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纪念馆)
  •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邗江区,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可法墓在扬州市广储门外街24号梅花岭畔。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崇祯进士,南明大臣,抗清名将,初为西安府推官,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南明弘光政权建立,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督师扬州。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围困扬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执,不屈而死。嗣子副将史德威寻遗骸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实现他生前的遗愿。清初曾建祠于大东门外,后圮。乾隆年间(1736~l795)于墓西侧建祠,并谥“忠正”。咸丰间(1851~1861)毁于兵灾,同治九年(1870)重建。民国24年(1936)和37年(1948)曾进行过维修。现存建筑除遗墨厅、梅花仙馆,大部为晚清所建。新中国建立后,曾多次修缮,1988年辟为“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墓祠,大门临河,东为墓,西为祠,并列相连。东大门硬山顶,门两边有槟榔纹石鼓一对,上额“史公墓”三个金色大字。进门为一庭院,两边为廊房环抱。院正中为“享堂”,堂前两边悬张尔荩撰名联:“数点梅花--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正中为史可法干漆夹纻坐像,系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塑造。两边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吴熙载篆书的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郭沫若题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享堂后为史公衣冠墓,墓前有三门砖砌牌坊,上额“史忠正公墓”,与三面围墙形成墓域。墓地内银杏蔚秀,腊梅交柯,正中立青石墓碑,通高1.8米,宽0.65米,厚0.21米,上镌“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碑后墓台上有墓冢,封土高1.6米。“文革-”中,墓冢曾被夷平,1979年修复时,出土有腰带玉片20块,确证为衣冠冢,与史籍记载相合。墓后两边院墙各开一月洞门,额题“梅花岭”。院墙背面两边嵌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立《重修梅花岭史阁部祠墓碑记》,另嵌有《梅花岭谒》等碑和梅花石刻四方。门内有土阜东西横亘园中,即为梅花岭。岭上株株梅花,春来暗香浮动,象征着史可法的高风亮节。岭东与楼阁相连,阁重檐歇山,横匾题“梅花仙馆”,循岭上石级可上,“登阁观梅,足助吟兴”。岭中有假山曲洞可穿行。岭北为“晴雪轩”三楹,单檐歇山,三面有廊,厅内壁上嵌有史可法“复睿亲王多尔衮书”和遗书、小像及其墨迹石刻计8方,并陈列有史公手迹和拓片,故又称“遗墨厅”。厅前有生长二百多年的腊梅一株,枝虬叶茂,绿荫如伞,是市内最古之腊梅。

墓西侧为祠堂,大门和墓门并列,形式结构相同,上额“史公祠”三个金色大字。庭院两侧有抄手廊,东边有门通“享堂”,西可通“梅花岭”。正中有祠宇三楹,匾额“祠堂”。堂明间高出,两次间略低,通面阔12.45米,进深5.9米,各做歇山屋面,连为一体,挑角飞檐,高低错落,造型别致。堂内神龛中悬史公遗像,其下供奉史公栗主,题刻“明督师太傅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公神位”,龛上悬“亮节孤忠”横匾。堂内外并有楹联多副,堂前有古铁镬两口,出土于盐阜路工地,系六朝萧梁镇水之物。

时代:清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梅花岭西麓

史可法纪念馆

位于扬州广储门外街24号,梅花岭下,入口门额上挂着朱德题写的“史可法纪念馆”牌子,坐北朝南,南临古护城河,占地6000多平方米,为史可法祠墓所在地。

史可法,崇祯时期进土,曾任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多绎率领十万清兵围攻扬州,史可法临危受命,督师扬州,多铎几次招降未成。史可法率扬州军民与围城清兵浴血奋战,写下遗书与母亲、妻子诀别,以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终因寡不敌众而慷慨就义。嗣子副将史德威寻遗体不得,一年后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这是清军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为了对扬州人民进行报复,清兵烧杀抢掠持续十天,史称“扬州十日”。

