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慕御窑址
陆慕御窑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慕御窑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相城区,陆慕御窑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慕御窑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御窑社区(原陆慕镇御窑村),由两座姊妹窑组成。古砖窑为清朝晚期,始建年代要更早一些,砖窑拱形门尚保留历年维修的痕迹,据调查曾为清皇室烧制过金砖。

窑为双窑连体窑,南北座向,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35米,南北长33米,占地1255平方米。外部为连体结构,内部窑膛和烟囱各自独立,渗水池位于窑顶,更为科学合理,此种渗水系统从未在相关的专业书刊上有过记载,为江南一带独有。窑内呈圆锥形,底面直径6.70米;拱形窑门,宽2.42米,高3.05米;圆柱形烟囱,直径1.00米,高4.25米。

1984年,它成功烧制了传统金砖,此后为故宫、天安门和国内外宫殿庙宇及古建筑维修烧制了大量传统金砖。苏州地方志曾记载,从明代起,御窑开始专门为宫廷烧制建筑用金砖。现在北京故宫、长城等宫廷及古建筑中均发现御窑金砖。现在,建于明代的陆慕古御窑窑基依然十分牢固,窑身历经几十次修缮保持着原有风貌。

御窑村烧制“金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明代开始,御窑村就受到历朝历代皇帝的重视,是烧制御用砖瓦的地方,相传这里受到过永乐皇帝的称赞并赐名“御窑”。而“金砖”是大型方砖之雅称,因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声,故称“金砖”;后又因专运北京的“京仓”,供皇室使用,称之“京砖”。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年,陆慕御窑址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上一篇 巧生炉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18613.html
相城区周边景点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陆慕御窑窑场区域,占地面积近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2016年5月18日开馆,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展陈“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御窑金砖因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故称“金砖”。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发现御窑村特有的澄泥土质上乘,细腻坚硬,适宜制成上等地砖,才定下御窑村烧的砖为皇家建筑专用,并赐"御窑"二字。2006年,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陆慕御窑址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