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邶墩遗址
周邶墩遗址位于卸甲镇周邶墩村,遗址原是一处高出地面8米左右的台型土墩,面积约15000平方米,70年代发现,1993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34平方米,清理灰坑20座,出土陶器、石器等遗物50多件,遗址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土器物与王油坊类型的龙山文化相类似;第二阶段出土器物与尹家城类型的岳石文化相类似;第三阶段出土器物为宁镇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2006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邶墩村:周邶墩村:位于-龙奔服务区东侧。…… 周邶墩村详细信息++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邮路上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镇国寺塔宋、明高邮市城西运河中在古老的运河上,船只南来北往。当高邮城才隐约可见的时候,远远就能看到一座方形的宝塔巍然矗立在运河当中,这就是被古建筑家们称道的“南方大雁塔”——镇国寺塔。镇国寺塔是唐代僖宗(874~888)年间新建。僖宗李儇有个弟弟,大概是看破红尘了吧,走出宫廷,剃发为僧。他到处周游,遍访名刹。一日行脚到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坦的旷地,原是建太平仓(即义仓,谷贱时加价收进,以免伤农:谷贵则减价出售,以利贫民)的地基,环境幽静而美丽。这里西倚平津堰,一堤烟柳,郁郁葱
菱塘清真寺位于我省唯一的回族乡菱塘北部的清真村,是传教士薛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所建。该寺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呈前后三进。内设前殿、大殿、窑殿、水房、教长室和殡具室。其中窑殿为四方亭阁,飞翼重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2006年,该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已成为穆斯林活动的中心,历年来,该寺除了正常进行礼拜外,每逢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圣忌节等重大节日,都有江苏、安徽邻近五个县市的数千名穆斯林来此参加宗教活动。高邮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遗产点之一,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菱塘清真寺
文游台位于高邮市人民路507号,整体结构坐北朝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观、寓贤王巩等会集于此,饮酒论文,故名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仿古拜贤。之后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的遗物。文游台文物景区内现存有文游台主体楼、盍簪堂、秦观读书台、四贤祠等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特别是盍簪堂内的秦邮帖,弥足珍贵,堪称一绝。文游台景区现为秦邮八景之一,淮堧名胜之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高邮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也有资料记载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