为纪念史可法,清初,扬州人曾建祠于大东门外,后毁圮。乾隆年间于墓西侧建祠,并谥“忠正”。咸丰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重建。现存建筑除遗墨厅、梅花仙馆外,大部为晚清所建。解放后曾多次修缮,1988年9月,史可法纪念馆正式开馆。近十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文化博览城建设的部署,市文化和文物部门专门编制了纪念馆改建修缮方案设计文本,拆除与祠堂风貌不相协调的现代建筑500平方米,修缮了祠堂两侧长廊和馆后长廊,对古建筑、抱柱进行油漆保护;2014年,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对馆内各陈列室展橱重新设计制作,提升了陈展水平;对碑廊碑刻重新拓片,对桂花厅进行抢救性维修。史公祠于1982年被列为省重点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进入史可法纪念馆,院内银杏参天,院正中为“飨堂”,堂两边悬清文人张尔荩撰的名联:“数点梅花-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明间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两边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吴熙载篆书的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堂正中供奉着史可法干漆夹像。飨堂后为史公衣冠墓,墓前有3门砖砌牌坊,上额“史忠正公墓”,与三面围墙形成墓域。墓地内银杏蔚秀,腊梅交柯,正中立石碑,上镌“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岭北为遗墨厅,厅内壁上嵌有史公“复睿亲王多尔衮书”和遗书、小像及其墨迹石刻共8方,并陈列有史公手迹和拓片。厅前腊梅已有200多年的树龄,是扬州最古的腊梅。墓西侧为祠堂,大门和墓门并列,形式结构相同,上额“史公祠”,正中为祠宇3楹,堂内神龛中悬史公遗像,其下供奉着史公神位。自2016年元旦起实行免费入园,参观人数大幅飚升。

类型:陵园/墓地历史建筑纪念馆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4-87341311

开放时间:

7:30-17:15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210、30、45路大五酒家站;30、8路工艺公司站

门票

成人20元,学生10元,导游费20-40元

开放时间

4-10月:8:30-17:30;11-3月:8:30-17:30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以堵截民变队伍。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 史可法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国家三级博物馆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莲花桥和白塔
上一篇 望春楼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562.html
邗江区周边景点
扬州汉陵苑
扬州汉陵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为国家AAA级景区。汉陵苑的仿古建筑气势恢宏,素有“小中山陵”之称,拾阶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厅,给人以博大精深之感。苑内主要展示了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的木椁墓。两座墓同属于帝王级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全国罕见的大型汉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墓共用“题凑”八百多根。由于木头皆向内,“头”者,“题”也;“凑”者,聚也,即头部集中内向为“题凑”,由于黄柏木皆取内芯,故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宋夹城
宋夹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宋代扬州城池依据战争需要,建有三城,即宋保祐城、宋夹城、宋大城。夹城在保祐城和大城之间,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虽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宋夹城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城垣、城濠及道路形制保存良好。2009年,作为当年度文化博览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原址复建。项目用地被宋夹城护城河环绕,总占地近1000亩,项目内容包括恢复西面、北面和东面城墙城门,十字街,环城道,宋文化遗址陈列馆、遗址展示解读等。西入口为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3座城门中,西瓮城门和东瓮城门建有城楼,北城门进深50-60米、开间80米、高15米。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扬州京华城
扬州京华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扬州京华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据悉,扬州京华城中城是中国第一座全-产业城,是以国际领先的全-理念为轴心,以营造最适合的生态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是中国第一个以住宅群配合城市功能导向作为商贸新城中心的基础建设。在业种方面,京华城LivingMall全-广场有着令人称羡的全新业态组合。1F、2F的华漾百货主题馆,无论是店面设计,还是商美陈列上都独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格洛希精品廊,囊括了ARMANI、PRADA、BOSS等国际一线品牌,首次将来自法国、意大利的顶级品牌奢华与文化引入扬州;B1F的世纪联华,拥有家电产品、民生用品、生鲜食品等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运河三湾风景区
运河三湾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YunheSanwanScenicSpot),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扬州古运河三湾段,以运河三湾及周边湿地风光为依托,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观及休闲设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态人文景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约1520亩。景区规划建设以扬州的高旻寺和文峰寺为端点、以古运河为轴线、以运河三湾风景区为核心,充分彰显水工技艺和运河文化,打造与瘦西湖相呼应的城市南部风景名胜区、体育休闲区和旅游度假区。2018年12月20日被评定为AAAA级景区。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杨广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