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润州道院
镇江润州道院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镇江润州道院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润州区,镇江润州道院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镇江润州道院(原名三茅宫),又名黄大仙庙,位于著名的金牛山风景区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宋代。据载,古代仙人赤松子,曾云游于此,留下大仙古井一口,其泉清澈甘甜,可以治病。传说汉代陕西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常来此采药,为人治病,世人为感其恩泽,并期望茅君在天之灵,能佑民保平安,便建以作纪念和祈求之处。

江苏镇江市西区金牛山,俗名小牛山,又名逍遥山,古有小茅山之称。其山锺灵毓秀,南、中、北三峰,峰虽不高,但有仙则名。据史料记载,古代仙人,赤松子黄初平(黄大仙)曾云游采赤石脂于此。并留大仙古井一口。其泉清澈甘甜,可以治病。由于黄初平在此做了许多除病救难,佑福保安的好事,后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于是在此山建黄大仙庙,又据道教经籍资料记载:汉景帝时,陕西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得道成仙之前,栖居此山,常常采药为人治病。到了隋唐,当地百姓为了感其恩泽,并期望三茅真君在天之灵,能佑民保平安,便建三茅宫以作纪念,由于历代战乱及种种原因,三茅宫旧貌早已不存,但“三茅宫”却以地名的方式一直保留至今。

润州道院三特点:

一、道院宫观布局与通常的寺院有所不同。

道院座东朝西,远望似太师椅,有青龙盘旋之势,整体建筑为中国古典的宫殿式建筑,布局匀称,殿宇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大都雕梁画栋,与红柱相映,飞檐翘角与黄墙相衬,雄伟壮观,占地达三十余亩。在东西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由西向东依次为“紫气东来”牌楼、灵官殿、会仙桥、太极放生池、三清殿、太极八卦广场、太元宝殿。在太元宝殿两侧建有数座偏殿,在中轴线北面的依次为东岳殿、龙王殿、五星殿、十王殿、大仙殿、宗师殿。在中轴线南面的是迎仙楼楼下的三官殿与慈航殿,二楼为佛教教徒的念佛堂。在道院的东北角有一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的“转运八卦阵”阵内每道围墙高1.9米,小巷宽85厘米,巷道或互通,或是断头巷,中间建有四角攒尖式的八卦亭,又叫“点将台”,亭中诸葛亮塑像栩栩如生,羽扇纶巾,正神采飞扬地指挥战事,总览整个阵势。

二、道院供奉的神像与其它道院有所不同。

在太元宝殿内供奉着茅山缔造祖师三茅真君。道教尊称大茅真君茅盈为太元司命真君、二茅真君茅固为定箓真君、三茅真君茅衷为三官保命真君;宋徽宗时,三茅真君分别被进号曰:太元妙道真人,定箓右禁冲静真人,三官保命冲惠真人;宋理宗时,三茅真君分别被加封为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定箓右禁至道冲静德佑真君,三官保命微妙冲惠仁佑真君。

每逢香期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礼拜虔诚,以求三茅真君的护佑。三、道院设有分院,占地20余亩。

在南宫庙重建:灵官殿、南宫殿、慈航殿、玉皇殿、三清殿;已建道教众活动中心大楼一栋,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为道士们建每户117平方米住宅楼一幢,现正在兴建气势宏伟的道教养生大楼,已经封顶。建成后主要用于道教养生、培训、镇江市道教协会将由茅山道院迁此办公。

润州道院三古碑。历史上三茅宫与黄大仙庙留下文物古迹,由于历代战乱及种种原因,大都不存在。

现将重建过程中从现场挖掘的三件古碑记述如下,以供研究者参考。

一张謇书写的“留余”真迹碑。

道院内珍藏的这块“留余”真迹碑,石质为汉白玉,高29厘米,宽74厘米。“留余”二字为隶书,落款“张謇书”三个字。下钤一方为姓名印,碑额虽小,但整体端庄大方,笔力雄健,具有汉碑的风格,据镇江市原镇江市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戴志恭和镇江考古所顾问殷光中考证,据称山西人黄某在镇江经商多年,开设有盛源铁号和晋源钱庄,当年在此购买了土地,建造四进楼房。他特意在楼房的一端留出了小巷,以方便行人通行,由于黄某的做法难能可贵,故张謇题“留余”两字以赞,该碑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

二清高宗纯皇帝御题“圣旨”碑

“圣旨”碑,碑高约35厘米,长约49厘米。碑的中间刻有“圣旨”二字,而“圣旨”二字被周围的雕龙所环绕,据有关专家考证,此乃清高宗纯皇帝亲题。这表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来过镇江金牛山。

三“古三茅宫”碑

“古三茅宫”碑,碑高约29厘米,长约71厘米。碑上刻有“古三茅宫”四字,在碑的左下角刻有“住持清修重建”,右上刻有“光绪丁酉年十月榖旦”。显然,该碑清楚告诉我们在光绪丁酉年(即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住持清修重建三茅宫的史实,这表明三茅宫在清晚期曾重建,为三茅宫在历史上曾屡毁屡建提供了直接证据。

镇江润州道院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实施地方政府为开-牛山地区的设计的宏伟规划。其中包括建供奉玉皇上帝的玉皇大殿;设立道教文化碑林;建供奉香客,游客的休闲的聚财楼;在院外将新建一座旅游文化用品商场;山门外将设一座大型停车场;最后在小牛山之颠塑一座高39米的中华商祖铜像。润州道院二期工程的完成,将以道教文化为载体的镇江金牛山风景区得以形成,它将同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镇江金山,焦山风景区,遥相呼应,形成镇江宗教旅游的新格局!润州道院将是道教星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它将以集道教朝拜、斋醮与养生;市民休闲,旅游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著名道教宫观,也将成为与金山,焦山齐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地址:镇江市润州区南徐大道

上一篇 冷遹旧居
上一篇 镇江古城墙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7667.html
润州区周边景点
南山风景区
南山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导游竹林寺:相传始建于东晋,在雍正年间全盛一时,全寺有殿宇259间。因战争不断,竹林寺,最终毁于抗日战争。目前仅剩下金刚殿(天王殿)、林公泉和挹江亭。招隐寺:从竹林寺漫步至招隐,在接近招隐的路上,蝴蝶会越来越多。招隐山门上“城市山林”是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真迹。米芾父子在南山生活了整整四十年,在此独创了“米氏云山流派”。戴颙父女在此隐居了二十五年,谱成名曲《游弦》、《广陵》、《止息》三首;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正是在此博邀刘勰等天下贤才,编撰了我国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文苑:位于竹林寺之东,为纪念我国南朝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及其文学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
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镇江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利用原英国领事馆旧址改建而成,占地29000平方米。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1996年11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收藏原始社会至明清各个时期文物近3万件,一级文物82件(套)、二级文物317件(套),其中吴国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宋代丝绸服饰、京江画派独具特色。镇江博物馆现有职工31名,大专以上学历23人;高级职称7人;中初级职称19人,拥有职称人数占全馆的84%。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关于西津渡,可以用“唐宋元明清,一眼望千年”来概括。千年古街依然存留着毗邻相连的雕花木楼,是寻访古建筑以及怀古的好地方。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漫步山腰上的千年古街,品味镇江的老城风貌。景点介绍西津渡也称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从金山公园往东步行十五分钟就能到。这里有一片历史气息浓郁的老房子,著名的西津渡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
金山公园
金山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金山公园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则有另一说法: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子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