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万寿寺
宝应万寿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应万寿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宝应县,宝应万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寿寺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其位置在汜水镇北侧,开山住持为僧西林。乾隆二十年,僧方旭在寺内建大悲楼,由此成为传戒寺院。后由僧圆孚任住持,历40年,寺庙再次兴旺。不但还清以前的债务,万寿寺增其旧制,殿宇一新,又置田数处。至道光年间,在僧澄溪主持下,又扩大寺庙范围,建上下厅及廊房数十间再次设坛传戒。数十年间,万寿寺规模不断扩大,香火兴旺,声誉远播,是宝应县范围内很有影响的佛教寺院。1948年毁于战火。 上世纪上半叶,万寿寺出一高僧法明,其佛学造诣很深,多年在各地游学布道,并多次赴香港、南洋、日本弘扬佛法,于抗战期间回家乡万寿寺任住持。在任期间广结善缘,万寿寺声望日隆。法明擅书法,以书法名世。 上世纪八十年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以后,应广大信众的要求,镇政府于1989年决定将原供存放骨灰盒的纪念堂改建为万寿寺。当时考虑寺南面是烈士陵园,其位置又在集镇北侧,与原万寿寺位置大致相当。2002年以后,本寺教徒在护法居士的帮助下先后建了五间念佛堂、五间地藏殿、十六间两层综合楼,鉴于该寺的影响和本寺负责人参学与工作的实际情况,2010年经扬州市佛教协会批准,县佛协为方银法师举行了晋升法席仪式,方银法师成为县内为数不多的方丈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万寿寺从形制上来看,不是佛教寺庙的格局,不具备寺庙的许多功能,僧众及广大居士一直发心将古老的万寿寺的声望传承光大,祈盼仰仗上级领导的支持,将现有的寺庙予以扩建,使古刹重光,让佛教为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构建文明美好的汜水镇发挥更好的作用。

上一篇 宝应宁国寺
上一篇 朱氏家祠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256.html
宝应县周边景点
宝应宁国寺
宝应宁国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应县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由无尘和尚开山,原址在县城叶挺路东首,名为宁国教寺,后易名宁国禅寺,迄今1368年。历代僧、官多加修建。据史料记载,宁国寺规模宏大,大雄宝殿匾额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寺藏明万历铜钟,前后共6处,殿堂楼阁数百间,有“跑马关山门”之说。寺后有千佛楼,主供释迦牟尼,楼内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态各异,组成千佛绕毗卢的场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宝殿毁于大火,近百年来屡遭天灾-,古寺濒临灭迹。1993年3月,宝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城隍庙、万寿庵旧址上又重建宁国寺。建设规划范围,北起县城东门大街,南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宝应湖
宝应湖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级湿地公园

宝应湖位于盐城金湖公路西不员处,属浅水、封闭型湖泊。据明代《隆庆县志》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南北阔十八里,西南连汜光湖;汜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会津湖,西通洒火湖;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入汜光湖;津湖在县南六十里,东通大运河,西北会汜光湖,清水、汜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随着地理的变化和区划的调整,如今的宝应湖南连高邮湖,西接金湖县,北会白马湖,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分属宝应、金湖两县管辖。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纵棹园
纵棹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宝应纵棹园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占地68亩,三面环水,典雅清秀,别具一格。清潘耒《纵棹园记》曰:“水之潴者因以为陂,流者因以为渠,平者为潭,曲者为涧,激而奔者为泉,淳而演迤者为塘、为沼。”纵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临波泛舟、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乔莱因不满仕途污浊,罢官归里后修建了私家园林,取名纵棹园,用以潜心读书,吟诗作画。清代中期,其后人曾捐赠建画川书院。清末民初改为安宜学堂、民众教育馆,后被日军盘踞,园林遭到毁坏。解放后,园林由当地政府修葺一新,颇具规模,定名为宝应县人民公园,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曹甸楚甸公园
曹甸楚甸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楚甸公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集镇陆庄排以东,晨化路以南,曹南路以北,占地面积100亩。园内花木葱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径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大型户外影视屏气势恢弘。楚甸公园内花木葱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径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大型户外影视屏气势恢弘。公园不仅设置有长廊、亭台、假山、船舫、莲池等景点,也布展有儿童教玩具、中老年活动中心。更为一提的是沿路的一方一特、一域一景的园林景观,石制的石凳石椅,石搭的乒乓球桌、棋牌台,使公园更富有新的内涵。公园采取市场化、标准化、项目化、责任化的管理运作机制,使园内处处都是一片怡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