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烈士陵园
王杰烈士陵园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王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邳州市,王杰烈士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王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张楼办事处,距市区6公里。是为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与1967年开始兴建的。主要纪念保护设施有依次建有牺牲地点保护亭、事迹陈列馆、纪念广场、烈士墓、刻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墙等。是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国家2A级红色旅游景点。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位省级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民政部公布其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65年7月14日,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王杰同志,到原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在地雷发生意外0的危急时刻,毅然扑向炸点保护了现场的12名基干民兵和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共产主义颂歌。为悼念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原邳县革命委员会报请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1967年开始建墓,墓体系水泥圆形建筑,墓后侧的墙壁上写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1975年在6057部队的帮助下,建成王杰烈士纪念馆和接待室及配套用房。陵园自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前来瞻仰悼念,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2009年以来,邳州市为了更好保护这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烈士的革命精神,对烈士陵园重新进行规划布局。扩大陵园占地面积达到50亩,重建了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烈士事迹纪念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生动地再现了王杰伟大光荣的一生,诠释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镇张楼办事处境内

邮编:221300

电话:6860819

传真:86620827

王杰(1942—1965)金乡县城郊乡华固村人。1957年,家乡受水灾,他不顾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1958年,考入金乡一中,每周日回家,都帮助生产队会计义务算帐。1961年,应征入伍,在解放军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3年2月21日, 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后不论做什么工作,我一定要做到: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是共产党员哪…… 王杰详细信息++

上一篇 炮车古栗园
上一篇 李超时纪念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7463.html
邳州市周边景点
艾山九龙沟风景区
艾山九龙沟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艾山位于江苏省北大门,苏北鲁南交界处的连防乡境内,主峰海拔197.2米,幅员20平方公里,传说古时遍山生艾,故名艾山.它由大小九个山头组成,又称“九顶艾华山”.艾山历史悠久,古有“国之巅泰之也,邳之巅艾之也”(艾山奶奶庙碑文录)之说.据邳州史志记载,早在周穆王时,命徐子诞以邳为基地建立徐国,在艾山铸鼎铭“艾”,以艾山为徐国的镇国之山.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49年),以艾山四境地区设置艾山县,艾王城就座落在艾山的东脚下,至今古艾王城遗址犹存.艾山是苏北三大名山(云龙山、花果山、艾山)之一。山奇、水秀]林幽,如同人间仙境。山分两峰,双峰对崎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
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碾庄圩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是役,南京政府遭遇“滑铁卢”,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走向了转折点。碾庄纪念馆北面正中耸立着18.5米高的纪念碑,大理石浮雕碑座,“支前”、“战斗”、“冲锋”、“胜利”四座浮雕围绕四面。碑的正面有-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镏金大字。主要景点有展室、纪念碑、碑林、广场、南门战场、黄佰韬指挥所、黄佰韬击毙处等。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
邳州博物馆
邳州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邳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始建于1988年,为一座地方性的综合博物馆。为弘扬我市优秀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2003年邳州市委市政府投入2800余万元,在新城区建设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的新博物馆,于200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馆陈列分古邳文明、长河余音、民俗文化三部分。馆中陈列有长3.66米的象牙、大墩子出土的将江苏历史向前推进约2000年的彩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良王城出土的铜器、石器、陶器等各类文物5000余件。延伸阅读:·中国国家三级博物馆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位于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从禹王山靠310国道一侧的入口上山,从很远的地方便能仰望到高达8米的纪念塔。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馆的修建方案由清华大学设计,多个建筑主体均在山顶沿着山脊线形成的纪念轴线,由西向东有节奏地布置纪念广场、鉴池、纪念馆、战壕遗迹以及禹王庙等主要建筑和场所,最终恰好指向禹王山战役初次交火地点陈瓦房村的方向。纪念馆为地下地上各8米,分为负一、二层和地面一层。地面突出部分建筑形似碉堡状,围绕该建筑则是层次分明的三重叠落地建筑结构,寓意参加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的60军182、183、184三个师。顺着纪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