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灵塔
栖灵塔
栖灵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邗江区,栖灵塔初建于隋仁寿元年,是隋文帝杨坚为庆祝六十岁寿辰而诏令在全国所建的30座佛塔之一。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奉佛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登塔赋诗。刘禹锡写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从诗中可以想象栖灵塔高耸入云的雄姿,难怪人们誉之为“中国之尤峻特者”。

唐武宗会昌三年,栖灵塔遭火焚毁,一代胜迹化为焦土。

到了宋真宗景德元年,僧人可政募集资金在原址重建了一座七级宝塔,取名“多宝”,后朝廷赐名“普惠”。这座塔又于南宋时毁圪。悠悠千年,大明寺空余山门牌楼上的“栖灵遗址”四字。

上世纪90年代之初,高耸巍峨的栖灵塔重新拔地而起,屹立于蜀冈之巅,成为古城扬州的一个城标。

新建栖灵塔为九层方型楼阁式,从外形到内部构造全部为唐代建筑风格。平座、腰檐、梭柱、大斗拱,线条粗狂、圆浑而飞动。塔体全高73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模宏大,构筑坚固,形式古朴、堂皇而庄重;塔身之上还装有高达8.55米的铜质塔尖。塔前钟楼、鼓楼两相对应,晨钟暮鼓,梵音袅袅。

栖灵塔建成后,缅甸仰光市长吴哥礼给大明寺赠送了玉佛五尊,其中一尊卧佛长达5.6米,为我国国内所罕见。大明寺在栖灵塔北侧专门建了卧佛殿以供瞻仰。

近年来,大明寺改建扩建了栖灵塔广场,塔内改装了从底层到七层的电梯。登塔纵目,扬州全城景观尽收眼底。

上一篇 扬州欧阳修纪念馆
上一篇 阮元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286.html
邗江区周边景点
扬州汉陵苑
扬州汉陵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为国家AAA级景区。汉陵苑的仿古建筑气势恢宏,素有“小中山陵”之称,拾阶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厅,给人以博大精深之感。苑内主要展示了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的木椁墓。两座墓同属于帝王级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全国罕见的大型汉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墓共用“题凑”八百多根。由于木头皆向内,“头”者,“题”也;“凑”者,聚也,即头部集中内向为“题凑”,由于黄柏木皆取内芯,故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
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扬州博物馆,现称扬州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测,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双博馆的建筑外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建筑博馆总占地面积50730M2,建筑面积22146.99M2,陈展面积10000M2。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曾是我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外贸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埠及商业中心。扬州是通史式的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时期被分封在这里的各诸侯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运河三湾风景区
运河三湾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YunheSanwanScenicSpot),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以运河三湾及周边湿地风光为依托,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观及休闲设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态人文景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520亩。景区规划建设以扬州的高旻寺和文峰寺为端点、以古运河为轴线、以运河三湾风景区为核心,充分彰显水工技艺和运河文化,打造与瘦西湖相呼应的城市南部风景名胜区、体育休闲区和旅游度假区。2018年12月20日被评定为AAAA级景区。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杨广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宋夹城
宋夹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宋代扬州城池依据战争需要,建有三城,即宋保祐城、宋夹城、宋大城。夹城在保祐城和大城之间,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虽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宋夹城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城垣、城濠及道路形制保存良好。2009年,作为当年度文化博览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原址复建。项目用地被宋夹城护城河环绕,总占地近1000亩,项目内容包括恢复西面、北面和东面城墙城门,十字街,环城道,宋文化遗址陈列馆、遗址展示解读等。西入口为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3座城门中,西瓮城门和东瓮城门建有城楼,北城门进深50-60米、开间80米、高15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