉大将,“文革”上海写作组成员朱永嘉,上海“首富”周正毅,杀警“刀客”--……,“提篮桥”就是监狱的代名词,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提篮桥的意义要远远超越监狱本身,仅从上面那些名字,我们就能看到一部微缩版的百年中国史。但因为仍在使用,我们又不能将提篮桥监狱视为历史遗存。

从1945年12月起,位于提篮桥监狱内的上海战犯拘留所陆续关押日本战犯。不少日本战犯通过飞机、火车、轮船等,从国外及国内陆续移押过来,像侵华日军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少将等10多人和第13军军团长泽田茂中将是从东京押抵狱中,侵华日军驻台湾总督、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等人是从台湾押过来,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等人是从汉口押送过来。到1947年初,提篮桥共关押了180余名日本战犯。在关押期间,有的战犯就在狱中-或病亡了,比如安藤利吉在1946年4月19夜里,吞服了秘藏在衣缝中的剧毒-,-前还给侵华日军总头目冈村宁次写了一封信。

在中国境内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则要分两部分。一是1946年初,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奉命在上海组建的美军军事法庭,地点就设在提篮桥监狱。1946年1月24日上午,美军军事法庭正式开庭审判18名日本战犯,审判过程向全球广播。经过几次庭审,2月28日法庭对18名日本战犯作出宣判,判处镝木正隆等5人死刑,除一人无罪释放外,其余从1年半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除了这一批外,此后又对29名日本战犯进行过多次审判。

美军军事法庭在提篮桥内共审判了8批47名日本战犯,5人在提篮桥执行了绞刑,当年的绞刑房完好如初,目前是上海监狱陈列馆的亮点之一。

国民政府的军事法庭在上海审判了116名日本战犯,判处死刑14人(其中1人后改判为10年),有11人是在提篮桥监狱刑场-决的。另外由于广州军事法庭审判结束后就被撤销,还有3名日本战犯从广州移送到提篮桥执行。总之,提篮桥共执行了19名日本战犯死刑,其中处绞刑5人,-决14人。

鉴于提篮桥监狱在对日本战犯关押、审判和执行上的重要性,在1997年8月份,提篮桥监狱被市政府列为上海市抗日纪念地点。提篮桥监狱作为一处精美的近代建筑群,1994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单位,2013年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五卅”烈士墓遗址
上一篇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5100.html
虹口区周边景点
上海上港邮轮城
上海上港邮轮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上海上港邮轮城AAAA级上港邮轮城,这里曾经是拥有160年历史的上海码头门户,是上海开埠以后的经济贸易中心,如今是坐拥上海天际线的北外滩滨水综合体,1200米璀璨滨江岸线,浦江全景尽收眼底。在这里有一面文化长廊玻璃墙,在上面用图片和二维码展示了“码头衍变”、“西学东渐”和“名人踪迹”的故事,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浦江两岸的风景,也能了解浦江沿岸的百年历史。北外滩滨江绿地,拥有一滴水、彩虹桥、音乐之门三大特色景观,被称为“最美江景步道”。向对岸望去,是灯光璀璨的陆家嘴天际线,初秋的清晨来这里晨跑散步,活力的一天即将开始。坐标:虹口区东大名路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原摩西会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居住历史的主题纪念馆;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二战期间摩西会堂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犹太青年组织也一度将其总部设在摩西会堂内。摩西会堂,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是座三层的房子,红砖斜尖顶,白色的窗棂上有蓝色的拱纹,罩着窗顶,然后又向两头延开去,点缀成红墙上的

上海市虹口区
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电影《小时代》的取景地,漫步廊桥、牛道,走上旋梯,拍照留影。景点介绍1933老场坊是由宰牲场改造的一座别具特色的创意园区,不少特色小店、餐馆、工作室入驻其中,并经常举办一些话剧表演、时装秀、会展等,成为了一片艺术聚集地。这里还是热门电影《小时代》的取景地,非常适合拍照留影。老场坊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四川路商业街,整个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大楼空间布局奇特,东南西北4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外方内圆的建筑结构、纵横交错的廊桥,与螺旋梯、伞形花柱一起,营造出迷宫一般的效果,令人惊喜连连。19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鲁迅公园
上海鲁迅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鲁迅公园位于四川北路北端,总面积22公顷。园内分为纪念瞻仰区、文娱活动区、风景游览区三大功能区域。建有鲁迅墓园、鲁迅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性主题景点。还有樱花园、友好钟座、松竹梅、百鸟青山、湖光岛影、柳堤姿色等自然景点以及涉外旅游景点梅亭、梅园。二十世纪初,这里是由英国园艺师设计的体育运动场所,初期称“虹口娱乐场”,1922年称“虹口公园”。1956年迁建了鲁迅墓园,1988年始称“鲁迅公园”。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和建设,不仅保留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布局形式,而且揉合了中国造园艺术。形成了上海城市公园特色,是一座名闻遐尔的纪念性文化休息公园

上海市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