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寓所
冯雪峰寓所
冯雪峰寓所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虹口区,冯雪峰生于1903年,浙东义乌赤岸镇神坛村人,出身农家,从小参加劳动,从而养成了坚韧、勤奋、质朴、毫犷的气质。1919年在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1年春,因带领同学反对学校-而被开除学籍,秋转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他参加该校的文化团体“晨光社”,开始写作新诗,与上海诗友应修人以“湖畔诗社”名义出版《湖畔》。

1925年,冯雪峰到北大旁听并自学日语,其间曾多次聆听鲁迅讲话。1926年起,他从事日文翻译和诗歌、散文、小说创作。1927年6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和李大钊惨遭杀害的上海-形势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28年初来到上海,一面寻找党,一面从事翻译工作。就在这复杂的对敌斗争中,他住在虹口四川北路景云里11号(今东横浜路35弄11号)及东横浜路825弄2号等处。1928年12月经柔石介绍开始与鲁迅交往,成为鲁迅后期战斗生活中的忠实学生和亲密战友,成为党与鲁迅之间坚实的联系者。冯雪峰是在1930年至1933年间左翼文化战线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并先后担任“左联”党团书记、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之职。

冯雪峰 (1903~1976)浙江义乌人。中共党员。专科毕业。1925年到北京大学做旁听生,后去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和革命文化活动,与鲁迅合编《萌芽》、《文学导报》、《十字街头》等杂志,曾任中共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属文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1933年赴江西瑞金,任苏维埃中央党校副校长,参加红军长征到陕北,受党派遣到上海、浙江…… 冯雪峰详细信息++

上一篇 茅盾寓所
上一篇 鲁迅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5155.html
虹口区周边景点
上海上港邮轮城
上海上港邮轮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上海上港邮轮城AAAA级上港邮轮城,这里曾经是拥有160年历史的上海码头门户,是上海开埠以后的经济贸易中心,如今是坐拥上海天际线的北外滩滨水综合体,1200米璀璨滨江岸线,浦江全景尽收眼底。在这里有一面文化长廊玻璃墙,在上面用图片和二维码展示了“码头衍变”、“西学东渐”和“名人踪迹”的故事,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浦江两岸的风景,也能了解浦江沿岸的百年历史。北外滩滨江绿地,拥有一滴水、彩虹桥、音乐之门三大特色景观,被称为“最美江景步道”。向对岸望去,是灯光璀璨的陆家嘴天际线,初秋的清晨来这里晨跑散步,活力的一天即将开始。坐标:虹口区东大名路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邮政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邮政博物馆1922年由协澄洋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块(今四川北路1716号)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曾列为当时上海十大建筑之一。位于四川路桥北堍北苏州路276号,原名上海邮政总局。上海市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经了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的几度沧桑。新中国诞生后,人们邮政的发展日新月异。1999年邮电分营后,独立运行的上海邮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开辟了发展新天地。上海邮政博物馆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建筑——上海邮政大楼内,以翔实的史料和实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鲁迅公园
上海鲁迅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鲁迅公园位于四川北路北端,总面积22公顷。园内分为纪念瞻仰区、文娱活动区、风景游览区三大功能区域。建有鲁迅墓园、鲁迅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性主题景点。还有樱花园、友好钟座、松竹梅、百鸟青山、湖光岛影、柳堤姿色等自然景点以及涉外旅游景点梅亭、梅园。二十世纪初,这里是由英国园艺师设计的体育运动场所,初期称“虹口娱乐场”,1922年称“虹口公园”。1956年迁建了鲁迅墓园,1988年始称“鲁迅公园”。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和建设,不仅保留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布局形式,而且揉合了中国造园艺术。形成了上海城市公园特色,是一座名闻遐尔的纪念性文化休息公园

上海市虹口区
上海和平公园
上海和平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上海和平公园始建于1958年,由上海园林设计前辈陈丽芳高级工程师主持设计。它占地264亩,其中水面积为50亩,公园有三个大门,大连路为一号门,新港路为二号门,天宝路为三号门,游客出入方便。和平公园内有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百花馆、水榭、石舫,可供游客傍湖品茗,赏心悦目。公园山、水、建筑、植物,配置相得益彰,风光怡人,景色秀美。公园共分三个景区,即风景游览区、动物观赏区、儿童娱乐区。风景游览区植物群落丰富,茂林竹修,环境优美。生态动物岛四面环水而居,占地面积约10亩。公园的动物展览区有狮、虎、熊、豹,“鸟语林”等各类动物60多种。生物的

上海市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