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鲁迅纪念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虹口区,上海鲁迅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1950年春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备,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总理题写了馆名。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1994年由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由0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山阴路上海鲁迅故居毗邻,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1998年8月开始改扩建,于1999年9月25日建成开放。鲁迅纪念馆新馆建筑风格保留了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理念。陈列手段新颖、独特,反映了上海鲁迅纪念的学术成就,功能和设施已达到国际一流,鲁迅纪念馆现有文物资料20余万件,1650平方米的陈列展厅,以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基础,辅以展示艺术与雕塑、场景、蜡像及多媒体影视等多种展示方法相结合,从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专题表现鲁迅为追求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而英勇不屈地进行斗争的生平业绩,以鲁迅的作品、思想和人格感召观众,让观众在走近鲁迅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开放时间:9:00-16:00,咨询电话:65402288门票:免费)

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内,是一座造型简洁、朴实、雅致,青瓦白墙、马头式山墙的二层庭院式建筑。馆内现藏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达160余件,6000余件为珍贵、重要文物。

纪念馆一层建有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及专题展厅“奔流艺苑”,不断展示各类不同形式的专题文化展览;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展厅,以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基础,辅以浮雕、动画、石膏模型、蜡像、沙画等新兴展示手法,围绕鲁迅的核心思想“立人”,通过《生命的路》、《首在立人》、《画出国人的魂灵》、《保存者、开拓者、建设者》、《精神界战士》、《人之子》六大部分,真实再现了鲁迅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曲折多姿的人生历程。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人物类纪念馆,于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由-题写馆名。馆内中庭前还设有一个内园“百草园”,院里枫叶如丹,有坚挺的龙舌兰、爬满墙角的何首乌,枣树枝繁叶茂,樱花、桂花、杜鹃花争芳斗艳。

朝华文库,是除生平陈列外新辟的一个集收藏与陈列、研究及纪念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展区。它专门收藏与鲁迅有直接接触的现代文化名人的文化遗存。每人一库,各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建筑造型古朴典雅,配有现代化的先进保管设备。

总库名由巴金先生题额,各专库题额都是请名家题写的。"朝华"取自鲁迅书名〈朝花夕拾〉和〈艺苑朝华〉。

而设在一楼的350平方米的专题展厅——奔流艺苑,可供各种类型的专题展览用。另外,可容纳150人的学术报告厅——树人堂,配有影视放映及同声翻译等设备,用于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兼作电化教育用。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近四川北路)

类型: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1-65402288

官方网站:http://www.luxunmuseum.com

开放时间:

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至领票处领取参观券凭票进馆。日接待总量3600人次,每小时接待量600人次。

交通

21路、47路、52路、70路、97路、597路、939路公交车,991路公交车,轨道3号线、8号线,川虹线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6]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 鲁迅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上一篇 庄索原剪报收藏馆
上一篇 左联纪念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5140.html
虹口区周边景点
上海上港邮轮城
上海上港邮轮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上海上港邮轮城AAAA级上港邮轮城,这里曾经是拥有160年历史的上海码头门户,是上海开埠以后的经济贸易中心,如今是坐拥上海天际线的北外滩滨水综合体,1200米璀璨滨江岸线,浦江全景尽收眼底。在这里有一面文化长廊玻璃墙,在上面用图片和二维码展示了“码头衍变”、“西学东渐”和“名人踪迹”的故事,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浦江两岸的风景,也能了解浦江沿岸的百年历史。北外滩滨江绿地,拥有一滴水、彩虹桥、音乐之门三大特色景观,被称为“最美江景步道”。向对岸望去,是灯光璀璨的陆家嘴天际线,初秋的清晨来这里晨跑散步,活力的一天即将开始。坐标:虹口区东大名路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原摩西会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居住历史的主题纪念馆;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二战期间摩西会堂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犹太青年组织也一度将其总部设在摩西会堂内。摩西会堂,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是座三层的房子,红砖斜尖顶,白色的窗棂上有蓝色的拱纹,罩着窗顶,然后又向两头延开去,点缀成红墙上的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鲁迅公园
上海鲁迅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鲁迅公园位于四川北路北端,总面积22公顷。园内分为纪念瞻仰区、文娱活动区、风景游览区三大功能区域。建有鲁迅墓园、鲁迅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性主题景点。还有樱花园、友好钟座、松竹梅、百鸟青山、湖光岛影、柳堤姿色等自然景点以及涉外旅游景点梅亭、梅园。二十世纪初,这里是由英国园艺师设计的体育运动场所,初期称“虹口娱乐场”,1922年称“虹口公园”。1956年迁建了鲁迅墓园,1988年始称“鲁迅公园”。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和建设,不仅保留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布局形式,而且揉合了中国造园艺术。形成了上海城市公园特色,是一座名闻遐尔的纪念性文化休息公园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邮政博物馆1922年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块(今四川北路1716号)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位于四川路桥北堍北苏州路276号,原名上海邮政总局。上海市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的几度沧桑。新中国诞生后,人们邮政的发展日新月异。1999年邮电分营后,独立运行的上海邮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开辟了发展新天地。上海邮政博物馆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建筑——上海邮政大楼内,以翔实的史料和实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上海市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